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子的文章一如既往的细腻精致,再次不才简单写个评。
首先科普“吉光片羽”,“吉光片羽”一词比喻得是残存的珍贵文物。
简单的可以看做是天天;宽泛一些可以看做为国仇家恨的热忱;狭义一些可以看做两人未曾提及却一直存在的情感,是宁次心中那骑桃花马英姿飒飒的少女,也是天天眼中那鲜衣怒马英勇无匹的少年。
以夜袭起头,营造紧张氛围,兵临城下的慌张焦躁缓缓显露。
而李、天天、宁次三人的依次登场,小李用行动、天天的笑容、宁次的冷静让千万将士士气大振,以侧面反应出三人在将士心中的地位之高、威信之深。
后兵分三路,宁次嘱咐着,李抹一把泪只道一句“等我”,天天点头后那又一回头。
三人分别时刻,动作细节描写远胜语言描写,三人情深被凸显,而宁天无意间的堂皇失措,情感线微微浮现。
最后的回忆中,宁次想到的不是天天最后的那个回眸,反而是想起那初见。或许在宁次心中,天天永远是那个无拘无束威风凛凛的小师妹,本该养在深闺练一身花哨的功夫,由他和李护她一生无忧安康。
现在在将士面前在刀光剑影中逃窜,为眼前山河劳心劳力,在一群彪形大汉中浑身浴血,这样能干的天天或许是多少将士百姓心中的英雄,却也再不是他的小师妹。
在战火喧嚣的年代,那点小小的情意都是奢侈,他给不了她曾经想要的“共剪西窗烛”,可仍要护她一生安康。
联系上《木兰花令》中的天天,宁次给予的一世安康,她不仅承下,而且还给予他人,守着那人不如守着那人的城。
初见时淡漠的少年的那声“小师妹”,又有何计可消除?
回身时明媚的少女的桀然一笑,不上眉头,却只缠心头。
与子偕老又何如,山河安定又何如,有那一声和那一笑,我就足以惦念一生。
》》》
妈的我又在写些什么玩意……
TAT 和幻肢说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