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14贴子:190,175

拓跋宏大帝为冯熙亲作墓志铭,又一次狠狠地打了常阿姨的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猫


1楼2018-04-20 15:58回复
    二楼拍鹅


    2楼2018-04-20 15:59
    回复
      太师京兆郡开国公,姓冯,讳熙,字晋国,冀州长乐郡信都县人。毕公高之苗裔,燕昭文皇帝之孙,大魏太宰燕宣王之中子,景穆皇帝之婿,文明太皇太后之兄,显祖献文皇帝之元舅也,又为国之外舅矣。


      3楼2018-04-20 16:00
      收起回复


        4楼2018-04-20 16:00
        回复


          5楼2018-04-20 16:01
          回复
            有时候,不是他们不在乎她们,而是粉把她们的重要度吹得太大。
            那个被宏大帝剥夺正妻身份的常氏是明确记录乃保太后族人,被亏待了;冯幽后的母亲吗,可没写过。要是有证据证明”妖婆”是保太后家亲戚,只是因为获罪而像睿宗家柳宫人那样被称为卑贱,我当然接受,问题是没有啊。家妓奴婢跟主人姓是很常见的事,石虎妻郑樱桃的姓还是做家妓时候从主人那沾来的,到做了天王后也没改变。多半是常家什么下人,送与冯家的。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4-20 20:56
            回复
              我提出的“再加上恂太子的为人又凶又鲁莽,幽老妪敢对林美丽的亡灵不敬?不怕恂太子把她揪过来一顿好打?”的这种可能性,晴世姐姐表示不相信,她认为幽老妪好歹是恂太子的庶母,昭仪在后宫也只低于皇后,明朝皇子皇女都要向妃子行礼,恂太子怎能打庶母。我解释一下吧,明朝妾的地位是大大地提高了,硬性制度就规定了庶子丧所生母,也跟丧生父丧嫡母一样要斩衰三年,嫡子、众子丧庶母,则要齐衰杖期,所以清河王如果是明朝的,他会为所生母服比齐衰三年更重的丧,而不是想齐衰三年还被降(虽然妾的地位在明朝大大提升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假如罗夫人是明朝的妃嫔,她就会更幸福,明朝的妃嫔不能随子就藩,这是很让人郁闷的)。而中古时期,不同于明朝,妾的地位总的来说是很低的,嫡子有称庶母为某妾而不被制止的,有杀庶母而不受法律制裁的,皇帝的妾虽然和其他人的妾不一样,臣子在讨论清河王该如何为罗夫人服丧时,也表示罗夫人作为帝妾是贱的,作为王母才是尊的,罗夫人可还是三夫人之一,比昭仪能低到哪里去?因此幽老妪作为昭仪地位也是没法跟太子比的,更何况她蜗牛爬爬上昭仪之位是很晚的事,加上她本来就属于人憎狗厌型,恂太子教养又不好,她不受恂太子尊重再正常不过了。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4-20 21:16
              收起回复
                当然不尊重和揪过来一顿好打还是有程度差别的,之所以想到假如幽老妪敢对林美丽的牌位不率妾礼,恂太子怒起来会将她揪过来一顿好打这种可能性,是受《东周列国志》的启发啊。《东周列国志》褒姒因为不向申后行妾礼而被太子宜臼痛打的段子虽然是编出来的,却是明朝人编出来的,明朝庶母地位已经有了大大的提高,明朝人还这样子编,说明这不是什么不可想象之事。而同样是庶母地位高的清朝,文人评点这段子,也就说太子戆莽得可笑,好勇无礼四字,责备的是而已。恂太子也戆莽啊,也无礼啊,我为何不能猜想他怒起来会忍不住打幽老妪?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8-04-20 23:42
                回复
                  当然恂太子会打不等于恂太子就打了,毕竟幽老妪的脑容量再小也比她的苏大,看着恂太子不是她妹妹那种有教养讲礼仪的人也会怕怕怕怕怕,当面不敢冲撞,背地来下毒手。不过宏大帝既不是周幽王那种拿下半身当上半身使用的君王,幽老妪也没褒姒那种魅惑力,别说恂太子只是凶凶幽老妪幽老妪就退缩了,还没真打,就算真打了,幽老妪把这事反映给宏大帝,宏大帝也不会为此废太子的。幽老妪跟阳城昭信一样,一旦摸清楚老公不会把谁谁谁对自己态度不好的事放在心上,就会找老公放在心上的事来叽咕。宏大帝当时最放在心上的事是啥?太子反不反对自己汉化迁都啊。巧的是恂太子恰恰就是很反对的,真天助幽老妪也,不像阳信昭信还要千方百计把假的弄得像真的一般。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8-04-20 23:57
                  收起回复
                    有时候,不是他们不在乎她们,而是粉把她们的重要度吹得太大。
                    那个被宏大帝剥夺正妻身份的常氏是明确记录乃保太后族人,被亏待了;冯幽后的母亲吗,可没写过。要是有证据证明”妖婆”是保太后家亲戚,只是因为获罪而像睿宗家柳宫人那样被称为卑贱,我当然接受,问题是没有啊。家妓奴婢跟主人姓是很常见的事,石虎妻郑樱桃的姓还是做家妓时候从主人那沾来的,到做了天王后也没改变。多半是常家什么下人,送与冯家的。
                    ——————————————————————————————————————
