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11贴子:189,425

吴三桂入关真的是为了陈圆圆?记得陈以前喜欢冒辟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8-12-05 11:50回复
    陈圆圆本来就是公共厕所,谁说冒辟疆上了吴三桂就不能上?


    2楼2008-12-09 20:08
    回复
      • 122.139.71.*
      柳如是也


      3楼2008-12-09 20:12
      回复
        -_-!
        有这样说的吗?真晕!


        删除|4楼2008-12-09 20:48
        回复
          • 125.32.79.*
          柳如是至少对得起大明帝国


          5楼2008-12-10 09:01
          回复
            不知3L什么意思。如果你说她是2L所说的那样,请别侮辱柳如是,如果你说她和冒辟疆也有一段,柳如是不喜欢幼齿。别侮辱柳如


            6楼2008-12-11 06:00
            回复
              吴三桂入关真的是为了陈圆圆?

              当然不可能是真的。吴三桂宠陈圆圆是真的,但是要为她如此大动干戈那就是天方夜谭了。明人为讽刺吴三桂负明投清,而清朝人则出于对他反复无常的不齿和憎恶,借陈圆圆事夸张渲染,用以贬斥吴三桂罢了


              7楼2008-12-11 13:53
              回复
                不太喜欢陈圆圆。
                论风骨奇铮不如柳如是,论清新豪爽不如马湘兰,论坚强明慧不如寇白门……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把她变成秦淮八艳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女子未免看的太盲目了。


                IP属地:上海8楼2009-11-07 18:25
                回复
                  不可能为了她,吴三桂反明投清是有自己的目的。陈圆圆充其量只是一代名妓,说到祸国殃民她还没这个能力。倒是欣赏柳如是,敢作敢当,也确实有几分才气。比清代的顾太清,其实更洒脱干净些。


                  9楼2009-11-08 14:01
                  回复
                      (3)“顺治九年庚寅牧斋经河东君、黄太冲之怂恿,赴金华游说马进宝反清”。“牧斋性本怯懦,此行乃梨洲及河东君所促成。……河东君送之至苏,殆欲壮其胆,而坚其志欤?”(《复明运动》)
                                 
                                 (4)顺治十一年钱卜筑芙蓉庄(红豆庄)于常熟白茆港。十三年移居,以探刺海上消息。十八年钱回城内旧宅,“然河东君仍留居芙蓉庄,直至牧斋将死前始入城者,殆以为明室复兴尚有希望,海上交通犹有可能。较之牧斋之心灰意冷,大有区别。钱柳二人性格不同,即此一端,足以窥见矣。”(《复明运动》)为书中最有学术价值部分。陈氏之结论为:“可惜河东君固能为梁红玉,而牧斋则不足比韩世忠。此乃人间之悲剧也。”
                                 综合以上,《桃剧》之重点在摹绘南明亡于“昏君乱相”,故渲染侯方域、李香君对南明权奸的斗争;指点明室遗老只有“隐逸”为高,故安排侯、李的结局是“人道”而不是大团圆。《柳传》之重点在论证柳如是“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观念之形成;以及清初她助钱谦益秘密进行复明活动之真相而不为南明时钱、柳依附马士英、阮大铖之事隐讳。
                                 
                                 二 两书的资料来源
                                 《桃花扇传奇》的资料来源
                                 据《桃花扇本末》:“族兄方训公,崇祯末为南部曹。予舅翁秦光仪先生,其姻娅也。避乱依之,羁栖三载,得弘光遗事甚悉,旋里后数数为予言之。证以诸家稗记,无弗同者。”孔氏写作《桃剧》的资料来源,真是只靠族兄(通过岳父)所提供的南明遗事吗?为什么从他“未仕时”就“拟作此传奇”,直到康熙三十八年才“书成”呢?从《桃花扇考据》看出,孔氏引用的书,史部仅无名氏《樵史》一种,集部则有理解的错误。[4]孔氏是文学家,非史学家,不长于考据,不必苛求于他,但必须指出,所云“证以诸家循记,无弗同者”云云,未免夸大。
                                 冒襄《影梅盦忆语》、余怀《板桥杂记》等书中,有李香君的可靠材料,孔氏肯定是看过的,但未列人书目,却在《桃花扇本末》中强调“独香姬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此则龙友小史言于方训公者。虽不见诸别籍,其事则新奇可传。《桃花扇》剧感此而作也。”当时人并不相信孔氏说的是真事。如侯方域的“同里社弟”宋荤,就写过“凭空撰出《桃花扇》,一段风流也自佳”“翩翩高致堪摹写,侥幸千秋是李香”(《题辞》)的诗。今案:《明史》卷二七七《杨文骢传》云:“福王立于南京,文骢戚马士英当国,起兵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皆监军京口。明年,……”而《桃花扇》卷三《寄扉》署“甲申十一月”即弘光元年十一月,此时杨文骢正“监军京口”,哪有闲空到秦淮河媚香楼绘画?明显出于虚构。
                                 倒是“每拟作此传奇,恐闻见未广”两句话,透露出孔氏迟迟不能成书的心病。康熙二十五年,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来临了。这年夏,玄烨命孔氏随从工部侍郎孙在丰赴淮扬开浚下河,疏通海口。孔氏在扬州一带三年馀,二十八年腊月才北返。扬州是抗清名城,城破后,清兵大肆屠(空格)杀十天,史称“扬州十日”。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在城外梅花岭。孔在扬州、泰州、兴化、如皋等地,结识了明亡后不出仕的遗逸如黄云、许承钦、杜浚、冒襄以及明宗室僧石涛等人,“所话朝皆换,其时我未生。”[5]对孔氏又了解南明遗事,大有助益。孔氏又结识了昆曲作家吴绮、徐旭旦和“声伎甲江南”的俞锦泉等人,更有助于他把握昆曲艺术。
                    


