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电动车去家访
期末将近,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校教师决定和部分学生以及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是本次交流不是发生在学校,而是在学生的家中。是的,就是传闻中让学生“谈之色变”的家访。
△ 家访途中偶遇的老师们 △
? 可能有人会有疑惑: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中,家访这一“古老”的方式还有没有必要?如今附中的老师们已经走访了不少家庭,让我们听一听家长和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家 长 说
高二(1)班
中潭妈妈 黄沼锋
1月18日晚上,家里沸腾了,老老少少都处于非常激动的状态,因为,家小说——老师要来家访了!19日晚上,深受孩子们爱戴的郭老师与彭老师一起来家访。这是一次很暖心的家访,两位老师与我们一家人促膝畅谈、亲切交流。彭老师是孩子们眼里的彭妈,美丽温婉,她鼓励家小说:“你有无限的潜力。”郭老师笑容阳光,言谈中饱含温度:他告诉我们说“中潭在职业规划班会上侃侃而谈”;他对家小说:“按照你自己的节奏走。”两位老师用真切的话语鼓励着家小并提出期望。家小说,老师来家访,我太开心了;我说,老师来家访,我也太开心了。我们一家人深深地感受到两位老师对家小的理解、关爱和信任,家访中带来的温暖会一直润泽我们的心田,伴随着家小慢慢成长。
看着老师在夜色中继续走向另外一位同学的家里,我不禁轻轻吟唱“ 闽江之滨,仓前山上,矗立着我们可爱的学校。”我们可爱的校园里有我们可爱的老师。张文质先生说:遇上好老师不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是整个家族的福分。感谢老师,感恩母校。
高二(2)班
彦喆妈妈 陈晓燕
昨晚儿子告诉我明天晚上彭妈会来家访,我下意识问了句:"你在学校闯祸啦?"儿子瞪了我一眼说:"如果我闯祸了老师早就打电话找你了"。忐忑过后我突然有点小激动和小期许,当家长十六年第一次经历老师家访。我们家在仓山区上三路,因为最近小区在改造比较乱,所以临近九点彦喆爸爸在小区大门口等着老师的到来。来了,彭老师和郭老师骑着电动车来了,在期待中终于见到彦喆口中的彭妈和酷酷的郭老师,我似乎和儿子一样有点紧张。沟通中,彭老师细心温柔,郭老师则颠覆了我的印象一直以为郭老师很严厉,没想到那么和蔼。因为彦喆比较内向,回家很少说起学校的事,今晚老师的到来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儿子,为儿子感到骄傲。老师肯定了彦喆的表现和成绩,也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的很感谢老师们的到访,希望借由这次契机,彦喆能燃烧自己的小宇宙,在师大附中在高二(2)班这么优秀的班集体里和小伙伴们携手同行走得更远更高。
夜深了,短暂的家访结束了。老师,您辛苦了!
高二(10)班
源朴爸爸 魏日
都说附中老师尽职,但落实到千百学生殊为不易,源朴同学迎来了学生生涯第一次家访。这是家里的大事、喜事,可以说一次家访抵得上半年的补习。
19日周五晚上8点10分,老师终于到了,较预约的时间迟了半小时,不用问,可以想像前一手受访的家庭是多么重视,多么“难缠”。
来访的是班主任洪慧敏老师和语文科吕惠珊老师,一眼望去都是精明干练的职业精英,虽然年轻但毫无疑问可担重任。
因平日不乏沟通,所以彼此并不陌生,交谈自然直接融洽,让我意外的是,孩子毫无怯场,还准备不少问题请教老师,看来附中平日里师生互动很经常很充分。我们也就关心问题诚恳向老师请教并一一得到清晰的答复。
洪老师心思缜密,对班上每一个学生性格禀赋、学习特长了如指掌,针对源朴细节欠缺,她特别以班上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做了启迪和引导,孩子点头如啄米,一脸少见的严肃,忍俊不禁之余更多欣慰。
吕老师语文教学思路清晰,针对孩子作文方向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她定期收集时下热点焦点汇集成素材册子,分发学生。随手翻阅吕老师的教辅,篇篇紧扣当下,掂得出内里的时间成本及含金量。
夜已深,尽管老师毫无倦容,考虑到老师一天的辛勤付出,已感疲惫的我们终究要与老师告别。一次简单的家访,由于老师的敬业与高水平的职业素养而收获满满,这得益于附中一以贯之的心系学生,务实不虚的教育理念,身为附中学子是幸运。有这样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教师,无疑是附中学子家长心中的定海神针。
高二(13)班
珺凌妈妈 彭秀红