                    郑樱桃和同为家妓出身的杜珠不都转正过吗?还不是转正为公爵夫人而是转正为天王后呢。没规定说狠狠打脸非要指原有身份被剥夺吧?一个人不安于现状,总想往上爬,被告知你不配,也算是给狠狠地打了脸吧?常阿姨怎么看都不像是安于现状,不想往上爬的人吧?公主活着时,她自然知道要取代公主是不可能的。但公主死得再晚也比冯熙死得早,她在公主死后应该是很渴望当继室的吧?尤其是她看着一双儿女前途越变越暗淡,她再不争取当继室她的地位真是一点法律保障都没有。而冯熙虽然没总把她的利益放在心上,文明废逐幽老妪,冯诞扶植冯贞谨,宏大帝收拾冯夙,冯熙都任他们做去,未见替幽老妪、冯夙出头,但冯熙再不是好人也毕竟还有些人味,面对常阿姨这个多年老妾,一丝过意不去总还有的吧?丧偶后叫常阿姨管内务,或许就是一种补偿。常阿姨也许一时间高估了冯熙的这一丝过意不去,以为他是十分过意不去,就想一边卖力地替冯熙管内务兼侍汤药,一边向冯熙提进一步的要求。然后冯熙就觉得她的要求太过分了,宏大帝听说更觉得她是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妄想自己不该拥有的东西(宏大帝连自己弟弟们的原配都看不上,怎么可能看得上她?幽老妪要是只有她女儿这个身份,没有文明侄女、冯诞妹妹这俩身份,宏大帝也永远不会抬举幽老妪),于是狠狠地敲打她,有啥说不过去?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04-21 16:09
                    回复
                      有时候,不是他们不在乎她们,而是粉把她们的重要度吹得太大。
                      ————————————————————————————
                      冯幽老妪基本上没有粉,只有苏,另外这话我能不能稍作修改,用到宏大帝和林贞后那里去?有时候,不是宏大帝不在乎林贞后,而是有些文章把林贞后的重要度夸大了。林贞后虽然有着皇长子母这一身份,她为宏大帝生下皇长子到底是给宏大帝带来的欢喜多还是愁烦多?没这儿子,宏大帝也不会断了香火,而且还能立远比这儿子优秀的儿子为继承人。这儿子痴肥愚鲁,宏大帝早就看出来了,二儿子和四儿子聪俊非凡,宏大帝也早看出来了,迟迟没有立长,拓跋丕催着立,甚至以自己年老,再不立自己恐怕就没机会看到盛典为辞哀请,他都拖着不立,就是虑及自己的大业呀。可他却在立太子前的七年甚至七年以上,就急急追封林贞后为皇后,一来是想让林贞后早早占住原配位置,二来是想告诉自己,不要轻易放弃立长,不要轻易放弃立长,那孩子不成才也要想方设法使他成才,那孩子不成才也要想方设法使他成才。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04-21 19:39
                      回复
                        北魏虽然一贯是皇长子继承,但并不代表北魏皇帝是认为非皇长子不可的。拓跋珪大帝在杀了独孤贵人以后,并没有立拓跋嗣为太子,李凭教授怀疑他恨拓跋嗣哭母无节还胆怯逃跑,已打算放弃长子立次子(李凭教授的怀疑不是没道理的,珪大帝要杀贺兰夫人还真不像是一时之忿冲动起来动刀子,谴之幽之却日暮还没决定动手,分明像是有计划地杀却情有不忍),只是后来次子争皇位没争过长子,次子曾被选作继承人的历史便给抹掉了;而拓跋嗣大帝作为胜利的长子,虽然早早就把自己的长子和长子母隔离开来,似乎在为立长作准备,可立储的事也一拖再拖,直到自己身体状况很不佳了,才问臣下该让哪个儿子临朝监国,臣下回答皇长子不但长而且贤,当然应该是皇长子,他才试着让皇长子监国,看皇长子监国监得好,就很高兴真的选定皇长子了,据记载他次子也有能力,而且他很喜欢次子,如果不是观察到长子之强比次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很可能就会立次子了。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8-04-21 20:19
                        回复
                          接下来继承大统的皇长子拓跋焘大帝,虽然早早就立了自己的长子为太子,精心培养他还大胆放权给他,照南边史书的说法,他放权给太子的同时还叫另一个有能力的儿子与太子对掌国事,使太子感觉自己地位受到了威胁。太子出事后,他虽然素来喜爱长孙也没立长孙,而立了当年与太子对掌国事的那个有能力的儿子,到了临死之前,他又犯糊涂改立另一个懦弱的儿子(南边史书那意思像是他受到了宗爱的蛊惑,宗爱没弑君但惑君了)。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04-21 20:39
                          回复
                            既然祖宗们都能动不立长的念,有的可能还付诸实际行动了,宏大帝要看长子实在不行,次子实在比长子出色得多,舍长立次也不是不可行,反正长次间的年龄差距微之又微。可偏偏他犹豫来犹豫去还是舍不了长,把n倍的心血搭了进去最后却证明是一场空,要说这是出于对林贞后无辜而死的怜悯当然可以,可宏大帝是那种对谁都怜悯,且只要怜悯就肯为之付出的人吗?是的话,他会那么热衷于发动侵略战争,忍心让那么多生灵无辜而死。假如他是,我当然可以说,他对林贞后那种怜悯中不包含喜爱也不奇怪,问题他不是啊。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04-21 20:59
                            回复
                              说一下,高道悦作为东宫中庶子,不能算是恂太子的老师,只能算是恂太子的侍从官、顾问。冯诞作为太子太师才是恂太子的老师,而且是老师中地位最高的;李冲作为太子少傅也算恂太子的老师,但这老师只能算是副的,不能算是正的。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8-04-22 14: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