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吧 关注:779,779贴子:17,867,709
  • 10回复贴,共1

母鸡上树 第二十三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17-07-31 09:34回复
    预警!人类将在8月2日透支本年度可使用地球资源
    日前,两家非政府组织——全球足迹网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出警告,人类将在8月2日用完本年度可使用的地球资源。也就是说,人类将从8月2日开始透支地球2017年可供给人类使用的全部资源,这一天即为地球的“资源耗尽日”。

    两家组织称,每年的资源耗尽日都在提前,去年是在8月3日,前年是8月13日,2003年则是9月30日,1997年时是在9月底,1993年为10月21日。
    该组织主要通过五项资源来计算资源耗费量,分别是捕鱼,饲养,种植,建筑以及水资源使用。目前地球人口仍在持续增加,资源消耗加快;而环境破坏加剧,使得资源供给减少,这种情况下,地球资源耗尽日无疑将会逐年提前。
    https://www.ithome.com/html/discovery/318029.htm
    地球日常药丸


    IP属地:辽宁2楼2017-07-31 09:37
    回复
      科学家发现新品种翻车鱼,体重超过两吨
      通过与150多个DNA样本进行对比后,科学家们近日终于确认了一个新品种的翻车鱼,这种翻车鱼体型巨大,体重超过两吨,因为之前“隐藏”太深,故被称为“骗子翻车鱼”。
      2014年5月,4条翻车鱼被冲到新西兰基督城的一片海滩,研究人员匹配DNA后发现,其中一条翻车鱼似乎并不常见。随后,在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Marianne Nyegaard教授领导下,研究人员对这条翻车鱼进行了调查,历时3年终于确认,这是一条新品种的翻车鱼。

      翻车鱼一般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洋里,它们肉质鲜嫩,美味可口,鱼肠昂贵素有“龙肠”之称;翻车鱼体型巨大,又速度缓慢,可谓“鱼傻肉多”。它们能够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生存下来则得益于其强大的生殖能力,一条雌鱼一次产卵就可达到3亿枚之多。虽然如此,还是希望新发现的翻车鱼不要成为人类捕食的目标。

      此外,翻车鱼还有“月亮鱼”和“太阳鱼”的别名。翻车鱼身上有超过50个属的寄生虫,其中有部分寄生虫还会发光,因此当它们下潜到深海时,看上去就像一轮明月,所以被称为“月亮鱼”;不过翻车鱼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侧着圆盘状的身体躺在海面上进行日光浴,因而被称为太阳鱼(sunfish)。
      Marianne的这项研究已发表在《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
      https://www.ithome.com/html/discovery/317969.htm


      IP属地:辽宁3楼2017-07-31 09:39
      回复
        诺基亚第二季度运营利润6.74亿美元,同比增长73%
        诺基亚今日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运营利润为5.74亿欧元(约合6.74亿美元),同比增长73%,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47亿欧元。

        第二季度,诺基亚总营收为56.3亿欧元,低于上年同期的56.7亿欧元,以及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的56.4亿欧元。调整后的每股摊薄收益为0.08欧元(约合0.09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每股摊薄收益为0.03欧元,以及分析师预期的0.05欧元。
        受此影响,诺基亚股价今日一度上扬5.5%。
        诺基亚CEO拉吉夫·苏里(Rajeev Suri)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称:“事实上,我们赢回了一些市场份额。初期的一些迹象表明,我们的市场份额前景光明。”
        最近几年,由于来自移动公司的需求降低,电信设备制造商的日子一直不好过。诺基亚表示,本季度之所以能赢得市场份额,主要得益于2016年收购了竞争对手阿尔卡特-朗讯,该交易拓宽了公司的产品线。
        诺基亚表示,整个2017年,网络设备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将超出公司之前的预期。苏里说:“我们预计,该市场今年会下滑3%至5%,高于我们之前的预期。”
        因此,诺基亚今年也会随着市场趋势出现下滑。当前,网络业务占诺基亚总营收的近90%。虽然如此,诺基亚仍预计,今年网络业务的运营利润率将达到8%至10%。
        苏里还称,诺基亚将增加研发开支,因为5G市场的规模要比公司去年预期的更大。他说:“2018年和2019年5G网络测试将会加速,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市场将大规模部署5G网络。”
        https://www.ithome.com/html/it/318271.htm


