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墙往事
“钢柴城、铁禹村,纸糊的楼德街”,这是老泰宁地区对当年修筑寨墙防匪进犯的形象比喻。
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末,为抵御土匪头子刘黑七(山东平邑人,1892—1943)及其部下的进攻,较大的村庄都修筑了寨墙,周围的大户、有钱人家都纷纷搬进寨里。楼德的寨墙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东寨门上砌有“菟裘遗址”的横额石匾,西寨门上有“孙傅故里”的高额石匾。禹村的寨墙修筑在现在的大寨村,当时叫南禹村,而汤、赵禹是北禹村。
先说下禹村寨吧。寨主叫仉永权(1895―1974),身高一米八多,声若洪钟,力大过人,(据当地人说,他能竖着叠垒三个碌柱,每个三百多斤,平了上将许世友的记录;烧香的三脚石鼎,他能抓住两腿连续三下举到嘴边,人称“燕子三喝水”)。他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民团,拿起了刀剑棍棒,架上了火枪土炮,昼夜巡逻,可以说是防备森严。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保障了民团的正常运转。土匪一般是白天侦察,晚上攻袭。有一次,一股土匪来袭,仉寨主率先登上寨墙,大喝一声,吓得土匪立即转身而逃,跑得最慢那个土匪的被民团一枪刺中,掉下墙去。同时,他的声音冲破夜空,传到三里以外的北禹村,为他们及时报了警。土匪对禹村恨之入骨,曾发下重赏“攻下禹村寨,埋下胳拉拜(意思是:只要攻下禹村大寨,奖赏的银元堆到膝盖那么高)”。
但很多地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琵琶庵村陈荣左就被“架了大户”,家人交上赎金后才被放了回来。
“钢柴城”的民团是十分机警的,曾两次发现土匪的进攻意图,立即向徂阳区公所报告求援,(当时,楼德的民团装备很先进,配有步枪。公所里还驻有一支近百人的盐警队,人手一枪,队长王理堂,与封振武(开国大校)、冯平(省政协副主席)交往甚厚,这些枪后来都送给了徂莱山起义部队),他们共同赶跑了土匪,还活捉了1个,并对这个土匪进行割耳示众。
1930年11月28日(民国19年农历十月初九)夜,刘黑七一部郭马蜂的心腹大将八字钢(绰号)带领大股土匪直扑柴城大寨,他们集中火力猛攻,登上云梯,打死民团28人,掳走男女老少200余人、牛驴骡马百余头,财物无数,并连夜返回老巢沂南秋子峪。
在路上,看到哪个走的慢下来,就将他开枪打死,绝不让你活着掉队回家。审问的第一个人是叫王可可的老汉,土匪问:“你家有多少地?”“我家连坟子共四分地!”话没说完,就被一枪打死。另外一个农民说:“我家只有亩半地。”半字犯了贼讳,也被一枪打死。土匪急于要钱,就疯狂地残害肉票,一个土匪举起大刀猛地剁向一个姓张的男子,手唰的掉在地上,白肘骨露出半寸长来,还有的人被割去耳朵,赵锡谟老人天天点名挨打,没几天就给折腾死了。
登记完地亩帐后,就开始派人到村里要钱赎人,规定的时刻一过,家里就会收到亲人的手或耳朵。富人家也得倾家荡产,穷人只能是东磕西拜,甚至是卖儿鬻女, 人被赎回来后,非残即病,有很多人不久就死去了。现在村里的老人一谈这个话题,仍感到心有余悸。
老寨山北面有个泉头村,村子西南有一卢姓富户,土匪来架他的“大户”,被护院的用土炮打了回去。考虑到土匪报复心强,村民们就带上值钱的东西,扶老携幼转移到了老寨山,用石块在山顶的北面修筑寨墙,想利用山南绝壁的天然条件进行负隅顽抗。不久,大股土匪就来到了老寨山,他们利用优越的武器装备迅速地攻破了寨墙,抢走了全部的财物,抓走了大量的肉票,老百姓被投入到水深火热中去。
土匪惨绝人寰的行径引起了极大的民愤,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曾调集近5个师和民团对其全力追剿近40天,重创匪部。青岛市长沈鸿烈调海军出击,南京政府派飞机助战,将刘黑七赶往苏鲁边界,但仍未将其剿灭。直到1943年11月,八路军鲁南军区调集12个连对刘黑七进行围追堵截,在费县新庄镇东柱子村设伏,终将其击毙。
1947年6月30日,由泰宁县委派出的一支敌后武工队(31人),在老寨山受到数千人的国民党军队的围攻,他们利用原来的寨墙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后寡不敌众,除战斗牺牲的战士外,剩下的同志在队长宫新宇的带领下纵身跳下南面的悬崖(现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幅以老寨山英雄们的事迹为题材的大幅油画,真实地再现了当年22勇士可歌可泣的壮烈场面)。
近日,有幸参加了老寨山首届香椿文化节的筹备工作,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寨山的巨大变化。它集红色文化、香椿发展、生态旅游于一体,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同时也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指数,让这座英雄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一大品牌。
登老寨山
砦本防玈弓,
劲松为之倾。
盛世国是定,
春早红脉生。
1.砦(zhài):同“寨”,古指守卫用的栅栏、营垒(老寨山现存的寨墙最早是为了抵御土匪刘黑七部下进攻而修筑的) ;
2.玈(lú )弓:黑弓;
3.“劲松为之倾”指的是残烈的老寨山战斗;
4.“春”同“椿”;
5.“红脉”指的是老寨山特色产品“红脉香椿”。
王善东写于2018年4月
