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之星吧 关注:347贴子:160,493
  • 15回复贴,共1

中国新文学史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7-02-27 23:58回复
    “五四”新文学前进的道路
    ——重版代序
    一.“鲁迅的方向”的普遍意义
    只有从“五四”开始的现代文学才可以说是与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同呼吸、共脉搏的,才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是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王瑶对于《阿Q正传》的解读:鲁迅是把农民作为作品主要人物来描写的第一人。鲁迅不仅认为甚至象阿Q这样落后的农民也蕴有强烈的革命要求,而且确信下一代的农民应该有“为我们所未曾生活过的”新的生活。
    “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中国文学遗产作出了新的评价。它除了反对封建旧文学以外,还把古典文学中一向不受重视的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提到文学正宗的地位。


    IP属地:江苏2楼2017-02-28 00:00
    回复
      中国新文学史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一九二七年以后形成的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第一编:伟大的开始及发展(一九一九——一九二七)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反映了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历史发展趋势,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的这些主张是很不彻底的。他只注意白话的形式。
      胡适所努力的只是一个文字工具的革新;他了解形式与内容是有密切联系的,但认为一切文学革命都从形式方面下手,显然是“形式决定内容”的形式主意的态度。
      第一阶段的诗歌有胡适的《尝试集》、刘半农、俞平伯、康白情、郑振铎、王统照、湖畔诗人、冰心与宗白华的小诗;郭沫若的《女神》、蒋光慈、瞿秋白、新月诗社的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以及沉钟社的冯至。
      从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劳工神圣的歌颂开始,接着写出了多量的爱情诗,以后又是浪漫色彩的感伤和浪漫色彩的革命;就诗的题材说,这是“五四”以来第一时期中的大致的倾向,这里面深深地刻着时代的烙印。
      小说有鲁迅的《呐喊》、《彷徨》。王瑶认为,阿Q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而缺乏反抗意识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但他却多少是漫画化了的,就是说阿Q那些特征并不是农民所独有的,而是集中了各种社会阶层的、特别是新旧士大夫型的缺点和毛病的。
      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冰心、庐隐、乡土文学、郁达夫、郭沫若、冯沅君、蒋光慈、冯文炳。
      戏剧:一九零七,“春柳社”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开端。欧阳予倩、田汉、洪深、郭沫若的历史剧、爱美剧、熊佛西、丁西林。
      这一时代的戏剧没有传统的背景可以借鉴,属于建设理论和指导批评创作的就很少了。大多是社会问题题材的,有一些表现出了反封建的主题,但戏剧仍是这一时期薄弱的一环。
      散文:鲁迅的散文与杂文、瞿秋白、朱自清、叶绍钧、郁达夫;周作人、林语堂、刘半农、钱玄同(这四个人有叛徒与隐士的双重属性)。林语堂:“这回唤醒民众的热烈运动,有人来浇冷水是很好的,使结果较平稳。言论界有青年与绅士派互相调剂是很好的”。这就有回到妥协论了。
      这一时期,“散文”一体的收货最丰富。


      IP属地:江苏3楼2017-02-28 00:25
      回复
        第二编:左联十年(一九二八——一九三七)
        左联成立的过程(在白色的恐怖下)、思想斗争(新月“人性论”、国民党“民族文学”、胡秋原“自由人”、苏汶“第三种人”、林语堂“幽默”)、创作方法:唯物辩证法;大众化问题(瞿秋白)、团结问题(“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
        诗歌:后期创造社(穆木天)、太阳社(蒋光慈、钱杏邨)、殷夫、杨骚、文研会(王统照)、新月派(徐志摩、饶孟侃、陈梦家、方玮德)、汉园三诗人(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戴望舒、林庚、中国诗歌会(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臧克家、艾青、田间。
        小说:蒋光慈、洪灵菲、华汉、柔石、胡也频、丁玲、茅盾、巴金、老舍、叶绍钧、沈从文、张天翼、欧阳山、葛琴、靳以、郁达夫、落华生;农村:魏金枝、彭家煌、沙汀、艾芜、芦焚、叶紫、王鲁彦、王统照;东北作家群: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罗烽、白朗;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郭沫若、施蛰存。
        这一时期小说在数量上和反映现实的程度上有了显著的进展。
        戏剧:田汉的南国社、沈端先(夏衍)与郑伯奇的上海艺术剧社、白薇、洪深、欧阳予倩、李健吾、袁牧之、曹禺、国防戏剧(夏衍《赛金花》)。
        这一时期戏剧创作与小说相比不够,但是数量增多了,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散文:鲁迅杂文、瞿秋白、报告文学(夏衍《包身工》)、游记(朱自清、邹韬奋、郁达夫沈从文、鲁彦、蹇先艾、艾芜)、散文小品:林语堂主编《人间世》、丰子恺、夏丏尊、茅盾、梁遇春、何其芳、李广田、丽尼、陆蠡。
        这时期鲁迅的杂文远超其他水平。