        IP属地:辽宁4楼2017-07-31 09:40
        回复
          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自然或比预期中更复杂
          据国外媒体报道,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梦想着利用“自私的基因”对所有物种进行基因编辑。这种基因可谓自然界的一大怪胎,它竟能绕开正常的遗传法则、强行把自己遗传给下一代。几年前,伴随着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问世,使这一带有科幻小说色彩的理念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名为“基因驱动技术”(gene drive)。但除了媒体的炒作和对滥用该技术的恐惧,科学家如今对基因驱动技术的实际作用提出了怀疑。

          基因驱动技术是一种分子技术,可强行将经过编辑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无视自然界父母双方各占50%的遗传法则。一直到2015年,研究人员才首次在果蝇身上演示了经人类编辑的基因驱动技术。很快,科学家就已经开始考虑利用该技术消灭害虫、杀死疟蚊了。
          但不久便有人发现,在雌性蚊子的不育基因往下遗传了多代之后,蚊子产生了“抵抗力”,部分蚊子不会再遗传到这种变异基因。就像细菌可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一样,野生生物也能对旨在消灭自己的基因编辑产生抵抗力。基因驱动技术就此失灵。
          在近日期刊《PLOS Genetics》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指出,许多果蝇似乎对基因驱动技术具有天然抗体。该论文更加有力的说明,对大量野生物种进行基因编辑并非仅仅向基因组中嵌入基因驱动DNA那样简单。
          新西兰政府正在考虑利用基因驱动技术杀灭入侵的害虫。在美国楠塔基特与玛莎葡萄园,一名科学家想利用该技术根除莱姆病(一种由蜱虫叮咬引发的疾病)。在关岛,还有人希望以此控制树上长蛇的问题。但科学家也指出,该技术的发展不可能这么快。
          “由于抗体率过高,驱动基因不可能在物种内部广泛传播。”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菲利普·梅赛(Phillip Messer)指出,“关键在于,生物的抵抗力比我们此前预计的严重得多。这一技术仍可发挥作用,只是不像最初所想的那么简单。”
          还有人指出,到目前为止,围绕基因驱动展开的探讨都只是纸上谈兵,严重脱离现实。
          “生物的‘抵抗力’可轻而易举地阻挠基因驱动技术的发展,使其很难实现预期效果。”该论文指出。
          要将基因驱动技术投入实际使用,生物的抵抗力并不是唯一的阻碍。举例而言,到目前为止,合成基因驱动技术还只在昆虫和酵母菌身上实验过。该技术的安全性也是人们关注的一大重点。此外,从环保界的抗议来看,该技术还会遭遇不少监管和政治障碍。
          但最大的问题也许还是生物的抵抗力。并且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才得到人们的重视。
          “人们开始关注该技术的细枝末节,我们也开始研究需要解决的细节问题。”印第安纳大学生物学家加布里埃尔·森特(Gabriel Zenter)说道。
          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首次对或许与这种抵抗力有关的机制有了些许了解。在基因驱动技术面前,有些果蝇似乎有着更强的基因抵抗力。科学家还发现,这种抵抗力可形成于受精前和胚胎发育过程中。此外,基因抵抗力可能会在某一代果蝇中突然出现。这意味着即使我们对野生生物使用了该技术,也很难预测它的有效性。
          “你不知道基因组中是否有会对基因驱动工具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的因素。”森特指出,他本人并未参与此次研究,“人们此前并未预料到会出现基因背景的问题。至于这些函待解决的障碍,我认为我们的理解正日趋成熟。”
          几支团队已经针对这些障碍展开了研究。在今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重新设计基因驱动工具的方法,也许能攻克生物对它的免疫力。该方法假设,如果使基因驱动工具的结构复杂化,物种在短时间内就难以进化出免疫能力。运用这种新方法,基因驱动工具切除DNA片段时便不仅限于一处,而是分散在不同地点,因此DNA需要经过多次变异、才能覆盖基因驱动工具的影响。此外,研究人员还提出了另一种方法,将编辑目标瞄准基因组中对生物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部位,因为这部分基因的变异概率最低。
          梅赛的实验室已经用第一种方法进行了实验。“有一定效果,但不如我们希望的那样有效。”
          梅赛指出,真正有效的基因驱动工具将比所有人想象中复杂得多。为对抗生物的基因抵抗力,该技术将采取多种不同策略、攻入其基因组。
          正在哈佛研究基因驱动的博士生查尔斯顿·诺伯(Charleston Noble)则更为乐观。他指出,蚊子产生抵抗力的可能性比果蝇要小。并非每个物种处理起来都如此棘手,而且有时候根本不需要编辑一整个物种、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麻省理工学院的合成生物学家凯文·艾斯维尔特(Kevin Esvelt)称,这项实验只是验证了科学家早就知道的事实而已。
          “这些实验说明,根本没必要研发只能切除一处DNA片段的基因驱动系统,”他指出,“我不确定这能否突破该领域的瓶颈,也不确定这种技术能否成为现实。”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人们常说“生命自有其方法。”这句话也许有几分道理。要对大自然进行编辑,一个简单的基因开关是远远不够的。
          https://www.ithome.com/html/discovery/318478.htm


