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 的历史:
在欧洲历史上,有长达千年级别的对利息的管制和禁止。根据《圣经》“要无私的借给他人” (具体出哪一篇我忘记了)
也因此利息被蒙上了高利贷的名字。在当时的欧洲,只要收取利息 就算作高利贷,哪怕是0.1%都算。
天主教权威衰落后,各国政府也是出台《反高利贷法》,就例如19世纪的英国就禁止利息高于5%(PS.当时的利息是自然利息,要远远比现在的管制利息要高)。虽然反高利贷法有另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各国政府借贷,因为政府常常可以用极度接近最高利息的方式去挤压私人借贷从而取得市场上大部分的贷款。
当时的犹太教教徒因为非基督教,又因为被迫害禁止拥有地产亦或禁止进入行会,所以从事金融某种程度上即是被迫,也是只能如此。(就例如某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波西米亚国王刚收了犹太人的钱,反手就卖了犹太人)。
至于伊斯兰世界,则是彻彻底底的禁止利息。不过在一些边缘城市与贸易发达的城市,存在一种模糊界限的潜规则,就是还款时送给债主一些“礼物”(意大利城邦也有这种潜规则。)
利息的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
利息来源于“时间偏好”。
我们可以用“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这两个术语分别说当下的和未来的。
举个例子,我现在有100元,这是我的现在财货。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假定现在财货的价值要高于将来财货。
评估时间偏好的,则是依靠个体之主观价值与效用之的比较。
继续说,这时A来找我,向我借钱并且表示愿意在一年后多给我5元作为利息,而我同意了。 而这100+5 我们可以称作将来财货。
在我的主观评价中,我认为此时将来财货的价值要高于现在财货的。故此我愿意借出去。
而对于A而言,A认为现在财货的价值要高于将来财货。
当然,如果您说我不收利息而是看他是我的朋友或亲属,您可以这么理解:一年后,我得到了100元+一份人情亦或100元+ 我的心理满足(我帮助了我的朋友)...
而在经济中,利息/利率—时间偏好 常常也可以用于分析生产—资本结构,社会活动(一些经济学学喜欢用利息来分析当时是社会状况,我们举一个极端例子:假设发生了饥荒,则此时人们的时间偏好绝对非常非常好,以至于等同无限,而经济学家米塞斯则是用世界末日来举了例子说明时间偏好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等等。
而经济思想史中,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利息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欧根.冯.庞巴维克 则用此与其资本理论结合,直接击倒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并且指出:马克思 约翰.克拉克等经济学家,忽视了时间与生产过程对于经济的影响,而是认为资本是同质的而非异质(当然,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并且指出了资本家需要在生产过程 资本建设 之前支付工资,而不是在“存量-流量”条件下支付工资,也因此剩余价值论反而需要为其忽视经济与时间因素反遭批判。
而在现在,利息没有什么道德限制,虽然目前的伊斯兰世界还是禁止...
不过我们现在的利息都不是自然利息了(见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的分类),而是受到中央银行或政府管制的利息。
在欧洲历史上,有长达千年级别的对利息的管制和禁止。根据《圣经》“要无私的借给他人” (具体出哪一篇我忘记了)
也因此利息被蒙上了高利贷的名字。在当时的欧洲,只要收取利息 就算作高利贷,哪怕是0.1%都算。
天主教权威衰落后,各国政府也是出台《反高利贷法》,就例如19世纪的英国就禁止利息高于5%(PS.当时的利息是自然利息,要远远比现在的管制利息要高)。虽然反高利贷法有另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各国政府借贷,因为政府常常可以用极度接近最高利息的方式去挤压私人借贷从而取得市场上大部分的贷款。
当时的犹太教教徒因为非基督教,又因为被迫害禁止拥有地产亦或禁止进入行会,所以从事金融某种程度上即是被迫,也是只能如此。(就例如某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波西米亚国王刚收了犹太人的钱,反手就卖了犹太人)。
至于伊斯兰世界,则是彻彻底底的禁止利息。不过在一些边缘城市与贸易发达的城市,存在一种模糊界限的潜规则,就是还款时送给债主一些“礼物”(意大利城邦也有这种潜规则。)
利息的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
利息来源于“时间偏好”。
我们可以用“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这两个术语分别说当下的和未来的。
举个例子,我现在有100元,这是我的现在财货。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假定现在财货的价值要高于将来财货。
评估时间偏好的,则是依靠个体之主观价值与效用之的比较。
继续说,这时A来找我,向我借钱并且表示愿意在一年后多给我5元作为利息,而我同意了。 而这100+5 我们可以称作将来财货。
在我的主观评价中,我认为此时将来财货的价值要高于现在财货的。故此我愿意借出去。
而对于A而言,A认为现在财货的价值要高于将来财货。
当然,如果您说我不收利息而是看他是我的朋友或亲属,您可以这么理解:一年后,我得到了100元+一份人情亦或100元+ 我的心理满足(我帮助了我的朋友)...
而在经济中,利息/利率—时间偏好 常常也可以用于分析生产—资本结构,社会活动(一些经济学学喜欢用利息来分析当时是社会状况,我们举一个极端例子:假设发生了饥荒,则此时人们的时间偏好绝对非常非常好,以至于等同无限,而经济学家米塞斯则是用世界末日来举了例子说明时间偏好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等等。
而经济思想史中,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利息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欧根.冯.庞巴维克 则用此与其资本理论结合,直接击倒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并且指出:马克思 约翰.克拉克等经济学家,忽视了时间与生产过程对于经济的影响,而是认为资本是同质的而非异质(当然,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并且指出了资本家需要在生产过程 资本建设 之前支付工资,而不是在“存量-流量”条件下支付工资,也因此剩余价值论反而需要为其忽视经济与时间因素反遭批判。
而在现在,利息没有什么道德限制,虽然目前的伊斯兰世界还是禁止...
不过我们现在的利息都不是自然利息了(见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的分类),而是受到中央银行或政府管制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