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新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自唐以降,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但因该诗用字简练直白,深合哲理的后两句立即俘获了读者眼光,使读者忽略了前两句的确切诗意和无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以致产生严重误解,难以全面体悟该诗精髓。
前两句诗都与鹳雀楼的独特地理位置有关,而这一点恰恰被遗憾地疏忽了,成了引起误解的重要原因。鹳雀楼毁于元代战乱,“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故址确切位置虽今人难定,但宋代的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却留下了宝贵的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这就是说,鹳雀楼“面对中条山,坐落黄河岸”。这一点极其重要,为此特将显示当地地势的卫星照片转载于下。
图中的鹳雀园是上世纪末开工、本世纪初竣工的仿唐新楼楼址所在。虽然没有做到“下瞰大河”,不过说“比邻大河”还是不错的。图中深绿色东北—西南走向的就是中条山。从鹳雀楼南望,不到20公里便可见重峦叠嶂的中条山,偏东南方向双峰耸立,一座是高达1993米的中条山主峰雪花山,一座是高达1702.6米的五老峰——这也符合沈括“前瞻中条”之说。再看黄河西边的陕西省,与鹳雀园相对的是关中盆地,没有任何山岭。黄河过鹳雀楼南行50余里便折转向东,穿行于峡谷之中,直抵三门峡。这一段植被茂密,山势陡峭,落差极大,水流如矢,全然不同于晋陕峡谷的黄土高原风貌。
现在来看诗的第一句“白日依山尽”。按多年流行的说法,此句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西山?西山在哪里?鹳雀楼有西山吗?它西临黄河,“隔河西寻千百度,可依之山无觅处”!显而易见,将第一句解读为“日薄西山”实在是曲解了王之涣的原意,错得离谱!
句中有两个词是正确解读这句诗的关键。其一是“白日”。以常理而言,旭日初升和夕阳西下时,因为大气的折射作用,阳光显红色,所以有“东方红,太阳升”和“残阳如血”之说。除此而外,太阳都是所谓“白色”的。因此,“白日”不能理解为旭日和夕阳,而应该按其本义,理解为高高升起的太阳。其二是“尽”。按流行的说法,此处的“尽”作“消失”解,意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但是,白日高悬天际,西方又无山可依,“夕阳沉落”与事实不符,显然此处的“尽”不能作消失解。《康熙字典》在“尽”字义项中有“《類篇》極也。”王力《古汉语字典》“尽”字义项中有“引申为达到极点”。
弄清了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白日依山尽”的诗意就豁然而通了:白日极力靠向群山,或者说,群山极力地贴近白日,群山巍峨壮伟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用日月衬托山高谷深是古诗文常用的手法。例如,苏轼《后赤壁赋》有“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郦道元《水经注·三峡》有“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之句。其实,说“白日依山尽”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带出的是一种消极低沉、穷途末路的情绪,与全诗雄浑大气、力争上游的意境是格格不入的。
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既有“下瞰大河”的实景,又有对河海风貌心驰神往的想象。这一句不仅补足了对鹳雀楼周边景致的描写,也为下一句“欲穷千里目”作了有力的铺垫:黄河入海,尽人皆知,但站在鹳雀楼头,望着身边滚滚南流的大河,在目力所及之处东折后突然消失于面前的崇山峻岭之中,令人不禁产生一种对滔滔河水如何劈山断岭、冲折入海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这就是目穷千里之欲:诗人是多么想看到东折后的大河之水一往无前、奔腾入海的动人画面啊!正是这种强烈欲望成了“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有了对第一句诗的正确解读,全诗符合逻辑的气势便迸发出来了:插天的群山指向高悬的白日,这种雄浑的气势延续到第二句:浩荡的黄河冲破群山的阻拦,奔向浩渺的大海。一句有齐天的高度,一句有无垠的广度。在这种难以抗拒的气势烘托下,诗人目随河水观沧海的冲动便油然而生,这种冲动不但不会因眼前崇山峻岭的阻隔而稍减,反而推动自己要“更上一层楼”,从更高的位置越过中条群山释放冲动、满足欲望。到这里,我们终于体悟到,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破除万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迈气概,而不仅仅是对登高望远物理原理的诠释。