          IP属地:辽宁6楼2017-07-31 09:41
          回复
            玄学扫盲:音质的科学
            此文为科普向,为了便于理解,减少专业词汇的引入,会尽可能选取比较通俗、简单的说法,但可能因此导致部分用词不是完全准确。个人也可能有一些错误,欢迎指正。

            首先要区分音质和音效。对于播放设备和发声单元来说,好音质应当是不论记录下的声音是否好听,都要准确地还原音频文件中记录的声音。对于录音设备则是精确地将被记录的声音转换为音频文件。这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互相之间无法影响。音效则是通过软件或者硬件上的调节让我们从耳机中听到的声音变得好听,这也是我认为音频成为玄学的原因,因为每个人喜欢的音效是不一样的。举例来说,“胆机”的声音很好听,但它的好听的原因是电子管放大器在运作过程中对音频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失真,就音质来说“胆机”是存在缺陷的,但音效上很不错。
            接下来谈谈声音是如何被记录的。科学告诉我们,声音本身是空气的振动,如果我们把它图像化的话就会得到一条连续的曲线。记录声音其实就是记录这条曲线,最早的声音记录设备——留声机,就是直接在物体上把这条曲线刻成一道高低变化的凹痕。而在计算机记录音频时,首先通过麦克风把空气的振动转化为电流的变化,电流的变化依旧是一条曲线。但要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上时会面临一个问题,计算机只认0和1,不认曲线,那么就要想办法把这条曲线变成0和1。这里就要提到脉冲编码调制(PCM),这是目前几乎所有计算机音频编码的基础,几乎所有常用格式的音频,实质上都是经过改造、压缩、包装的PCM数据流,在播放音频时,也会解码成PCM的数据流后再交给声卡去还原成电流信号。下面就讲讲PCM的原理。
            第一步是取样
            在表示电压变化的曲线上均匀地取样,更准确地说是隔一个固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电压的大小,音频的采样率就是指每秒钟取样的次数,CD音频的采样率是44.1kHz,也就是每秒记录44100次。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数字,就要提到香农-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根据这一定理,要不失真地记录一定频率以内的信号,采样率必须大于最高频率的两倍。科学告诉我们,人耳能听出的声音最高频率是20kHz,考虑部分人能听得更高和方便音频处理,CD的音频采样率就被定在44.1kHz,DVD的采样率则是48kHz。实际生活中还存在低采样率的应用,比如我们电话通话时的音频采样率只有8kHz或者16kHz而已,因为这已经覆盖了人说话声音的频率,可以满足人们通话的需求了,但大家都会感觉电话里的声音和人直接说话的声音有些不一样。因此,Hi-Res等音乐音频已经开始进一步向上拓展采样率,以提高音质。
            音频取样在录音和播放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准确地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记录或者提供一次电压。这是一个计时的问题,有经验的人可能会发现,如果一直不调节手表的时间,一年下来,会和准确的时间相差几秒。对于日常生活来说一年差几秒没什么区别,但对每秒记录数万次的音频来说,稍有不精确就会导致声音的变化。目前电路中最常用的计时设备是石英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对特制的石英晶体通上一定范围的电流后,它就会以一个特定的频率振动,而这一振动又会引发电压的变化,设备依据这一电压的变化进行计时。晶振本身的会有一定的误差,同时,这也是电对产生音频影响的地方之一,不稳定的电流会影响晶振的工作。晶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我们常用的电脑、手机来说,通常会有多个模块共用一个晶振。而独立声卡等音频设备会配备专门用于音频的高精度晶振,甚至配备两个晶振以应对44.1kHz和48kHz两个不成倍数关系的采样率,而更高采样率的音频使用44.1或者48的倍数的采样率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共用晶振。除了晶振之外,还有另一种更高精度计时设备——原子钟,在一些高端音频设备中,铷原子钟已经得到了应用。
            高采样率的音频还会记录下乐器演奏过程中产生的超声波,至于人能不能感觉到这些超声波,从而提升听感,那我觉得已经进入玄学范畴了,我不做评论。当然前提是你的耳机能还原这些超声波,这一点可以看耳机的频率响应,顺便一提Hi-Res认证对耳机的要求就是频率响应上限不低于40kHz。

