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吧 关注:176,430贴子:625,291
  • 11回复贴,共1

郭懋介(1924-2013)
福建福州人,又名茂介,字石卿。师从林友竹,擅长人物圆雕及浮雕、薄意,兼工篆刻、书画,以雕刻薄意而著称,作品题材广泛,技法上得师法而有新意,文学艺术底蕴深厚,艺术境界高远,融诗书画篆于一炉。曾多次应邀赴海外展览,作品深得海内外收藏家青睐。


IP属地:北京1楼2017-05-18 09:25回复

    1.审石
    石卿:“相石”一说应改为“审石”。因为,在寿山石雕刻过程中有繁多的审理内容,诸如石质变化、彩色伸延、砂裂走势等,不是一“相”而能完成的,而是必须进行详尽的石层分析,以及石色跟踪。根据石的个性,果断地调整取舍,由表及里,左右运筹。所以用“审石”的方法更为贴切些。


    IP属地:北京3楼2017-05-18 09:27
    回复
      2.人物雕刻

      石卿:刻人物的时候,头应当转成与身体相反的角度,也就是说头与身体要一左一右,这样才有“姿势”;人的手和脚不能直直硬硬地伸出去,两只手臂应该一收一放,脚则是一前一后,这就是俗称的“阴阳手”、“出入脚”,有变化才生动。

      石卿:刻手指基本刀法分成几个步骤:一开始石坯的手是平的,横削一刀,手指与手背就位于两个不同的平面;在指头部分竖按下两刀,既分出手指的界线,又使手指处于高低不平的位置;再分切两刀,分出五个指头,变成兰花指,就很漂亮了。

      石卿:雕刻衣服很有讲究,比如古人的袖子。袖子要雕得宽大,宽大的袖子风流倜傥,十分大气。身体的很大一部分被宽大的袖子遮盖住,这样有些细节就不用刻了,因为刻太多的细节难免会流于俗气。假如袖子刻得小了,不仅显得小气,而且没被袖子掩住的地方得刻得很辛苦。

      石卿:人是有思想的,如何刻划出人物的气质神韵,使他活灵活现?确实颇费思量。刻人物是最难的。比如钟馗就得有钟馗样子,让人一望即知,鬼也要有鬼的样子。《钟馗抓鬼》的特色就是,愤怒威严的钟馗与惊恐失措的鬼各自的表情动作都要生动逼真。钟馗手中的剑虽只刻出了剑柄,其它部分隐藏在袍中,但你看得出它的来龙去脉。钟馗手背上的筋都一一刻划出来,细节的细腻刻划会使人物显得更加生动。

      石卿:我对某些人物题材的使用,不是一次性使用,而是反复使用,但是必然要求自己从相同题材中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如李白醉酒,不同的作品,不仅站立卧躺,醉态各异,而且盛酒的器具,或大或小,或杯或罈,也各不相同。


      IP属地:北京4楼2017-05-18 09:31
      回复
        3.薄意

        石卿:我的薄意作品取材大多数是文会图(例如香山九老、赤壁夜游、虎溪三啸…等等)、诗意图,以及渔樵耕读等传统题材,艺术创作当然与我所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的薄意构图并没有特别取法宋、元、明、清某代风格,或完整地呈现诗文的全部内容,而是依石布景,巧施天然。

        石卿:薄意雕刻讲究线条的疏密,什么地方应该刻?什么地方不刻?刻什么?所有这些都考验着雕刻者的绘画基本功。在薄意雕刻中,意到而刀不到往往会产生绝妙的审美效果。要留有余韵,才能引人玩味。只是这样的艺术境界现在很多雕刻者还体会不到。说到底,要想刻好薄意还得增强文化艺术修养。

        更多交流,敬请关注


        IP属地:北京5楼2017-05-18 09:33
        回复
          4.刻田黄
          石卿:刻田黄首先得注意保持原石的重量,因为它十分宝贵,人称“一两田黄三两金。”其次要注意保留石皮。如果没刻的时候皮很多,刻完后皮变得很少那就不对了。本来皮不多,刻完后反而显得皮很多那才叫本事。通常要用借色法,即借用石皮边上的颜色把皮扩大。比如用石皮刻柳叶,皮不够,这时就让柳叶的尾巴飘下去,飘到没皮的地方,这样看过去那尾巴部分好象也有皮了。


          IP属地:北京6楼2017-05-18 09:35
          回复
            5.气韵何来?

            石卿:有人认为我疏离雕刀20多年后,一旦复出,不仅“宝刀未老”,而且“入圆雕、出薄意”,雕刻的人物,仙有仙风,道有道骨,佛有佛性,儒有儒气,意境深远,古意盎然。于是问我是否有秘诀,抑或天生资赋,才艺过人?其实不然。中国传统艺术重意韵、轻形表,那么寿山石雕如何表现这种“意”呢?又如何传达这种“韵”呢?我以为对传统文化意韵的把握和体悟,需要长期的研习、熏陶和浸泡。如果没有三年半拜师,作为入室弟子勤习苦练基本工;如果没有四年古董店学艺,遍览中国历代名家字画;如果没有八载篆刻谋生生涯,体验世事沧桑;如果没有六年下放基层,遍游闽东山水…,就不可能有我的寿山石圆雕和薄意作品,也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江亭按:这是评赏石卿雕艺的第一个重点。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他能深入掌握雕刻主题思想。这其实是每一种艺术创作的共同道理。厚积、融会、内蕴,而后才能有真正的创造。如果只是模仿、临摹,而不能真正掌握主题的内涵,即使雕刻得熟练精细,作品也不可能出现神韵或气韵。所谓“真美”与“伪美、俗美”的差别,或者“大师”与“巧匠”的区别,往往也就在这里。石卿也是公认创造出最多精彩“原创造型”的当代寿山石雕艺人,而他的作品脱离匠气,带入文人气韵的特质,也是他六十岁重拾雕刀之后能立即暴红的原因。)


            IP属地:北京7楼2017-05-18 09:37
            回复
              6.技法

              石卿:一件作品能不能成功,还要看雕刻者的技术全不全面。雕刻者只有将薄意、圆雕、浮雕……任何一种技艺都熟练掌握后,处理石头时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在创作中握有绝对的主动权与自由度,才能挖掘出石头的灵魂,赋予它最完美的造型,使原料与工艺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江亭按:这是评赏石卿雕艺另一个重点。前面提到的文化内涵是创作的底气、是造型或构图的根基,但是技术力或表现力不到,也无法成就精品。石卿对于各种寿山石雕技法都精娴熟练而且能融会贯通,这真是难能可贵,寿山石雕历史上能达到这种功力的,屈指可数。这使得他的石雕能最接近“意在笔先,而又能行刀如笔”的境界!“在创作中握有绝对的主动权与自由度”,从事雕刻的艺人,终其一生就在追求这种层次,石卿本人其实是以此自豪的,他经常对后学表示,“技艺”的最高境界就是能“随心所欲”。以下是另一段类似的言论,讲的是同一件事。)

              石卿:我认为一位寿山石雕刻艺术家,除了要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积淀外,还必须苦练基本工,不能只掌握一种雕法,而要因石而异,因题材而异。把圆雕、薄意、镂雕、钮雕等各种技法集于一手,随时加以发挥。因为一件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寿山石良莠并蓄,很少只用一种雕法就能成就艺术品,必须兼而有之,才能圆满成功。


              IP属地:北京8楼2017-05-18 09:39
              回复


                IP属地:北京9楼2017-05-19 10:08
                收起回复
                  漂亮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5-19 23:39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1楼2017-06-05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