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菅野洋子的乐曲大多数都是为影像作品(动画为主)而创作的配乐,而事实上菅野的配乐绝非局限在“配”的范畴。在忠实于作品为其锦上添花的基础上,时而精准锁定向作品内容的核心发起进击、时而通过出人意料的变化球为作品内容的广度加以拓宽。可以说,菅野洋子的配乐,是菅野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作品本身批判一番。
在此笔者将举出几部作品为例,目的在于确认菅野的乐曲与作品间的关系性。
首先来简单说明下关于动画的音乐制作委托工作大体流程。
TV动画原则上来说画面和音乐制作是各自独立进行的。音响监督与动画监督通过协商首先确定下来一份曲目订单。订单上要求的内容五花八门,但大多逃不出“主人公的主题音乐1 要勇猛一点的感觉”、“战斗音乐3 处于劣势开始反杀”这种模式,附带描述下想要什么样的曲调以能够让这些曲目在正片中得到适当的发挥等等。作曲家们收到订单后则按照要求的内容一首首进行作曲。完成的乐曲有时会经过剪辑以便于和制作好的画面相搭配。
另一边像剧场版这样的长篇动画作品,则是和真人电影音乐同样的作曲流程。首先通过分镜决定好想要在哪个场景播放哪种音乐,随后将这些决定好的内容汇总成一份订单。作曲家则需要观看样片遵循实际的影像长度按照订单上的内容进行作曲。
菅野作曲时虽然也要走这样一个基本流程,很多情况下却会大胆地跨出这个流程去制作音乐,这也是她的一个非常大的特征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COWBOY BEBOP』这部动画。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五集「堕天使たちのバラッド(堕天使们的游行)」中音乐的处理方式。
提起『CB』这部作品,像是每集副标题中不时穿插着各种音乐术语也好、又或是OP中疾走感十足而令听众印象深刻的『tank!』也好,都让这部作品给人脑海中留下了动画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形象,当然这并不是说实际正片中音乐的出场有多么频繁。恰恰相反,制作方是有意安排好在哪些场合应当让观众们听到这些音乐,除此之外的场景则将音乐部分完全排除在外,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比如第五集的前半部分,几乎没有使用任何配乐。只有女主Faye前往剧场的过程中配了些滑稽而清淡的音乐片段,以及之后舞台上男性歌唱家演唱名为「AVE MARIA」的歌曲。然而到了后半段配乐依旧鲜少上线,即使是主人公Spike的旧识Annie开始回忆往事的场景,也仅仅播放了短短几秒的「WALTZ for ZIZI」后就很快切掉。
这种无音状态从Spike为了与死对头Vicious展开决斗而前往教会的场景起开始有所改变。动画这里响起一首名为「Rain」的歌曲,从Spike与Vicious面对面、二人展开言语交锋、再到Spike扣动手枪扳机宣战,整个过程中这首「Rain」一直没有停止播放。
「Rain」在这一话总共播放了长达2分16秒。以TV动画正片长度约21分钟的角度看,2分多钟可以说是相当大的比重了。
Spike与Vicious及其手下开战时并没有任何配乐。随后Spike与Vicious的一对一决战时,冲破教会的彩玻璃窗向地面坠落的场景中,再次响起了新的音乐。
这里的背景乐是清亮的童声咏唱名为「Green Bird」的曲子。观众在这个场景能够看到Spike以慢动作坠落的过程中不时穿插些走马灯般的回忆镜头。这部分BGM时长为1分47秒,依旧是分量相当吃重的音乐场景。
在这之后,Spike醒来时听到的哼哼曲儿等音乐要素虽也令人很感兴趣,不过对于第五集而言毋庸置疑还是「Rain」与「Green Bird」这两首歌曲最能够反映出这集动画在配乐安排上何等之用心。
而这点似乎也可以看作『MACROSS PLUS』后再次启用菅野的渡边信一郎监督面向菅野流配乐的一种应对方式。
真要说的话其实菅野在此之前与Bebop爵士关联甚少,『CB』之前她所参与的『天空之艾斯嘉科尼』配乐走的是正统派古典管弦乐路线,而到了『CB』这里据她所言则是想要尝试和之前大相径庭的风格——“邪道一般不堪入耳的”“过了三年回过头听会觉得粗鄙又俗气的”,换成直白点的说法大概就是垃圾音乐这种。
