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校长,中央军委直属正大军区级(正部级)高校,学校被列入“一五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1],1966年文革爆发,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哈军工被肢解[2],以海军系、原子系、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全建制、其它各系部分专业和教师为基础重新组建而成,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唯一重点建设大学[1],1959年国家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7所211工程[3]、特色985工程、56所研究生院[4],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由国防科工委、海军、教育部、黑龙江省四方重点共建。学校原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信部(由原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等合并而成),是国防七校、东北五校之一,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5],学校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6]唯一获奖院校。
学校坐落于哈尔滨市,在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7]、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8],现有教职工3083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人[9],博士生导师477人,院士17人,973首席科学家18人,千人10人,长江学者10人,本科生14886人,硕士研究生8550人,博士研究生1783人,外国留学生1348人,2016年科研经费到款近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