“钢柴城、铁禹村,纸糊的楼德街”,这是老泰宁地区对当年修筑寨墙防匪进犯的形象比喻。
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末,为抵御土匪头子刘黑七(山东平邑人,1892—1943)及其部下的进攻,较大的村庄都修筑了寨墙,周围的大户、有钱人家都纷纷搬进寨里。楼德的寨墙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东寨门上砌有“菟裘遗址”的横额石匾,西寨门上有“孙傅故里”的高额石匾。禹村的寨墙修筑在现在的大寨村,当时叫南禹村,而汤、赵禹是北禹村。
先说下禹村寨吧。寨主叫仉永权(1895―1974),身高一米八多,声若洪钟,力大过人,(据当地人说,他能竖着叠垒三个碌柱,每个三百多斤,平了上将许世友的记录;烧香的三脚石鼎,他能抓住两腿连续三下举到嘴边,人称“燕子三喝水”)。他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民团,拿起了刀剑棍棒,架上了火枪土炮,昼夜巡逻,可以说是防备森严。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保障了民团的正常运转。土匪一般是白天侦察,晚上攻袭。有一次,一股土匪来袭,仉寨主率先登上寨墙,大喝一声,吓得土匪立即转身而逃,跑得最慢那个土匪的被民团一枪刺中,掉下墙去。同时,他的声音冲破夜空,传到三里以外的北禹村,为他们及时报了警。土匪对禹村恨之入骨,曾发下重赏“攻下禹村寨,埋下胳拉拜(意思是:只要攻下禹村大寨,奖赏的银元堆到膝盖那么高)”。
但很多地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琵琶庵村陈荣左就被“架了大户”,家人交上赎金后才被放了回来。
“钢柴城”的民团是十分机警的,曾两次发现土匪的进攻意图,立即向徂阳区公所报告求援,(当时,楼德的民团装备很先进,配有步枪。公所里还驻有一支近百人的盐警队,人手一枪,队长王理堂,与封振武(开国大校)、冯平(省政协副主席)交往甚厚,这些枪后来都送给了徂莱山起义部队),他们共同赶跑了土匪,还活捉了1个,并对这个土匪进行割耳示众。
1930年11月28日(民国19年农历十月初九)夜,刘黑七一部郭马蜂的心腹大将八字钢(绰号)带领大股土匪直扑柴城大寨,他们集中火力猛攻,登上云梯,打死民团28人,掳走男女老少200余人、牛驴骡马百余头,财物无数,并连夜返回老巢沂南秋子峪。
在路上,看到哪个走的慢下来,就将他开枪打死,绝不让你活着掉队回家。审问的第一个人是叫王可可的老汉,土匪问:“你家有多少地?”“我家连坟子共四分地!”话没说完,就被一枪打死。另外一个农民说:“我家只有亩半地。”半字犯了贼讳,也被一枪打死。土匪急于要钱,就疯狂地残害肉票,一个土匪举起大刀猛地剁向一个姓张的男子,手唰的掉在地上,白肘骨露出半寸长来,还有的人被割去耳朵,赵锡谟老人天天点名挨打,没几天就给折腾死了。
登记完地亩帐后,就开始派人到村里要钱赎人,规定的时刻一过,家里就会收到亲人的手或耳朵。富人家也得倾家荡产,穷人只能是东磕西拜,甚至是卖儿鬻女, 人被赎回来后,非残即病,有很多人不久就死去了。现在村里的老人一谈这个话题,仍感到心有余悸。
老寨山北面有个泉头村,村子西南有一卢姓富户,土匪来架他的“大户”,被护院的用土炮打了回去。考虑到土匪报复心强,村民们就带上值钱的东西,扶老携幼转移到了老寨山,用石块在山顶的北面修筑寨墙,想利用山南绝壁的天然条件进行负隅顽抗。不久,大股土匪就来到了老寨山,他们利用优越的武器装备迅速地攻破了寨墙,抢走了全部的财物,抓走了大量的肉票,老百姓被投入到水深火热中去。
土匪惨绝人寰的行径引起了极大的民愤,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曾调集近5个师和民团对其全力追剿近40天,重创匪部。青岛市长沈鸿烈调海军出击,南京政府派飞机助战,将刘黑七赶往苏鲁边界,但仍未将其剿灭。直到1943年11月,八路军鲁南军区调集12个连对刘黑七进行围追堵截,在费县新庄镇东柱子村设伏,终将其击毙。
1947年6月30日,由泰宁县委派出的一支敌后武工队(31人),在老寨山受到数千人的国民党军队的围攻,他们利用原来的寨墙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后寡不敌众,除战斗牺牲的战士外,剩下的同志在队长宫新宇的带领下纵身跳下南面的悬崖(现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幅以老寨山英雄们的事迹为题材的大幅油画,真实地再现了当年22勇士可歌可泣的壮烈场面)。
近日,有幸参加了老寨山首届香椿文化节的筹备工作,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寨山的巨大变化。它集红色文化、香椿发展、生态旅游于一体,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同时也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指数,让这座英雄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一大品牌。
登老寨山
砦本防玈弓,
劲松为之倾。
盛世国是定,
春早红脉生。
1.砦(zhài):同“寨”,古指守卫用的栅栏、营垒(老寨山现存的寨墙最早是为了抵御土匪刘黑七部下进攻而修筑的) ;
2.玈(lú )弓:黑弓;
3.“劲松为之倾”指的是残烈的老寨山战斗;
4.“春”同“椿”;
5.“红脉”指的是老寨山特色产品“红脉香椿”。
王善东写于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