而另一方面在『CB』前期企划洽谈过程中得知作品关键字内包含了“爵士”这个词的菅野,第一时间便认定了这部作品“没什么特色、感觉很难让观众买账,所以有必要靠音乐来制造一些吸睛点”。
这种“靠音乐吸睛”的企图加上想要做一波“垃圾音乐”的大体制作方向,导致菅野在动画展开制作前就已经先行写好了数目相当恐怖的曲子,据说直到动画影像具体成形时已经足够塞满六张平均每张能容纳二十到三十曲的CD。这个数量级的曲子很明显已经完全脱离了一般动画列出的曲目订单能够约束得住的范畴。
说起来在画面完成之前先写曲这种事情在菅野身上本就非常常见。据她的说法是一旦意识到动画制作方将作品定了型也就意味着作品本身的可塑空间逐渐变小,而这种事情是她所不乐见的,也就成了她不依靠画面率先独立地进行创作的一个理由。
第五话使用的曲子也是在这些事先写好的曲子之中挑选出来的。而且并非是挑选出刻意符合剧情氛围的曲子,不如说是反其道而行之选择那些能够与画面形成鲜明反差的音乐,借此赋予作品更进一步的内涵。
同时这样的选曲手段,反过来似乎也给菅野带来了一丝刺激。关于第五话菅野是这样评价的:
“动画在第五话之前整体还处于比较散漫的氛围,负责制作的大家就好像是在画『鲁邦三世』一样,这样的气氛差不多到第五话开始有了变数。于是我也就有考虑再多写点曲子出来。”
“渡边的话,最开始老实说完全没有打算去把人类间那些事描写得那么深入,虽说第五话时倒也没有表现得多么深,却多少已经让人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对了。”
“不过就算这样在那之后我想写的曲子还是没有什么变化”,菅野如是说。然而实际上对于她而言,此刻自己的立场和最初的“只能靠音乐来作为吸睛点”已经产生了细微的偏差。
从与菅野的对谈中我们得知,参与了『CB』的剧本家佐藤大曾指出渡边监督就好像DJ在remix一首曲子一样去挑选运用菅野的音乐。画面与音乐、渡边与菅野二者间抛接球般的交流让这部名为『COWBOY BEBOP』的作品逐渐成型,便是以第五话作为起点的。
像这种率先考虑“对于这部作品而言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必要的”正可谓菅野流的思维方式。不仅如此,在她眼中所谓的“必要”,比起去搭配去附和,更多的则是代表着“去错开”“去搓捻”“去扩张”等方向上的必要性。
在此笔者将举出几部作品为例,目的在于确认菅野的乐曲与作品间的关系性。
首先来简单说明下关于动画的音乐制作委托工作大体流程。
TV动画原则上来说画面和音乐制作是各自独立进行的。音响监督与动画监督通过协商首先确定下来一份曲目订单。订单上要求的内容五花八门,但大多逃不出“主人公的主题音乐1 要勇猛一点的感觉”、“战斗音乐3 处于劣势开始反杀”这种模式,附带描述下想要什么样的曲调以能够让这些曲目在正片中得到适当的发挥等等。作曲家们收到订单后则按照要求的内容一首首进行作曲。完成的乐曲有时会经过剪辑以便于和制作好的画面相搭配。
另一边像剧场版这样的长篇动画作品,则是和真人电影音乐同样的作曲流程。首先通过分镜决定好想要在哪个场景播放哪种音乐,随后将这些决定好的内容汇总成一份订单。作曲家则需要观看样片遵循实际的影像长度按照订单上的内容进行作曲。
菅野作曲时虽然也要走这样一个基本流程,很多情况下却会大胆地跨出这个流程去制作音乐,这也是她的一个非常大的特征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COWBOY BEBOP』这部动画。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五集「堕天使たちのバラッド(堕天使们的游行)」中音乐的处理方式。
提起『CB』这部作品,像是每集副标题中不时穿插着各种音乐术语也好、又或是OP中疾走感十足而令听众印象深刻的『tank!』也好,都让这部作品给人脑海中留下了动画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形象,当然这并不是说实际正片中音乐的出场有多么频繁。恰恰相反,制作方是有意安排好在哪些场合应当让观众们听到这些音乐,除此之外的场景则将音乐部分完全排除在外,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比如第五集的前半部分,几乎没有使用任何配乐。只有女主Faye前往剧场的过程中配了些滑稽而清淡的音乐片段,以及之后舞台上男性歌唱家演唱名为「AVE MARIA」的歌曲。然而到了后半段配乐依旧鲜少上线,即使是主人公Spike的旧识Annie开始回忆往事的场景,也仅仅播放了短短几秒的「WALTZ for ZIZI」后就很快切掉。