当今流行的对全诗的韵译如下: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从译文我们根本看不到四句诗的内在联系,为什么?因为第一句理解错了。诗人本来意在高山,却曲解成意在落日。一者在地上,一者在天边,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结果,在全诗中血脉相连的高山大河变成了互不相干的夕阳黄河,两句诗的依存关系被损毁得荡然无存。与王之涣同时代的山西老乡王维有落日名句“长河落日圆”,若“白日依山尽”也是写落日,两者相比,高下立判,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在盛唐诗人排行榜上不相伯仲的两人,若水平有如许大的差异,真会将王之涣老先生气得穿越至今,怒斥不肖子孙何以如此无脑,令其蒙羞。
不难发现,第一句出现的高山贯穿于全诗:它是第二句诗的生命赞歌,没有它,第二句诗就成了全诗的“盲肠”,可有可无;它是“欲穷千里目”必须克服的障碍,也是“更上一层楼”的缘由。相比之下,夕阳则全无此作用,它和其它三句无丝毫瓜葛,不过是个打酱油的角色。想想看:黄河入海与它风马牛不相及;目穷千里中它最多起个短暂的照明作用;至于登楼嘛,那就不必了,站高站低都不受它的任何影响。
总而言之,“白日依山尽”是极言障目群山之高,“黄河入海流”是极言穷目视野之广,“更上一层楼”是“高”和“广”的完美统一。正是这种完美统一,化作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赤子心声,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豪迈气概。
注:因为气候变迁和大型水库的修建,三门峡及其上游的形貌已大为改观,后人无缘再见古人叹为观止的河水冲击砥柱的冲天怒浪和人、鬼、神“三门”的湍急河水,三门峡早已徒具峡名了。可惜,可叹!今人未能理解诗人目穷千里之欲是越过群山观河水沧海的风貌也就不足为奇了。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自唐以降,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但因该诗用字简练直白,深合哲理的后两句立即俘获了读者眼光,使读者忽略了前两句的确切诗意和无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以致产生严重误解,难以全面体悟该诗精髓。
前两句诗都与鹳雀楼的独特地理位置有关,而这一点恰恰被遗憾地疏忽了,成了引起误解的重要原因。鹳雀楼毁于元代战乱,“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故址确切位置虽今人难定,但宋代的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却留下了宝贵的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这就是说,鹳雀楼“面对中条山,坐落黄河岸”。这一点极其重要,为此特将显示当地地势的卫星照片转载于下。
图中的鹳雀园是上世纪末开工、本世纪初竣工的仿唐新楼楼址所在。虽然没有做到“下瞰大河”,不过说“比邻大河”还是不错的。图中深绿色东北—西南走向的就是中条山。从鹳雀楼南望,不到20公里便可见重峦叠嶂的中条山,偏东南方向双峰耸立,一座是高达1993米的中条山主峰雪花山,一座是高达1702.6米的五老峰——这也符合沈括“前瞻中条”之说。再看黄河西边的陕西省,与鹳雀园相对的是关中盆地,没有任何山岭。黄河过鹳雀楼南行50余里便折转向东,穿行于峡谷之中,直抵三门峡。这一段植被茂密,山势陡峭,落差极大,水流如矢,全然不同于晋陕峡谷的黄土高原风貌。
现在来看诗的第一句“白日依山尽”。按多年流行的说法,此句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西山?西山在哪里?鹳雀楼有西山吗?它西临黄河,“隔河西寻千百度,可依之山无觅处”!显而易见,将第一句解读为“日薄西山”实在是曲解了王之涣的原意,错得离谱!
