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吧 关注:2,823,422贴子:81,828,702

【解析】秦之暴政与秦之矛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生在赵国的嬴政,年仅13岁时就成为秦王。然而秦国大政的真正执掌权却并不在身为国君的他手上。
九年之后,嬴政将秦国内部中的心腹大患吕不韦与嫪毐相继铲除。《史记》记载:“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嬴政开始大肆展开自己的宏图伟略,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自此,中国第一个大统一的朝代拉开序幕。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7-10 16:11回复
    矛盾1:土地与税收
    战国时期,其余六国的民众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与经营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而秦国自商鞅变法后,秦国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军功形成直接关系,军功爵制让秦国快速成为当时的军事强国。而当天下一统后,六国民众没有军功能否保留自己原有的土地成为了他们最为担忧的事情。
    嬴政为了获取民心,改革了秦国施行近两百年的土地制度,统一后五年颁布新的土地法令:“令黔首自实田”
    这一举措承认了六国民众原有的土地私有化,这原本是一项稳定社会的举措。
    然而,秦国的赋税,却成为了突出的矛盾点

    秦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战国时期,孟子曾说:“什一而税,王者之政”
    而在《通典》中记载:“舍地而税人,地数未盈,其数必备” 也就是说,秦朝不论实际土地是多少,一律按照ZF所掌握的每个人应该有多少的土地来征收。就算没有这么多土地,也要按此来征收。
    《汉书》记载:“五口之家占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什一而税应该上交10石,而口赋就是人头税,秦朝的口赋是多少已经无法查证,但是汉朝口赋为120钱,秦朝是绝不可能少于这个数的。而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记载当时粮价为“石三十钱”。五口之家需要600钱,折合粮食就是20石。而秦朝还有因为战争与建设等各种理由临时征收的杂赋。这些赋税加到一起。实际上民众手中的粮食已经是少之又少。而这些已经被苛扣得不多的粮食却需要民众用来度过一年的时间。
    汉书中记载董仲舒说秦朝“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纵然这二十倍不可全信,却不得不让我们感叹秦朝赋税之重。
    秦国施行土地私有制却又增收严苛赋税,使得嬴政原有使社会稳定,民心所向的目的南辕北辙。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10 16:11
    收起回复
      矛盾2:战争建设与生活安定
      战争,本来是让百姓生活更加安定的手段。
      此时的秦帝国,北有匈奴,南有百越。
      嬴政吞并六国后并不满足,他想要更进一步的向天下彰显帝国威严。他听信术士进献图书“亡秦者胡”,命令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将今处于内蒙古河套地区收入版图。
      《史记》记载:“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 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且在原有的长城基础上加建增修。建立起一条长达万里,用以抵御外敌的要塞。嬴政还修建起世界上第一条军用高速公路“秦直道”,用以配合长城迅速投放部队,及时输送粮草。
      与此同时,秦始皇发兵五路进攻百越,共五十万人,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将百越诸地纳入版图。
      秦国向天下与子民充分彰显了帝国的强大,却使得整个帝国超负荷运转。
      《里耶秦简》记载:“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责,急事不可留,乃兴”。其意思就是运输物资,优先使用有罪的,遇到紧急的情况,可以征用民夫。而在秦国连续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及大规模建筑的修建情况下,我们可想而知。民夫被征用为徭役的人数应该是非常之多。
      妄想以彰显国家力量来告诉臣民秦国天下坚不可摧的嬴政,却全然颠倒主次,虽然战争胜利却给民众带来困苦。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10 16:12
      回复
        矛盾3:时代的更替与思想
        从周朝到秦朝,持续了800年的分封制度被嬴政变更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在繁重的赋税与徭役中,让本就对中央集权这一改变搞到陌生的民众彻底反感。
        《史记》记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
        “三十六年,荧惑守星,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在朝之中,官员多次进谏恢复分封制,而东郡陨石又被人刻上“地分”,当然我们无从考证是何人所刻,但是从这些史料来判断,毫无疑问,当时上到朝廷丞相,下到六国百姓其实都是不认同嬴政所施行的制度,这个制度是不得民心的。本就不稳固的六国底层在嬴政一系列的集权统治下对这个制度的憎恶越来越深,所以他们并不是单纯的想要嬴政死,他们还想要回到分封制度,所以才会有“地分”这二字。
        嬴政所施行的中央集权制是划时代的,对历史的重大贡献,可是这个举措却并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同。时代更替的进程过于急迫,且一系列不得民心的举措,不仅仅没有达到嬴政想要的天下百姓都拥护的效果,反而让百姓更加的憎恶这个国家与君主。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10 16:12
        回复(1)
          矛盾4,儒与法
          秦国自商鞅以来,就是推行以法治国,自此到后面的韩非以及李斯,嬴政所重用的人物都是法家代表。
          《史记·封禅书》记载:“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於是徵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菹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於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於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这段史料告诉我们,始皇帝想去泰山封禅,众多儒生因为不愿意为嬴政主持礼仪而借口争论不休,路遇大雨,众多儒生还竟然讥笑。这无疑是他莫大的侮辱,史料没有记载后面如何,可是却让我们明确的看出,儒生对与嬴政以及秦帝国的不认同,儒生用着自己的方式在向嬴政表示抗议。
          而到了淳于越这里,他直接向嬴政否定中央集权,提出恢复分封制。这无疑触及到身为皇帝的逆鳞,在李斯上书之后,昔日六国书籍遭到大量焚烧。这个不计后果的举动,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而这个举动终结了百家争鸣,也宣告帝国与儒生的彻底决裂,法家成为了唯一的主流。
          这个对历史文化巨大摧残的初衷,就是否定所有否定皇帝的看法与举措,巩固中央集权,以皇帝为神,国家上下全部为皇帝一人运转。
          接二连三不理智的举措实施使得秦帝国上下矛盾越来越明显,也让这个国家的民众处于火山口的边缘随时爆发。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10 16:13
          回复
            以前洗白过秦法,现在过来自己打脸吧算是。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10 16:15
            回复
              16级大佬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10 17:02
              回复
                16级?!!!萌新瑟瑟发抖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10 17:27
                回复
                  民力透析,六国附于其隙,中央集权崩解,上塞下滞,军事布局外强中干,难以对暴乱形成快速有力的打击,土崩瓦解。


                  10楼2018-07-10 17:30
                  收起回复
                    (⊙o⊙)哇,膜拜大佬
                      孤独是与生俱来的种子,萌发于爱上一个人的瞬间。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10 17:48
                    回复
                      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7-10 18:1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10 18:21
                        回复
                          大 大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10 18:25
                          回复
                            一句话秦为虎狼之师,无虎狼之帝镇压只会灰飞烟灭。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7-10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