家访,是我们六七十年代常有的一种家校联系沟通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它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一种过去式。昨天接到班主任余老师的电话,告知晚上来我家家访,我很激动,也很兴奋,立刻通知孩子爸爸晚上一起在家等老师。对于余老师、王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到访,深表感谢,通过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我们更好地了解到孩子在校学习、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情况,让我们对孩子的各方面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也把孩子在家的情况、把我们的教育理念传达给老师来改进不足,更好地规划孩子接下来的高中学习。私以为家访是有必要的,体现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负责,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让家校形成良性互动。也让家长感受每一个孩子都在学校老师的关怀中。孩子是幸运的,有幸在一所好学校上学,有幸接受名师指导,又有幸与众多优秀又可爱的孩子共处。寥寥数语,不足言表,与大家共同商榷。
老 师 说
高二13班
班主任 余凤梅
周五放学时,我在校门口遇到了珺凌。她礼貌地和我打招呼“老师,再见”,我说“晚上见”。满脸疑问的她回家了。是的,晚上家访时会再见的。
说起家访,学生略焦虑,家长略忐忑,总以为老师是去“告状”的。其实,我们只是希望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担任班主任以来,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学生家里。我也曾想,在电话、微信及QQ等沟通方式如此畅通的条件下,家访是否有必要,实践之后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面对面的沟通,更有温度;面对面的沟通,更为深入。透过家访,我们充分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透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建立起沟通渠道,使得家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访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面对面谈话,也不是一次简单的针对性教育,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于他的关心和帮助,这种温暖,永远不会过时。
教育路漫漫,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路上……
期末将近,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校教师决定和部分学生以及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是本次交流不是发生在学校,而是在学生的家中。是的,就是传闻中让学生“谈之色变”的家访。
△ 家访途中偶遇的老师们 △
? 可能有人会有疑惑: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中,家访这一“古老”的方式还有没有必要?如今附中的老师们已经走访了不少家庭,让我们听一听家长和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家 长 说
高二(1)班
中潭妈妈 黄沼锋
1月18日晚上,家里沸腾了,老老少少都处于非常激动的状态,因为,家小说——老师要来家访了!19日晚上,深受孩子们爱戴的郭老师与彭老师一起来家访。这是一次很暖心的家访,两位老师与我们一家人促膝畅谈、亲切交流。彭老师是孩子们眼里的彭妈,美丽温婉,她鼓励家小说:“你有无限的潜力。”郭老师笑容阳光,言谈中饱含温度:他告诉我们说“中潭在职业规划班会上侃侃而谈”;他对家小说:“按照你自己的节奏走。”两位老师用真切的话语鼓励着家小并提出期望。家小说,老师来家访,我太开心了;我说,老师来家访,我也太开心了。我们一家人深深地感受到两位老师对家小的理解、关爱和信任,家访中带来的温暖会一直润泽我们的心田,伴随着家小慢慢成长。
看着老师在夜色中继续走向另外一位同学的家里,我不禁轻轻吟唱“ 闽江之滨,仓前山上,矗立着我们可爱的学校。”我们可爱的校园里有我们可爱的老师。张文质先生说:遇上好老师不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是整个家族的福分。感谢老师,感恩母校。
高二(2)班
彦喆妈妈 陈晓燕
昨晚儿子告诉我明天晚上彭妈会来家访,我下意识问了句:"你在学校闯祸啦?"儿子瞪了我一眼说:"如果我闯祸了老师早就打电话找你了"。忐忑过后我突然有点小激动和小期许,当家长十六年第一次经历老师家访。我们家在仓山区上三路,因为最近小区在改造比较乱,所以临近九点彦喆爸爸在小区大门口等着老师的到来。来了,彭老师和郭老师骑着电动车来了,在期待中终于见到彦喆口中的彭妈和酷酷的郭老师,我似乎和儿子一样有点紧张。沟通中,彭老师细心温柔,郭老师则颠覆了我的印象一直以为郭老师很严厉,没想到那么和蔼。因为彦喆比较内向,回家很少说起学校的事,今晚老师的到来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儿子,为儿子感到骄傲。老师肯定了彦喆的表现和成绩,也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的很感谢老师们的到访,希望借由这次契机,彦喆能燃烧自己的小宇宙,在师大附中在高二(2)班这么优秀的班集体里和小伙伴们携手同行走得更远更高。
夜深了,短暂的家访结束了。老师,您辛苦了!
