中国历史吧 关注:696,343贴子:3,370,220
  • 6回复贴,共1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7-15 10:20回复
    以前在凤凰卫视上曾经看到《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才知道还有顾准这么一位人物,但从此以后不管在哪里我都再未见过有关此人的一丁点儿只言片语,今天无意间又看到了其人,索性找了有关顾准的一点资料,才疏学浅,不成体系,还望见谅。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7-15 10:20
    回复
      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北岛
      1952年初,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职务。
      关于这次撤职,没有任何档案材料,竟然只有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立即予以撤职处分!”
      在人人穿黄布军装的年代,一个穿着背带裤戴着玳瑁眼镜,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不奇怪。
      他并非出身望族,12岁便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里当学徒来养家糊口,15岁就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之一,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
      撤职当天,他一句话不说在办公室坐了整整一个通宵,没有暖气,脚都冻痛了……天亮之后,他“使劲推开了门,走了出去”。
      1个月之后,他找了几本初等几何,代数,微积分……开始学习数学,觉得在阶级斗争和政治动向之外别有天地,他试图沉浸在与人世无关的理性里,一直到1955年进中央党校为止,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数学上。
      他受过西方经济学的训练,很容易上手,为数理中的逻辑感到狂喜,沉醉其中,以致于操劳过度,深夜受寒,得了急性肺炎。
      不过他很快跨越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他说“逻辑只是工具,研究经济一定要研究历史。”
      他开始大量阅读西方史和中国史,依靠自学成才的英文是他的另一大重要工具,他依靠这个工具大步跳出了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篱笆,正好又赶上中央党校在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书尽管有限,但他已经可以直接阅读到凯恩斯和斯密的原作,自己去重新翻译《资本论》。
      著名历史学家朱学勤后来说,那一代知识分子未能达到顾准的成就,是因为“知识被限制以及逻辑乏力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什么都干不了,也不存什么经世致用建功立业的念头时,功利也就自然消失,他只是以“不顾死活”的方式读书,作笔记,下蛮力,用笨功夫,来解开思想上的迷惑。
      1956年4月,他开始思考凯恩斯为资本主义开出的药方是否会失效?
      “我作过一个摘记,认为不会。”他说,“可是,(苏共)二十次大会的报告不是这样说法。这是说,我与他们(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一致的了……”
      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喃喃自语“这糟糕不糟糕?”
      但他无论如何在逻辑上也绝不认同计划经济体制:“目前这一套规律,是独断的,缺乏继承性的,没有逻辑上的严整性的”,他竟然直接指责斯大林“以道德规范式的规律吹嘘、粉饰太平的理论来描写社会主义经济”。
      1956年,他翻译熊彼得的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里面有一句话“在民主法治制度缺失的群集环境,道德上的限制和文明的思想方法或感觉方法突然消失……是我们面对谁都知道、可是谁都不愿正视的各种毛骨悚然的事实……”
      他精确地预言:“中国的政治空气的大改变将从一年以后开始”。
      “在屋檐底下躲暴风雨,一定要躲过去。”他独自写道。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7-15 10:21
      回复
        但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文革”初期在河南明城,外调人员要他写材料说明某某过去和国民党有瓜葛。顾准说,从未听说过这件事。此公当即照他脸上打了一耳光。他干脆把脸送过去,对方竟然一连打了十几个耳光。
        他竟可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他从劳改地回到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就是反三面红旗,我不反谁反?”
        但他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
        他从小就极倔强,老师在他作文上写“猫屎狗粪,臭不可闻”,他当众撕碎——“既然臭不可闻,留它作何?”
        顾有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圣经》,有一天他看的时候,被当时军宣队的一位参谋发现,当即大声呵斥,“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你还敢看这样的书?”
        过了几天,顾准拿着一本《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去请教这位参谋:“列宁说修正主义者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了长子权,这是什么意思啊?”
        这位参谋却一句话也说不上来,顾准说:“这个典故出自《圣经》。不读《圣经》,就根本读不懂列宁。”此人从此有意识地避开顾准,即使看见他在看一些不合规定的书,也绕着走,以免尴尬。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7-15 10:22
        回复
          妻子被迫在大雪的小年夜提出离婚,他痛快地答应了。他是从那之后得了心脏病的。
          方采秀给家人的信中曾说,一旦摘帽,可以立即复婚,顾准对此抱着迷信般的希望,然而在周口店里,他却受困于“刮胡子刀盒被马蹄踏碎,镜破之谶”。
          他仍然每周给妻子写信,方每信必看,但再不回复。他们商量过,为了保护孩子,宁可让他们认为是父亲的错。
          他们之后就再只见过一面。
          他回家想看望家人,但看见她满口的牙都脱落了,嘴瘪着,一脸病容,极度憔悴。“你害人害得还不够吗?”她说。
          他“实在不忍心”,又走了。
          冬天寒冷,他写信说回来取衣服,到了门口,发现所有的衣物都被放在门外,门关着,他久敲不开。走的时候,他把一张存折和攒下的粮票从门下塞了进去。
          回到单位,他又收到一张4个孩子签字的脱离父子关系的纸,把他的户口和粮食关系也全部转来了。
          他在日记里写“从此以后,再连他们每月寄粮票来的字迹也看不见了。我想念他们。”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8-07-15 10:29
          回复
            真是个倔人 没我们这些聪明人懂得妥协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07-15 1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