        IP属地:江苏4楼2017-02-28 00:48
        回复
          第三编: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一九三七——一九四二)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通俗文艺与大众化问题、“民族形式”的论争:文艺的民族形式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使文艺“中国化”的问题,而文艺的中国化又必然要联系到如何为中国的主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思想斗争:粱实秋“与抗战无关”、沈从文“从政”、“文学的贫困”。
          诗歌:形式解放,朗诵诗、中国诗歌会;
          主流:艾青、田间、臧克家、柯仲平、何其芳、冯雪峰;
          七月诗派:胡风、绿原、冀汸、亦门;
          抒情与叙事:力扬、王亚平、曾卓、徐迟、袁水拍;
          诗的艺术:老舍、方敬、冯至《十四行集》。
          这一时期诗歌刚开始有“概念化”的毛病,后来自由诗的散文化成为主流。
          小说:城市生活:茅盾、张天翼、巴金、靳以、老舍、夏衍;
          乡镇农村:沙汀、艾芜、吴组缃、荃麟、丁玲、路翎;
          新人与新事:叶以群、刘白羽、碧野、姚雪垠、田涛、严文井、丰村、王西彦;
          战争与人民:丘东平、草明等;
          经历与回忆:端木蕻良、骆宾基、萧红、李广田、师陀。
          有浮泛现象,但是能够看到中国人民是如何勇敢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如何暴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罪恶。
          戏剧: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等。
          戏剧与运作:阳翰笙、夏衍、郭沫若;
          抗战与进步:洪深、宋之的、老舍、曹禺;
          敌区与后方:夏衍、于伶、陈白尘、袁俊、沈浮、丁西林;
          历史故事:郭沫若、阳翰笙、欧阳予倩、阿英、吴祖光。
          这一时期戏剧运动在战地和农村蓬勃展开,剧作者写了许多独幕剧,以及历史剧。
          散文:报告文学:丘东平《第七连》、骆宾基《东战场别动队》、沙汀《敌后琐记》、《我所见之H将军》等;
          杂文:聂钳弩、孟超、秦似、宋云彬、唐弢、胡风、秦牧、郭沫若;
          散文随笔:茅盾、巴金、郑振铎、萧红、何其芳、李广田。
          报告文学蓬勃、杂文担任了暴露和打击的工作、散文提高读者的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IP属地:江苏5楼2017-02-28 01:19
          回复
            第四编:沿着《讲话》指引的方向(一九四二——一九四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什么人?如何为法?
            为什么人?工农兵及其干部。如何为法:文艺的大众化。
            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辩证关系)。
            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秧歌剧等。
            关于“主观”问题的论争:主观论是胡风等人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
            诗歌:工农兵群众诗:《赵清泰诉苦》、《东方红》、顺口溜、王启春《运输队长蒋介石》等,这些诗生动活泼,不装腔作势;
            长篇叙事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田间《赶车传》、阮章竞、张志民、艾青等;
            政治讽刺诗: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臧克家、绿原。
            诗当作人民意志的代表和人民情绪的集中体现,更突出地显示出了它的战斗的和群众的性质。在形式和语言上,专业作家也有向中国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用心学习的趋向。
            小说:
            解放区的农村面貌:赵树理、康濯、柳青、孙犁、王林等;
            减租减息与土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
            部队与战争:《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刘白羽等;
            工厂与生产:欧阳山《高干大》、草明《原动力》等;
            腐烂与新生:老舍《四世同堂》、巴金、谷柳《虾球传》等;
            烦闷与愤怒:艾芜、沙汀、路翎等。
            解放区新面貌、新主题、新人物,歌颂。国统区暴露黑暗和罪恶。
            歌剧与话剧:
            新歌剧:秧歌剧《白毛女》、“推陈出新”如《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兄妹开荒》、阮章竞《赤叶河》、魏风、刘莲池《刘胡兰》、柯仲平《无敌民兵》等;
            新话剧:林扬等《九股山的英雄》、阿英《李闯王》等;
            国统区话剧:茅盾《清明前后》、陈白尘《岁寒图》与《升官图》、夏衍《离离草》、《芳草天涯》、田汉《丽人行》等。
            百花齐放。在基本精神上,国统区作品和解放区作品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以表现人民的生活及其斗争为中心。
            报告、杂文、散文
            通讯报告:冯仲云、刘白羽、丁玲《陕北风光》、茅盾《杂谈苏联》等;
            杂文:冯雪峰、聂钳弩、默涵、朱自清、郭沫若等;
            散文游记:郭沫若、茅盾、何其芳、艾青、萧也牧等。
            这一时期的作品的形式是由它的内容决定的。无论作者所采用的是哪一种文体或形式,如果他的作品能够在革命事业中发生一定的作用,尽了文学的战斗的责任,那么,那种文体或形式就是最恰当的了。


            IP属地:江苏6楼2017-02-28 01:49
            回复
              我想问问点心哥哥是什么时候着手准备考研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2-28 23: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