高二(10)班
源朴爸爸 魏日
都说附中老师尽职,但落实到千百学生殊为不易,源朴同学迎来了学生生涯第一次家访。这是家里的大事、喜事,可以说一次家访抵得上半年的补习。
19日周五晚上8点10分,老师终于到了,较预约的时间迟了半小时,不用问,可以想像前一手受访的家庭是多么重视,多么“难缠”。
来访的是班主任洪慧敏老师和语文科吕惠珊老师,一眼望去都是精明干练的职业精英,虽然年轻但毫无疑问可担重任。
因平日不乏沟通,所以彼此并不陌生,交谈自然直接融洽,让我意外的是,孩子毫无怯场,还准备不少问题请教老师,看来附中平日里师生互动很经常很充分。我们也就关心问题诚恳向老师请教并一一得到清晰的答复。
洪老师心思缜密,对班上每一个学生性格禀赋、学习特长了如指掌,针对源朴细节欠缺,她特别以班上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做了启迪和引导,孩子点头如啄米,一脸少见的严肃,忍俊不禁之余更多欣慰。
吕老师语文教学思路清晰,针对孩子作文方向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她定期收集时下热点焦点汇集成素材册子,分发学生。随手翻阅吕老师的教辅,篇篇紧扣当下,掂得出内里的时间成本及含金量。
夜已深,尽管老师毫无倦容,考虑到老师一天的辛勤付出,已感疲惫的我们终究要与老师告别。一次简单的家访,由于老师的敬业与高水平的职业素养而收获满满,这得益于附中一以贯之的心系学生,务实不虚的教育理念,身为附中学子是幸运。有这样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教师,无疑是附中学子家长心中的定海神针。
高二(13)班
珺凌妈妈 彭秀红
家访,是我们六七十年代常有的一种家校联系沟通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它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一种过去式。昨天接到班主任余老师的电话,告知晚上来我家家访,我很激动,也很兴奋,立刻通知孩子爸爸晚上一起在家等老师。对于余老师、王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到访,深表感谢,通过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我们更好地了解到孩子在校学习、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情况,让我们对孩子的各方面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也把孩子在家的情况、把我们的教育理念传达给老师来改进不足,更好地规划孩子接下来的高中学习。私以为家访是有必要的,体现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负责,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让家校形成良性互动。也让家长感受每一个孩子都在学校老师的关怀中。孩子是幸运的,有幸在一所好学校上学,有幸接受名师指导,又有幸与众多优秀又可爱的孩子共处。寥寥数语,不足言表,与大家共同商榷。
老 师 说
高二13班
班主任 余凤梅
周五放学时,我在校门口遇到了珺凌。她礼貌地和我打招呼“老师,再见”,我说“晚上见”。满脸疑问的她回家了。是的,晚上家访时会再见的。
说起家访,学生略焦虑,家长略忐忑,总以为老师是去“告状”的。其实,我们只是希望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担任班主任以来,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学生家里。我也曾想,在电话、微信及QQ等沟通方式如此畅通的条件下,家访是否有必要,实践之后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面对面的沟通,更有温度;面对面的沟通,更为深入。透过家访,我们充分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透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建立起沟通渠道,使得家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访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面对面谈话,也不是一次简单的针对性教育,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于他的关心和帮助,这种温暖,永远不会过时。
教育路漫漫,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