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师徒吧 关注:13,481贴子:224,031

〖普及〗服饰普及内含唐时期妆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17 10:46回复
    原主: @上帝?
    原帖链接:http://tieba.baidu.com/p/5140094608?share=9105&fr=share&see_lz=0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17 10:49
    回复
      图均源自网络,汉字介绍为书中整理或是在网络文献中整理,算不上原创,但是!拒绝搬运!
      首先我们唠唠嗑,了解一下汉服这两个字,汉服是汉族人民的服饰,而不是汉代人的服饰,这一点很重要。目前演绎的主流,不是满族就是汉族,你要给我出来个苗服啊傣族服饰啊那岂不是很尴尬咯?还有就是,汉服的形制有一种叫做对襟,但是很多民族都有对襟啊,你说,那要如何展示出我们写的是汉服呢,打简单的比方,你写个对襟襦裙,还会有人认错吗?不会,哦,我说的是知道的人,不是不知道的人。
      好,我们现在切入正题,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基本特点交领、右衽、系带。汉服基本形制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汉服由首服、体衣、足衣、配饰组成。(不做定性思维。源自百度百科)先讲形制。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17 10:50
      回复
        衣裳:衣裳:【图片】(图源网)
        《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有记载中出现“衣裳”二字,衣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
        《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裳”字也写作“常”。
        《说文》:“常,下帬也。”“帬”是裙的古体字。
        衣裳简单来讲,就像我们现在,上面穿的衣服,和下面穿的裙子,是分开的,就是这么简单,所谓裳,类似裙而比裙更加华美,多作百褶。宽袍大袖,系带,有蔽膝。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17 10:50
        回复
          深衣:深衣:【图片】【图片】(图源网)
          郑玄曰:“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
          《诗经·蜉蝣》“麻衣如雪”郑玄注:“麻衣,深衣也。”
          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深衣来源于先秦经典《礼记》的《深衣》篇,狭义概念上是一种特定服饰款式的名称,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有一定的制作规范。按《礼记·玉藻》记载为古代诸侯﹑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我国古代最早的服装之一。
          广义上的深衣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体深邃”特点的汉族传统服饰。唐代马周稍改其制,于其下著襕及裙,名为襕衫,唐宋士人多服襕衫。宋代又有仿古礼制作的深衣,为士大夫祭祀冠服的礼服。深衣作为一种服饰制度在礼法慎重的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俗称“袍服”。汉代以来的朝服绛纱袍也是深衣制;唐时期朝服、祭服的中衣为深衣制;汉代以来,女性大礼服亦是深衣制。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17 10:51
          回复
            袍衫:
            圆领袍衫亦称团领袍衫,是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的服式,当为常服。
            文官衣略长而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袖有宽窄之分,多随时尚而变异,也有加襕、褾者,其某些款式延至宋明。服色上有严格规定,据《唐音癸签》记:“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这与前几代只是祭服规定服式服色之说有所不同。隋与唐初,尚黄但不禁黄,土庶均可服,据唐代魏徵等人撰的《隋书·礼仪志》载:“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高祖朝服亦如之,唯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而后,“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袍服花纹,初多为暗花,如大科绫罗、小科绫罗、丝布交梭钏绫、龟甲双巨十花绫、丝布杂绫等。至武则天时,赐文武官员袍绣对狮、麒麟、对虎、豹、鹰、雁等真实动物或神禽瑞兽纹饰,此举导致了明清官服上补子的风行。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17 10:53
            回复
              儒裙: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
              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式样之分,将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是否夹里的区别,将襦裙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则近于袄。
