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
明安今天有大事要办,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温暖。就连看校门口那个尖酸刻薄的年级主任都顺眼许多。
就在他快步走出校门时,身后传来叫喊“这么兴奋是要做什么去啊,明少爷?”
明安满脸痞笑地回过头,对着一群女生摆手“秘密。”
说罢,在一群人的唏嘘和调侃声中,一辆标致的轿车缓缓驶来。
明安迅速开门入座,车也不停留片刻地扬尘而去。
“都准备好了?”明安有些焦急地搓搓掌心。
开车的人到冷静许多“都准备好了。我还没见过少爷您这么紧张过。”
“那是自然。”明安像是想起什么,轻轻地靠向椅背,身子放松许多“这可是我这么多年头一次见小叔。当时我才几岁,随父母第一次来北京见他……如今,都多少年了……”
说来小叔,明安最是喜欢他的书屋。
那间大屋子里,两面墙都摆满了书柜。上面有古今中外的名著,还多是明安那时看不懂的文字。好在书柜最下面一格摆了几本连环画,也算是配明安消磨了不少时间。当然如果仅仅是书,是不可能吸引小孩子青睐的目光。明安记忆里,小叔办公桌上有好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什么地球仪、各样式的胸针、还有那本沉重的邮票集,真是多得不能再多。
想到这些,明安已经完全放松下来。只是想着小叔对自己如何如何的好、大伯又是如何在电话里训他的。
对了,小叔现在是教书先生。
好像还是从那年他们来访开始的。这么想,长辈当时瞒着自己也是商量了不少他教书这件事。
毕竟,小叔身份特殊。人人都管他叫崔先生,而私底下父母、大伯永远直叫他明台。
明台——是的,明安想起来了,这是小叔的本命。据说是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参军受伤,才从上海独自来北京生活。
独自。
长辈们对这词很恼火,尤其是大伯。他总劝小叔“看在大姐的遗愿上,你就娶个媳妇、好好生活好不好?”
这时,接着电话的小叔眼睛总会有片刻呆滞。他说,不好。
小叔知书达理,幽默健谈。待人接物处处周到理智,对于所有人都常常报以温和的感觉。
只是在明安的认知里,小叔没有谈过一次恋爱。
唯一的,还是听闻家中的阿香婶婶说,他曾为了做任务和一个姑娘订了婚。
于是明安不信他没有动情。六七岁的小男孩都是鬼机灵,明安那时攀上小叔的脖子撒娇“小叔小叔,我想要个婶婶。”
然后,明台回答他时的那个眼神,明安一辈子也忘不了。
“你婶婶啊——”小叔不再说话,像是有什么东西哽住了喉咙。他把目光放到书桌上,像是透过木头在看抽屉里的东西。他向来温和的眼眸迷上一层雾气,变得像戴上眼镜一样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神。
大概是悲伤,或是怀念,又或许有些无奈。
“少爷,少爷!到了。”身边的司机早已站到车外。
“诶,好。东西慢慢抬,轻一点。”明安回过神来,边嘱咐着边下了车。
屹立在面前的,是北京近郊的一栋别墅。离小叔教书的学校不远不近,也算落了清净。
明安深深吸一口气,接过司机手中他精心为小叔挑选的礼物,稳步走近屋中。
房子里的陈设很简单,甚至和十多年前那间小房里的摆设差不多。
明安料到他会在书房,就放轻脚步往书房走去。
木门被他抬手推开,正有一个身影背手站在窗边。
“来了。”他回过身来,正是明台没错。
十几年过去,他因有时熬夜备课、批改论文而有些显老。
鬓角的白发、有了皱纹的眼角、和那双眸子透露出不同曾前的疲惫。
“嗯,来了。”明安笑笑点了点头。
“长得够高的。当时想着你小子以后肯定标致,想不到是我低估你了。”明台推推眼镜走上前,“不错,很帅。”
明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就把左手地礼物送上前“小叔,这是礼物。”
明台想必在他一进门就看到了,并没多惊讶,只是试探着问“什么礼物?”
“古琴。”明安有些得意地歪歪头,“上好的作坊里手工做的。”
这时他注意到,明台的目光已经死死地钉在了装琴的箱子上“送这个做什么?”
“那是因为啊,我记得您最喜欢的诗是李商隐的《锦瑟》,想来爱屋及乌,琴您也会喜欢的。”明安期待地把手中的东西又往前递了递。
“锦瑟……”明台的语调轻缓许多,眼里开始掀起涟漪,“我很喜欢。”
说着,他接下了礼物,有些爱不释手的样子。
“只可惜我不会弹。”明台对着琴自言自语。
不会弹?明安暗叫不好“啊……这个……”
“但真好。我很喜欢。”明台又重复了一遍。
明安看着小叔小心翼翼地把琴放到一旁,为了缓解气氛,他问道“那就好。小叔这么喜欢那首诗是不是因为名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没有。”明台目光又飘向远处,“整首都喜欢。”
也更喜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真的很喜欢。”明台的手不自觉拽了拽衣服,拂拂左心处的口袋。
那是一张,拍得很好,很好的照片。
——————END——————
明安今天有大事要办,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温暖。就连看校门口那个尖酸刻薄的年级主任都顺眼许多。
就在他快步走出校门时,身后传来叫喊“这么兴奋是要做什么去啊,明少爷?”