这种无音状态从Spike为了与死对头Vicious展开决斗而前往教会的场景起开始有所改变。动画这里响起一首名为「Rain」的歌曲,从Spike与Vicious面对面、二人展开言语交锋、再到Spike扣动手枪扳机宣战,整个过程中这首「Rain」一直没有停止播放。
「Rain」在这一话总共播放了长达2分16秒。以TV动画正片长度约21分钟的角度看,2分多钟可以说是相当大的比重了。
Spike与Vicious及其手下开战时并没有任何配乐。随后Spike与Vicious的一对一决战时,冲破教会的彩玻璃窗向地面坠落的场景中,再次响起了新的音乐。
这里的背景乐是清亮的童声咏唱名为「Green Bird」的曲子。观众在这个场景能够看到Spike以慢动作坠落的过程中不时穿插些走马灯般的回忆镜头。这部分BGM时长为1分47秒,依旧是分量相当吃重的音乐场景。
在这之后,Spike醒来时听到的哼哼曲儿等音乐要素虽也令人很感兴趣,不过对于第五集而言毋庸置疑还是「Rain」与「Green Bird」这两首歌曲最能够反映出这集动画在配乐安排上何等之用心。
而这点似乎也可以看作『MACROSS PLUS』后再次启用菅野的渡边信一郎监督面向菅野流配乐的一种应对方式。
真要说的话其实菅野在此之前与Bebop爵士关联甚少,『CB』之前她所参与的『天空之艾斯嘉科尼』配乐走的是正统派古典管弦乐路线,而到了『CB』这里据她所言则是想要尝试和之前大相径庭的风格——“邪道一般不堪入耳的”“过了三年回过头听会觉得粗鄙又俗气的”,换成直白点的说法大概就是垃圾音乐这种。
而另一方面在『CB』前期企划洽谈过程中得知作品关键字内包含了“爵士”这个词的菅野,第一时间便认定了这部作品“没什么特色、感觉很难让观众买账,所以有必要靠音乐来制造一些吸睛点”。
这种“靠音乐吸睛”的企图加上想要做一波“垃圾音乐”的大体制作方向,导致菅野在动画展开制作前就已经先行写好了数目相当恐怖的曲子,据说直到动画影像具体成形时已经足够塞满六张平均每张能容纳二十到三十曲的CD。这个数量级的曲子很明显已经完全脱离了一般动画列出的曲目订单能够约束得住的范畴。
说起来在画面完成之前先写曲这种事情在菅野身上本就非常常见。据她的说法是一旦意识到动画制作方将作品定了型也就意味着作品本身的可塑空间逐渐变小,而这种事情是她所不乐见的,也就成了她不依靠画面率先独立地进行创作的一个理由。
第五话使用的曲子也是在这些事先写好的曲子之中挑选出来的。而且并非是挑选出刻意符合剧情氛围的曲子,不如说是反其道而行之选择那些能够与画面形成鲜明反差的音乐,借此赋予作品更进一步的内涵。
同时这样的选曲手段,反过来似乎也给菅野带来了一丝刺激。关于第五话菅野是这样评价的:
“动画在第五话之前整体还处于比较散漫的氛围,负责制作的大家就好像是在画『鲁邦三世』一样,这样的气氛差不多到第五话开始有了变数。于是我也就有考虑再多写点曲子出来。”
“渡边的话,最开始老实说完全没有打算去把人类间那些事描写得那么深入,虽说第五话时倒也没有表现得多么深,却多少已经让人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对了。”
“不过就算这样在那之后我想写的曲子还是没有什么变化”,菅野如是说。然而实际上对于她而言,此刻自己的立场和最初的“只能靠音乐来作为吸睛点”已经产生了细微的偏差。
从与菅野的对谈中我们得知,参与了『CB』的剧本家佐藤大曾指出渡边监督就好像DJ在remix一首曲子一样去挑选运用菅野的音乐。画面与音乐、渡边与菅野二者间抛接球般的交流让这部名为『COWBOY BEBOP』的作品逐渐成型,便是以第五话作为起点的。
像这种率先考虑“对于这部作品而言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必要的”正可谓菅野流的思维方式。不仅如此,在她眼中所谓的“必要”,比起去搭配去附和,更多的则是代表着“去错开”“去搓捻”“去扩张”等方向上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