              直领襦裙多配以诃子或抹胸。裙从六幅到十二幅,有各种颜色及繁多的式样。下裙长至鞋面。外衣可以选择半臂、褙子、比甲等,也可选大袖衫;裙外可加帷裳;还用加帔帛、宫绦装饰等;襦裙是汉服中的常服,适合平日穿着。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17 10:54
              回复
                襦袴:
                (没图,找不到)
                《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袴。”
                《吕氏春秋·离谓》:“ 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
                襦袴释义为短衣与裤,上身着襦,下身着袴,袴为合裆,适合骑马等。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17 10:54
                回复
                  首服:同“首伏”。指头上的冠戴服饰,也称作“头衣”。
                  体衣:身体所穿衣裳。
                  足衣:鞋袜等。
                  配饰:饰品。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6-17 10:56
                  回复
                    公服是从北魏北齐至明朝的品官在公事、常朝、谒见、婚礼时所穿的一种汉服,服色有紫、朱、绿、青四等,因为省略了朝服许多繁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
                    一至五品官公服,以单衣、白裙襦、革带、假带、方心、纷、鞶佩和乌皮履等组成;六品以下,则不用纷、鞶是“从省”,和朝服相比,也无非是省去了蔽膝、佩绶佩剑等物。
                    自唐代始按一定的服色区别贵贱。
                    唐太宗贞观四年定三品以上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宋因唐制,公服以紫、绯、绿、碧分品秩。圆领袍最早出现在商代,隋唐时期,帝王定为田猎之服,或上下公服,民间则为时服流风最盛。溯其由传人以至兴盛,由军用以至民服,历史悠长,变化复杂,圆领亦称团领,实为无领型领式。衣领形似圆形,内覆硬衬,领口钉有纽扣。圆领袍是圆领子的窄袖袍,据引《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子的常服有穿赤黄袍杉,戴折上巾,系九环带,穿六合靴。
                    唐时期,无论男女皆可穿着圆领袍。男子圆领袍多为纯色,无花纹。女子圆领袍则色泽鲜艳,并且多有花纹。圆领袍多为直袖或者箭袖,并且作为常服穿着。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17 10:57
                    回复
                      半臂其形似似衫去其长袖,成为宽口短袖衣,其形制与衫齐长。交领、腰下接襕。男子半臂长及膝部。唐代史料区分男子半臂和女子半袖。唐代半臂面料多以锦,穿在圆领袍衫里面,故称锦半臂。隋唐时期的扬州生产半臂锦,是专供制作半臂的彩色纹锦。半臂之襕通常为异色,并且自腰而下至膝,形似短裙,襕料则多是较柔软的绫、绢。唐代女装中,这是一种短袖的对襟上衣,没有纽袢,只在胸前用缀在衣襟上的带子系住。半臂的衣领宽大,胸部几乎都可以袒露出来。唐代妇女们穿用半臂时,有的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有些像现在的短风衣一样。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6-17 10:58
                      回复
                        帔是贵族妇女的礼服,对襟长袍,大袖;左右胯下开衩,男帔长及足,女帔稍短仅过膝,周身以平金或绒线刺乡图案纹样。唐时期帔子近云肩。同时亦有帔帛作装饰。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6-17 10:58
                        回复
                          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为“乌纱帽”。隋唐时期男子的普遍服饰。皇帝所用幞头硬脚上曲,人臣则下垂。巾子是指用苎葛、藤草、篾竹或马尾在桐木模具上编织的幞头内衬,上漆后用来罩住发髻。束发后,先戴上巾子,再以幅巾裹头,后面两角朝前包抄系结于额顶,前面两角绕至脑后缚结下垂。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6-17 10:59
                          回复
                            鹖冠是用鹖羽(一种类似雉鸡的鸟的羽毛)作装饰的冠。一般是武官之冠。隐士也用鹖冠。
                            《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鶡尾,竖左右,为鶡冠云。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鶡冠,纱縠单衣。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6-17 10:59
                            回复
                              革带,皮做的束衣带。圆领袍配的便是革带。亦称作鞶带。
                              唐 杜甫 《狂歌行赠四兄》:“幅巾鞶带不挂身,头脂足垢何曾洗。”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6-17 1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