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14,678贴子:72,586,727
  • 6回复贴,共1

倭人着实淫浸中华文化深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倭人着实淫浸中华文化深矣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7-13 00:01回复
    《明诗综》里录有日本使者答里麻的《答皇帝问日本风俗诗》一诗: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 诗中的皇帝不是别人,正是明代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史载,看了此诗后,“帝恶其不恭,绝其贡献,示欲征之意。” 这首诗为什么触了朱元璋的龙颜?且看看朱元璋自己写的一首诗就明白了——别奇怪,朱元璋虽然是三代贫农出身,但一生好学,写过不少诗。大致来说,词句欠工,却不乏粗豪之气。
    朱元璋写了一首乐府,诗名《倭扇行》: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齐尚扇,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浮辞尝云弁服多,捕贼观来王无辩。王无辩,折裤笼松诚难验。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
    原来在朱元璋眼里,日本就是个“国王无道民为贼”的跳梁小丑——君臣平时光着脚,说话像青蛙叫。难怪日本使者“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的自我赞美诗,会招来他的严重反感。当然,这可不是朱诗人的同行相轻,朱元璋鄙夷日本由来已久。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7-13 00:01
    回复
      史称“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
      话说,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子孙都被朱元璋赶回漠北牧羊,日本竟然如此无礼,朱元璋为何不出兵兴讨?
      天下初定,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当然深知休养生息的重要,从政治上考虑,他自然不愿再起干戈。从军事上考虑,北方的蒙古残余才是心腹之患,日本虽然不臣,但远在大洋深处,劳师远征,胜败难料,他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当然,如果朱元璋能预知他一手开创的大明江山后世屡遭倭寇侵犯,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出动百战之师,不惜一切为子孙拔掉这根荆棘。既然不主动进攻,只能被动防御了。朱元璋先是发布禁海令,“诸番国使臣、客旅不通。”又让已经告老还乡的元戎汤和重新出山,负责海路防倭,汤和一口气在浙江、山东、辽宁等沿海地区修筑了59个卫所,驻了三十万大军警卫。
      朱元璋又一次咽下了这口恶气,不过“怒日本特甚”,从此对日本使者一概乱棍打出,朝贡也一概拒绝接受,宁愿与日本老死不相往来。同时,朱元璋把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勃泥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写入《祖训》,告诫子孙:这些蛮夷国家如果不主动挑衅,不许征伐。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7-13 00:13
      回复
        不单说日本,我们国家周围的所有国家就和牛屁股后面的苍蝇一样,难受
        1没威胁2没好处,时不时恶心一下,咱不愿花一百分的力气灭10好处的玩意,他们也不敢拿10分的力气打100分的玩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13 01:09
        回复
          这种情况按理说派个自己人打入敌人内部建立伪政权才是最好的。
          不过我看了遍历史,就是没发现有人用这个法子
          一个都没有,草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13 0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