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看完新闻“男子不带降落伞从7600米高空跳下”后冒出来的脑洞,自己寻思着还是有点靠谱的。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级火箭的预期着陆点挖个深坑,再填满缓冲材料,让火箭箭体下落时对着那坑一头扎进去……
优点一是不需要像逆喷射回收型猎鹰火箭那样额外携带大量燃料,只需要把箭体适当加固就OK,发射成本大幅缩减。同样也不需要长征回收型那种沉重庞大不靠谱的降落伞阵列。
优点二是主推进器的使用时间很短,避免了器件劳损,工作寿命大幅增加。
优点三是就算出岔子了也顶多把成本很低的缓冲坑损坏,不会随时可能炸平发射台。
优点四是这坑闲置时也能当做故障航空航天器的一个应急着陆点,甚至必要时能供宇航员单人突入大气层。
虽然目前的电子设备和姿态推进器还应付不来这么精确高速的轨迹运算,但长远来看却是最经济的,因为发射重量只比一次性火箭重了一点点。
最后把7600米猛男的视频贴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级火箭的预期着陆点挖个深坑,再填满缓冲材料,让火箭箭体下落时对着那坑一头扎进去……
优点一是不需要像逆喷射回收型猎鹰火箭那样额外携带大量燃料,只需要把箭体适当加固就OK,发射成本大幅缩减。同样也不需要长征回收型那种沉重庞大不靠谱的降落伞阵列。
优点二是主推进器的使用时间很短,避免了器件劳损,工作寿命大幅增加。
优点三是就算出岔子了也顶多把成本很低的缓冲坑损坏,不会随时可能炸平发射台。
优点四是这坑闲置时也能当做故障航空航天器的一个应急着陆点,甚至必要时能供宇航员单人突入大气层。
虽然目前的电子设备和姿态推进器还应付不来这么精确高速的轨迹运算,但长远来看却是最经济的,因为发射重量只比一次性火箭重了一点点。
最后把7600米猛男的视频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