句中有两个词是正确解读这句诗的关键。其一是“白日”。以常理而言,旭日初升和夕阳西下时,因为大气的折射作用,阳光显红色,所以有“东方红,太阳升”和“残阳如血”之说。除此而外,太阳都是所谓“白色”的。因此,“白日”不能理解为旭日和夕阳,而应该按其本义,理解为高高升起的太阳。其二是“尽”。按流行的说法,此处的“尽”作“消失”解,意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但是,白日高悬天际,西方又无山可依,“夕阳沉落”与事实不符,显然此处的“尽”不能作消失解。《康熙字典》在“尽”字义项中有“《類篇》極也。”王力《古汉语字典》“尽”字义项中有“引申为达到极点”。
弄清了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白日依山尽”的诗意就豁然而通了:白日极力靠向群山,或者说,群山极力地贴近白日,群山巍峨壮伟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用日月衬托山高谷深是古诗文常用的手法。例如,苏轼《后赤壁赋》有“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郦道元《水经注·三峡》有“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之句。其实,说“白日依山尽”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带出的是一种消极低沉、穷途末路的情绪,与全诗雄浑大气、力争上游的意境是格格不入的。
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既有“下瞰大河”的实景,又有对河海风貌心驰神往的想象。这一句不仅补足了对鹳雀楼周边景致的描写,也为下一句“欲穷千里目”作了有力的铺垫:黄河入海,尽人皆知,但站在鹳雀楼头,望着身边滚滚南流的大河,在目力所及之处东折后突然消失于面前的崇山峻岭之中,令人不禁产生一种对滔滔河水如何劈山断岭、冲折入海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这就是目穷千里之欲:诗人是多么想看到东折后的大河之水一往无前、奔腾入海的动人画面啊!正是这种强烈欲望成了“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有了对第一句诗的正确解读,全诗符合逻辑的气势便迸发出来了:插天的群山指向高悬的白日,这种雄浑的气势延续到第二句:浩荡的黄河冲破群山的阻拦,奔向浩渺的大海。一句有齐天的高度,一句有无垠的广度。在这种难以抗拒的气势烘托下,诗人目随河水观沧海的冲动便油然而生,这种冲动不但不会因眼前崇山峻岭的阻隔而稍减,反而推动自己要“更上一层楼”,从更高的位置越过中条群山释放冲动、满足欲望。到这里,我们终于体悟到,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破除万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迈气概,而不仅仅是对登高望远物理原理的诠释。
当今流行的对全诗的韵译如下: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从译文我们根本看不到四句诗的内在联系,为什么?因为第一句理解错了。诗人本来意在高山,却曲解成意在落日。一者在地上,一者在天边,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结果,在全诗中血脉相连的高山大河变成了互不相干的夕阳黄河,两句诗的依存关系被损毁得荡然无存。与王之涣同时代的山西老乡王维有落日名句“长河落日圆”,若“白日依山尽”也是写落日,两者相比,高下立判,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在盛唐诗人排行榜上不相伯仲的两人,若水平有如许大的差异,真会将王之涣老先生气得穿越至今,怒斥不肖子孙何以如此无脑,令其蒙羞。
不难发现,第一句出现的高山贯穿于全诗:它是第二句诗的生命赞歌,没有它,第二句诗就成了全诗的“盲肠”,可有可无;它是“欲穷千里目”必须克服的障碍,也是“更上一层楼”的缘由。相比之下,夕阳则全无此作用,它和其它三句无丝毫瓜葛,不过是个打酱油的角色。想想看:黄河入海与它风马牛不相及;目穷千里中它最多起个短暂的照明作用;至于登楼嘛,那就不必了,站高站低都不受它的任何影响。
总而言之,“白日依山尽”是极言障目群山之高,“黄河入海流”是极言穷目视野之广,“更上一层楼”是“高”和“广”的完美统一。正是这种完美统一,化作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赤子心声,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豪迈气概。
注:因为气候变迁和大型水库的修建,三门峡及其上游的形貌已大为改观,后人无缘再见古人叹为观止的河水冲击砥柱的冲天怒浪和人、鬼、神“三门”的湍急河水,三门峡早已徒具峡名了。可惜,可叹!今人未能理解诗人目穷千里之欲是越过群山观河水沧海的风貌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