            192kHz的音频可以记录96kHz以内的声波(许多高解析音频是专业音频处理公司从CD级别的音频处理出来的,效果上就见仁见智了)
            第二步是量化
            接下来还要对取到的样本进行量化,直接记录电流值的话,虽然每个样本的数据量不大,但每秒有44100个样本的话,还是得想办法节约空间。方式就是把取到的电流值用一个计算机可以存储的二进制数来表示,那么问题就是用多少位的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样本,这就是音频的采样精度(又译采样深度、采样位宽),CD音频的采样精度是16bit,也就是用16位的二进制数来表示每一个样本,那么就可以表示2的16次方,也就是65536种不同的样本,而24bit采样精度则能表示16777216种不同的样本。由于能表示的样本的种类是有限,因此只能把取到的样本记录成能表示的样本中与之最接近的,这一过程明显会导致的音质损失,这就是所谓的量化噪音,采样精度的提升可以降低这种噪音。
            最后把所有的数据连续排在一起,就形成了PCM数据流,这也是为何未经压缩的音频每秒的数据量,也就是常说的码率,是采样率、采样精度、声道数之积。


            可以画张图来直观地表示这个过程,红色为被记录的点。
            依靠图片我们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采样率和采样精度的提升可以使被记录的数据更接近原来的曲线,这也是为何Hi-Res音频的音质比CD高,这是科学,不是玄学。但无论如何,PCM记录下的音频都是一串不连续的变化的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数码感产生的原因。
            PCM数据流在经过各种不同的、有损或者无损的处理与压缩,并进行包装后,就变成了不同格式的音频文件了。
            音频如何被还原
            首先是将被压缩过的音频文件通过CPU解码成PCM数据流。对于电脑来说,同时有多个软件在运作,都可能要求发出某些声音。而且这些声音可能会使用不同的采样率和采样精度,这就会产生混乱,因此,现在操作系统会统一管理音频,软件将声音交给操作系统的音频接口,由操作系统将各软件提供的声音混合后统一采样率和采用精度,形成新的PCM数据流再交给声卡进行处理,这一过程中,非整数倍的采样率转换和高采样率转至低采样率都会导致音质的损失。如果要欣赏音乐的话,请选择成音乐音频的采样率,以避免采样率转换造成的音质损失。对于音质要求更高的人,Windows7开始微软引入了Wasapi,支持的软件可以使用独占模式来直接向声卡提供PCM,彻底避免操作系统处理造成的音质损失。

