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二人台”的音乐,基本上由牌子曲和唱腔两个部分组成。除“四块瓦”外,没有什么打击乐器(当然后来经过发展有了)。过去由于山西灾害频繁,很多人流落“口外”,将“二人台”的唱腔带到内蒙古。而一些从“口外”返回家乡的人又从内蒙古把当地的“二人台”小调带回来,这样相互影响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唱腔:既有山西特色,又有内蒙古情韵。比之内蒙古的文雅婉转,它爽快利落;较之内蒙古的粗犷高亢它娓娓动听。内蒙古“二人台”和阳高“二人台”在唱腔上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发声方法:内蒙古一带讲究一句或多句唱腔前嗓加后嗓,阳高“二人台”讲究圆润和共鸣。由于唱腔的较大区别,所以人们把绥远(呼和浩特市)以西的唱腔称之为“西口调”,以东称之为“东口调”。“二人台”音乐,除了自己的曲调外,它同其他地方剧种一样,把各种戏剧音乐吸收过来以滋补自己。如晋剧的“小开门”,道教的“巴音抗盖”等。经过加工、提炼,最后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二人台”的唱腔,分亮腔(自由节奏)、慢板(丢拍)、流水板(2/4)及捏子板(1/4)等4种,亮腔节拍松散,音域高亢,起伏跌宕如长河流水;慢板委婉曲折,音域平稳,情绪深沉,似涓涓细流;流水板明快清晰以说代唱,节奏鲜明,像雨后激流;捏子板演奏急促,唱腔火爆、词多并合,恰如激流拍岸。
“二人台”的传统调式共有四种,即C调、F调、降B调、降E调。“二人台”的表演形式及道具,有鞭、扇、绢绸。霸王鞭为一根竹竿制成,长100公分左右,中挖4—6个长方孔,内装铜钱,两端裹以各种颜色相间的彩色布,打时清脆作响,十分动听。打霸王鞭有一定的讲究,分上中下三路。而上路要盘花盖顶,中路要花蛇缠身,下路要双脚腾空。要求节奏鲜明,慢而多变,快而不乱。扇子为女角使用的道具,开始用纸扇,后改为布扇,以后又在扇的顶端加上了一部分没有扇骨的软布。扇子的表演和霸王鞭一样,讲究旋得圆,有高抛、低扔。手绢是由过去的一般手绢演变而成。利用惯性作用,横抛、立抛、平抛、手上花样繁多,胸前、头顶、背后、腰间均能自如表演。红绸则是吸收其他民间舞蹈在解放以后加入的一种道具,它为“二人台”表演色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人台”的唱腔,分亮腔(自由节奏)、慢板(丢拍)、流水板(2/4)及捏子板(1/4)等4种,亮腔节拍松散,音域高亢,起伏跌宕如长河流水;慢板委婉曲折,音域平稳,情绪深沉,似涓涓细流;流水板明快清晰以说代唱,节奏鲜明,像雨后激流;捏子板演奏急促,唱腔火爆、词多并合,恰如激流拍岸。
“二人台”的传统调式共有四种,即C调、F调、降B调、降E调。“二人台”的表演形式及道具,有鞭、扇、绢绸。霸王鞭为一根竹竿制成,长100公分左右,中挖4—6个长方孔,内装铜钱,两端裹以各种颜色相间的彩色布,打时清脆作响,十分动听。打霸王鞭有一定的讲究,分上中下三路。而上路要盘花盖顶,中路要花蛇缠身,下路要双脚腾空。要求节奏鲜明,慢而多变,快而不乱。扇子为女角使用的道具,开始用纸扇,后改为布扇,以后又在扇的顶端加上了一部分没有扇骨的软布。扇子的表演和霸王鞭一样,讲究旋得圆,有高抛、低扔。手绢是由过去的一般手绢演变而成。利用惯性作用,横抛、立抛、平抛、手上花样繁多,胸前、头顶、背后、腰间均能自如表演。红绸则是吸收其他民间舞蹈在解放以后加入的一种道具,它为“二人台”表演色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