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吧 关注:964,409贴子:21,587,715
  • 15回复贴,共1

《中国花卉盆景》看“我”七十二变——万维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17-07-12 18:20回复
    导语 清波之上睡美人,双色洒金斑;变幻无常花与叶,奇妙人难测。绿裙浮水,万点佛光,清风一缕香,唯我花中珍品“万维莎”。
    看“我”七十二变——万维莎
    西安 尚煜东 蔚倩 赵叶子 文/摄 指导老师 李淑娟
    2011年,一株睡莲NymphaeaL.‘Wanvisa’以其独有的风姿,首次亮相于上海辰山植物园。一时间,无数花友成了它的“粉丝”,相继慕名前往。鸳鸯色、洒金杯以及变幻无常的花和叶,使它一出世便在2010年的世界水景园协会比赛中,一举夺得耐寒性睡莲新品种、睡莲新品种总冠军两项头衔。

    “万维莎”是Wanvisa的中文译名,被花友形象地称为“阴阳花”、“西红柿鸡蛋花”。2016年6月,西安植物园的睡莲万维莎偶然间开了一株双色花(图1),八分朱红色,二分金黄色,唯美的画面惊艳了每一位游人。万维莎开出双色花的概率极低,具体原因不明,据西安植物园水生植物专家推测,这是万维莎的返祖现象。随后的一个月,一朵半红半黄的万维莎,也在温室华丽绽放(图2)。


    IP属地:山东2楼2017-07-12 18:23
    回复
      出于对万维莎的好奇和喜欢,我开始了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近距离接触万维莎的世界,想一探究竟,看“她”到底还有多少未知的变幻?
      变化一 紫红色的幼叶在春分时节开始破土,潜水叶显得格外鲜艳。新生命,总让人觉得纯洁,不忍碰触。叶片慢慢浮出水面,红色或绿色的斑开始分明,红色的斑较显眼。盛夏时分,叶片的绿色部分逐渐变得鲜亮,仿佛在惬意地享受日光浴,也告诉人们它正在进行光合作用。
      变化二 双色万维莎是许多花友期待看见的一幕,也许真的预示着幸运。于我而言,花开那年,我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双色花的嵌色表现随机不定,偶尔红色比重多些,偶尔黄色比重多些,还有红黄相间、呈十字形排列的,十分经典。即便没有开出双色花,万维莎的花色仍然不尽相同,因其独特的洒金特性,还是可以被一眼认出。据说,万维莎在泰国的佛教界非常受欢迎,在佛弟子眼中,它散射出来的洒金斑点,就像佛陀身后的佛光,是神圣之物。而“Wanvisa”名字的由来,正是取佛陀诞生开悟之意。


      IP属地:山东3楼2017-07-12 18:24
      回复
        变化三 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一株双色万维莎的周边都有一片双色斑纹的叶子(图3),斑纹和花纹近似,仿佛预示着将会有一朵盛开的双色万维莎,但这是巧合吗?原来,睡莲中决定着花色性状的那些DNA,也决定着叶子性状的表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如果你发现万维莎的双色叶子,那么恭喜你,你极有可能会看到双色万维莎。


        IP属地:山东4楼2017-07-12 18:26
        回复
          好贴,顶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7-12 18:40
          收起回复
            嵌合体


            IP属地:上海7楼2017-07-12 23:04
            回复
              变化四 除了红黄色鸳鸯花,我还发现了万维莎的另一种变异——橙红色花瓣中伴有玫红色(图4)。万维莎的母本是“黄乔伊”N.‘Joey Tomocik’(中文译名),为开黄色花的睡莲品种,万维莎由其芽变而来。如果红黄相间的万维莎真的是“返祖现象”,那么这种新现象是不是暗示万维莎将存在另一种变异?2016年6月16日,我发现了这个奇怪的反差。在此之前,学术界并未出现过与此现象相关的解释。但很可惜,那一年我们只发现一朵万维莎存在这种特征。也有可能,只是一次偶然。

              科研专家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对学术严谨不苟的态度,正是值得我们敬重之处。万维莎的出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是泰国睡莲专家Nopchai Chansilpa在一大片“黄乔伊”中发现的一个与众不同的芽变种。如果不是Nopchai Chansilpa教授对睡莲有足够的了解和细心的观察,花期仅有4~5天的万维莎,不知还会沉默到何时?


              IP属地:山东8楼2017-07-13 10:07
              回复
                变化五 8月24日,我好像看见了一朵假的万维莎。虽然万维莎自身不结实,但花粉能正常散播,而这朵万维莎的雄蕊却不见了,变成了银白色的丝状物(图5)。起初我以为是万维莎雄蕊瓣化了,但后来查寻资料,否定了这个猜测。花瓣的数量和正常花瓣的数量一样多,并不符合瓣化的定义,因此最多算是雄蕊丝化、花丝瓣化。很有可能是在生长过程中有不为人知的“经历”吧。


                IP属地:山东9楼2017-07-13 10:08
                回复
                  好贴,喜欢!


                  IP属地:广东10楼2017-07-13 10:21
                  回复

                    我到植物园都没能碰到双色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7-13 10:52
                    收起回复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7-13 21: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