明安满脸痞笑地回过头,对着一群女生摆手“秘密。”
说罢,在一群人的唏嘘和调侃声中,一辆标致的轿车缓缓驶来。
明安迅速开门入座,车也不停留片刻地扬尘而去。
“都准备好了?”明安有些焦急地搓搓掌心。
开车的人到冷静许多“都准备好了。我还没见过少爷您这么紧张过。”
“那是自然。”明安像是想起什么,轻轻地靠向椅背,身子放松许多“这可是我这么多年头一次见小叔。当时我才几岁,随父母第一次来北京见他……如今,都多少年了……”
说来小叔,明安最是喜欢他的书屋。
那间大屋子里,两面墙都摆满了书柜。上面有古今中外的名著,还多是明安那时看不懂的文字。好在书柜最下面一格摆了几本连环画,也算是配明安消磨了不少时间。当然如果仅仅是书,是不可能吸引小孩子青睐的目光。明安记忆里,小叔办公桌上有好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什么地球仪、各样式的胸针、还有那本沉重的邮票集,真是多得不能再多。
想到这些,明安已经完全放松下来。只是想着小叔对自己如何如何的好、大伯又是如何在电话里训他的。
对了,小叔现在是教书先生。
好像还是从那年他们来访开始的。这么想,长辈当时瞒着自己也是商量了不少他教书这件事。
毕竟,小叔身份特殊。人人都管他叫崔先生,而私底下父母、大伯永远直叫他明台。
明台——是的,明安想起来了,这是小叔的本命。据说是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参军受伤,才从上海独自来北京生活。
独自。
长辈们对这词很恼火,尤其是大伯。他总劝小叔“看在大姐的遗愿上,你就娶个媳妇、好好生活好不好?”
这时,接着电话的小叔眼睛总会有片刻呆滞。他说,不好。
小叔知书达理,幽默健谈。待人接物处处周到理智,对于所有人都常常报以温和的感觉。
只是在明安的认知里,小叔没有谈过一次恋爱。
唯一的,还是听闻家中的阿香婶婶说,他曾为了做任务和一个姑娘订了婚。
于是明安不信他没有动情。六七岁的小男孩都是鬼机灵,明安那时攀上小叔的脖子撒娇“小叔小叔,我想要个婶婶。”
然后,明台回答他时的那个眼神,明安一辈子也忘不了。
“你婶婶啊——”小叔不再说话,像是有什么东西哽住了喉咙。他把目光放到书桌上,像是透过木头在看抽屉里的东西。他向来温和的眼眸迷上一层雾气,变得像戴上眼镜一样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神。
大概是悲伤,或是怀念,又或许有些无奈。
“少爷,少爷!到了。”身边的司机早已站到车外。
“诶,好。东西慢慢抬,轻一点。”明安回过神来,边嘱咐着边下了车。
屹立在面前的,是北京近郊的一栋别墅。离小叔教书的学校不远不近,也算落了清净。
明安深深吸一口气,接过司机手中他精心为小叔挑选的礼物,稳步走近屋中。
房子里的陈设很简单,甚至和十多年前那间小房里的摆设差不多。
明安料到他会在书房,就放轻脚步往书房走去。
木门被他抬手推开,正有一个身影背手站在窗边。
“来了。”他回过身来,正是明台没错。
十几年过去,他因有时熬夜备课、批改论文而有些显老。
鬓角的白发、有了皱纹的眼角、和那双眸子透露出不同曾前的疲惫。
“嗯,来了。”明安笑笑点了点头。
“长得够高的。当时想着你小子以后肯定标致,想不到是我低估你了。”明台推推眼镜走上前,“不错,很帅。”
明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就把左手地礼物送上前“小叔,这是礼物。”
明台想必在他一进门就看到了,并没多惊讶,只是试探着问“什么礼物?”
“古琴。”明安有些得意地歪歪头,“上好的作坊里手工做的。”
这时他注意到,明台的目光已经死死地钉在了装琴的箱子上“送这个做什么?”
“那是因为啊,我记得您最喜欢的诗是李商隐的《锦瑟》,想来爱屋及乌,琴您也会喜欢的。”明安期待地把手中的东西又往前递了递。
“锦瑟……”明台的语调轻缓许多,眼里开始掀起涟漪,“我很喜欢。”
说着,他接下了礼物,有些爱不释手的样子。
“只可惜我不会弹。”明台对着琴自言自语。
不会弹?明安暗叫不好“啊……这个……”
“但真好。我很喜欢。”明台又重复了一遍。
明安看着小叔小心翼翼地把琴放到一旁,为了缓解气氛,他问道“那就好。小叔这么喜欢那首诗是不是因为名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没有。”明台目光又飘向远处,“整首都喜欢。”
也更喜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真的很喜欢。”明台的手不自觉拽了拽衣服,拂拂左心处的口袋。
那是一张,拍得很好,很好的照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