            ▲默认格式就是系统混合后的PCM的采样率与位宽
            PCM数据流被交给声卡后,会使用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以下简称DAC)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这部分通常也被称为解码器,基本就是录音过程中量化和取样反过来进行,不再重复说明。然后经过放大器(Amplifier)提高电流(就当是提高音量好了),对于高阻抗耳机,放大器功率不足会导致音频开到最大,声音还是轻。优(geng)秀(gui)的DAC和放大器能以更高的精度去还原音频信号。在这一过程中,给DAC和放大器供电的电流如果存在不稳定或者不足的话,会影响其工作,导致转换、放大的精度受到影响,而越好的DAC和放大器通常对电的要求也越高,加上之前提到的晶振,导致音频发烧友十分关注音频设备的供电部分,最终产生了许多音质和电的段子。
            线材
            除了电的段子,关于音频线材的段子也是很多。金属线是最常见的音频信号传输媒介,线材的好坏很简单,进入的电信号和出来的电信号要越接近越好。进出信号的差别通常源自源自于线材本身的电阻和外部的干扰。因此减少信号损失的方式是使用低电阻的金属材料、应用能减少干扰的线路设计、避免线材通过有电磁干扰的区域以及减少线材长度等。目前最常见的线材材料是铜,但铜的纯度、生产工艺、粗细等使铜线的质量差别很大。而银的电阻虽然低于铜,但其价格和加工难度使其不能普及。 因此就产生了镀银铜线这样的存在。
            对于数字信号,其天生的抗干扰能力让其对信号质量的要求没那么高,因此在DAC之前信号本身不会受什么影响,但携带信号的电流本身受影响产生的变化还是有可能影响DAC的运作,因此产生了音频光纤。在DAC之后一直到发声单元,音频为模拟信号,这一段就没法用光纤了只能使用高质量(gui)的金属线,但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只要线材的质量不要太烂或者进入强电磁干扰的区域,外部干扰通常不会产生能够感觉到的影响。
            还有一种思路就是把DAC等元件在发声单元附近,极限地减少模拟信号的传输距离来减少音质损失,但对耳机等小尺寸发生单元来说、这样也会导致空间不足而无法布置高质量的dac与放大器。
            另一种的记录方式
            除了高于CD采样率和采样精度的PCM音频外,还有一种音频也被索尼归为Hi-Res音频。这种音频的编码模式被称为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Direct Stream Digital,简称DSD),其记录模式与PCM完全不同。首先其采样率极高,即使最低的DSD64也有2.8224Mhz,是CD的64倍,其次,其采样精度只有1bit,也就是每个采样点不是1就是0。记录原理大致是将每个样本与上一个样本比较,电压高于上一个样本就计1,低于上一个样本或者不变就计0,当然实际的比较方式要更为复杂。因为正常的音乐音频都是连续变化的曲线,只要采样率够高,就能在音频文件体积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比PCM更准确地记录声音,并减少低采样率导致的数码感。
            虽然DSD很优秀,但只有高端(gui)的DAC才能直接接受DSD数据流并将其还原,当然现在也有软件可以将DSD实时转换成PCM来播放,不过这样就丧失DSD本身的特色了。

            Vivo Xplay6的DSD模式
            https://www.ithome.com/html/discovery/318545.htm
            向玄学低头


            IP属地:辽宁7楼2017-07-31 09:45
            回复
              可粘合内脏伤口胶水问世:适用于手术意外止血
              平常外科手术中伤口都需要缝针,哈佛大学科学家团队最新发明了一种医用“胶水”,希望将来可用于内脏伤口的缝合当中,技术一旦成熟,将可有助于在手术意外的时候帮助伤口止血。而试验证明,这项“胶水”已经成功地缝合了猪心和白鼠肝脏。

              皮肤出现伤口是可以用缝针的方式进行缝合的,但比如胃、肝脏等柔软器官就很难使用针线缝合。科学家研制的这款名为Tough Adhesives的弹性粘合剂,可以在手术进行时,遇到内脏破损的情况下,马上止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Tough Adhesives采用了软体动物的分泌物为主要成分,这有别于一般的医疗胶水,该成分在变干之后不会变得太过坚硬,也不带有任何毒性。
              此前曾经有过类似功能的产品比如“纳米贴”等,但这款粘合剂最大的特点在于器官活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粘合,并且还能令内部伤口进行愈合,粘合的效果比之前发明的产品要好。研究人员使用他们的Tough Adhesives成功地修补了一颗猪心。同时这种组织胶也阻止大鼠肝脏继续出血。至于这项技术何时能运用在临床上,估计还得再等待一段时间了。

              https://www.ithome.com/html/discovery/318528.htm


              IP属地:辽宁8楼2017-07-31 09:47
              回复


                IP属地:辽宁9楼2017-07-31 09:47
                回复
                  诺基亚定位定价和国内厂商差距不是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7-31 09:47
                  收起回复
                    乌鸦坐飞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7-31 15: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