                    13楼2009-11-13 14:22
                    回复
                        陈还将对柳如是具同情的记载进行分析:可信为实录者;可信,但需进一步考证补充者;可信,但非第一手资料,价值不大者;有隐讳者;记述疏舛者。也将对柳如是怀恶意的记载进行分析:诬枉者;诬枉之辞外,亦有一二真实语者。
                                   陈氏从明代社会风气的特点出发,提出甄别明人著述的原则:“明季士人门户之见最深,不独国政为然,即朋友往来,家庭琐屑亦莫不划一鸿沟,互相排挤,若水火之不相容。故今日吾人读其著述,尤应博考而慎取者也。”在“博考而慎取”的原则下,《柳传》对隐讳的记载表出之,诬枉的记载驳正之。还有资料不足的问题;由于钱柳的复明活动,是在清朝统治下秘密进行的,不能公开形诸文字。陈氏藉“残馀断片”,作“神游冥想”,以求对钱柳之“苦心孤诣”,达到“真了解”。
                                   综合以上,《桃剧》所参考的文献不多,主要靠调查访问,搜集创作素材。《柳传》参考文献六百徐种,仍感资料不足,以“神游冥想”求“真了解”。
                                   
                                   三 两书的创作方法
                                   《桃花扇传奇》的创作方法
                                   据《桃花扇凡例》:“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的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孔氏将其创作方法分为确考、点染两种,逐一分析如下:
                                   《桃花扇》是历史剧,不是历史书。如像孔氏所说“朝政得失,……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岂不是在写历史书吗?据司马光说:“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求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思睡。”[14]《桃剧》如写成枯燥的历史书怎能上演呢?所以不可能做到“朝政得失,……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惕园居士为《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撰序,认为《桃剧》“排比牵合之际,则有不能尽绳以事实者,是在传奇之体固然,无足怪也。”这段话说得好,没有“牵合”就没有戏了。
                                   梁启超撰《桃花扇注》,指出孔氏《桃剧》的创作方法,举数例如下:
                                   《听稗》
                                   “本文(侯方域)‘下第侨寓’云云,皆崇祯十二年事,为行文便利计,颠倒时日借用耳。”“公揭作于崇祯十一年戊寅秋间,十二年己卯正月始刊播,侯朝宗与(陈)定生、(吴)次尾定交,亦即在是年夏间,则此出所隶者实为己卯年事,原题云‘癸未二月’者。挪动年月,使行文局势紧凑耳。”“柳敬亭曾否入于阮(大铖)家,无可考,当是云亭点缀。”
                                   《传歌》 “自《听稗》至《却奁》诸出,所隶皆己卯年事,题‘癸未二月’者,小说家言耳。”
                                   《哄丁》 “此出并无本事可考,自当是云亭山人渲染之笔。”
                                   《访翠》 “朝宗初识香君系己卯年事,其时朝宗极豪恣,……朝宗梳拢香君,无待他人助奁可知,此出云云,借《李姬传》中王将军事作穿插耳。”
                                   《却奁》
                                   “为阮(大铖)奔走者,实一不知名王将军,而与(杨)龙友无与,……亭度曲,惟取其意,而稍易其人其事及其时,既非作史,原不必刻舟求剑也。”
                                   《修札》 “阻止左(良玉)军东下事,……却与杨文骢无涉,《桃花扇》牵入文骢,渲染之笔耳。”
                                   《投辕》
                                   “(柳)敬亭之入(左)良玉幕,乃由杜弘域,并无为朝宗传书事,但时日恰相值,故云亭借用之,且即以‘长刀遮客’一段故事作点缀,亦妙笔矣。”
                                   《阻奸》
                                   “朝宗是时是否在史公(可法)幕,无可考。以阻奸事归朝宗,云亭点染耳。”“七不可立之说,主之者吕大器等,……而侯方域则未闻。《桃花扇》以归诸史(可法)、侯,取剧场排演方便耳。”
                      


                      15楼2009-11-13 14:23
                      回复
                              当日志怀复明诸人,往往托迹方外,若其(钱谦益)言与禅侣研讨内典,恐不过掩饰之辞。[17]
                                     
                                     检《有学集》诗注陆……有“就医秦淮,寓于家水阁绝句三十首”。大抵为与当日南京暗中作政治活动时,相往还酬唱之篇什。其言就医秦淮,不过掩饰之辞。[18]
                                     至于钱谦益“何以终能脱免清廷之杀害?”《柳传》认为:钱与梁清标关系密切,“当日在朝有梁清标主持兵部,凡在外疆臣武将皆不得不为牧斋回护。”“牧斋集中颇多与郎廷佐梁化凤等相关之文字,……虽为谄媚之辞,但使江南属吏见之,亦可以为护身符也。”[19]
                                     综合以上,《桃剧》美化了侯、李的形象。《柳剧》恢复了钱、柳的面目。《柳剧》以情节感染人,叙事塑人,不拘泥于真实。《柳传》以史识启发人,论人论世,必求真实。本文不是全面评价《桃剧》,也不是全面评价《柳传》,只比较研究两书之异同,从而说明文艺作品与史学著作各有千秋。
                                     
                                     注释:
                                     [1][2][3]《柳传》第五章《复明运动》。
                                     [4]例如:陈氏《柳传•复明运动》据黄宗羲批钱谦益诗,说明侯商邱为侯性,指出:“孔尚任《桃花扇考据》引钱牧斋《有学集》‘赠侯商邱’一题,盖误认侯商邱为侯朝宗也。”
                                     [5]孔尚任:《又至海陵寓许漱雪农部间壁见招小饮同邓孝威黄仙裳戴景韩话旧分韵》。
                                     [6]李清:《同人集序》。
                                     [7]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卷三十六《冒辟疆五十寿序》。
                                     [8]孔尚任:《与冒辟疆先生》一、二。
                                     [9]孔尚任:《虎踞关访龚野遗草堂》。
                                     [10][11]孔尚任:《白云庵访张瑶星道士》。
                                     [12][13]《柳如是别传》第三章《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
                                     [14]《宋史》卷二百八十六。
                                     [15]《柳如是别传》第四章《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
                                     [16]《柳如是别传》第三章《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
                                     [17][18][19]《柳如是别传》第五章《复明运动》。
                                     
                                     〔作者简介〕卞孝萱,生于1924年。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发表过《刘禹锡年谱》、《元稹年谱》等专著。
                                     原载:《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
                        


                        18楼2009-11-13 14:26
                        回复
                          妻子岂应关大计,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梅村这首诗里面不是说得很明白了吗?妻子儿子和国家重大决策无关,吴不过是做做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样子而已.他当时不过是权衡利弊罢了.无论是清还是李自成,他投哪一个都是罪人,当然朝自己最在利的方面投了.


                          19楼2009-11-13 16:02
                          回复
                            不能断章取义啊,“妻子岂应关大计”接下来那句就是“英雄无奈是多情”。“妻子岂应关大计”是作者直陈己见,并非诗中吴三桂的观点,“英雄无奈是多情”才是讽刺吴三桂为了儿女私情,罔顾君亲大义,“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更是从视觉和情感的强烈反差痛下针砭。历史上吴三桂投清自然另有目的,可在吴伟业笔下他就是一切以陈圆圆中心,不能忍受爱妾被人强占之辱却付出了包括父亲在内全家毁灭的惨重代价。据清初陆次云说,《圆圆曲》让吴三桂很不舒服,曾“赍重币求去此诗”。


                            20楼2009-11-13 17:53
                            回复
                              陈圆圆喜欢冒辟疆?!是冒辟疆自己说的吧,我们现在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两人认识,交往了一下下,董小宛当时在追他而他想纳陈圆圆。不客气地说,他是什么啊(虽然比聊斋里面很多做梦的书生优秀上许多许多),以为陈圆圆当时会放弃国丈、大将军、乃至皇帝这样的候选而更爱他?职业JN对男人的“喜欢”有多么廉价,这是常识。也许他仗着貌美有才比较得她的青睐,也仅此而已,这点点青睐能有董小宛对他的百分之一就很不错了。可叹这男的到董小宛死了还不忘记交代以前他差点拥有了更美丽的女人云云。


                              21楼2009-11-19 1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