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浩吧 关注:134贴子:11,015

【杂贴】乱七八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08-08-17 18:25回复
    正方:文化建 
    设对经济的发展起引导作用,能够让经济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不至于“出轨”。 

    反方: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物质的保证文化建设无异于“空中楼阁”


    4楼2008-10-24 14:35
    回复
      法律比道德更重要,因为法律是强制性限定他人什么不能做的,而道德不是。如果缺少了道德,我们只会在一些可做可不做的情况下受到损失。但如果缺少法律,我们就必然会受到损失。比如说:如果有了法律而没有道德,捡到了钱不还是可以的,那么你丢了钱就没有人还给你,但你不丢钱就不会有损失。而如果没有了法律,那么不丢钱的时候也会有人来抢你的钱,因为禁止性的内容不存在了。同样,见死不救是道德问题,你可能在不小心有危险的情况下得不到帮助。但如果你小心了,在安全的状态下你必然是安全的,但如果没有了法律,那么在你安全的状况下依然会有人来伤害你。所以,在社会安定上,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6楼2008-10-24 14:48
      回复
        我要阐述的观点是: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我的重点论述理由如下:
        1. 从适应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来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物质财富不够丰富,而道德作为社会经济的
        上层建筑,也远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换句话说,道德不可能独立发展成为维持整个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给对方辩友提个醒:到了共产主义
        社会或许这会成为可能,但那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
        2. 从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来论。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还有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从经济、政治、思想
        文化、社会生活进行着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活动。这是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此不进行有力的斗争和制裁,社会安定根本
        无法谈起。道德的阶级性却决定着它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对被统治阶级是不起任何作
        用的,取而代之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制裁

        2.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和道德都需要,但重要的是法律.它具有强制性,而这,恰恰是道德所不具备的.


        7楼2008-10-24 14:53
        回复
          一言以蔽之,法律是建立在社会道德基础之上的对社会道德的文书化和条例化。法律治国,无法是道德治国的一个延伸,是道德治国的形式之一而已。
          阁下关于阶级之说,不大容易琢磨,有什么法律可以制裁而道德却无能为力的状况的存在呢?道德和法律都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偏偏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史,锤炼出“高超”的“以德治国”的经验与手段。


          8楼2008-10-24 14:53
          回复
            1.无形的东西才能无处不在。很多时候,口水比法官的宣判更有效。
            忽然想起来,人们经常打的官司不是为争是非,而是为争面子。面子,道德管理的最主要的对象之一。

            2.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就不需要有强制性,人们就会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秩序!所以我认为应该靠道德来维持!


            9楼2008-10-24 14:55
            回复
              1:代沟产生是时代的原因,是因为孩子走在自己的时代,如果孩子错了,那么孩子是不是都应该停滞在父母的那个时代里
              2:在代沟问题里父母是主体原因,因为孩子是他们影响和教育,甚至孩子的叛逆也是他们潜意识里的错误积淀或者教育方法的缺失
              3:理解是需要教的,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理解孩子,那么孩子从何学会理解父母
              4:孩子有很大的可塑性,而父母是基本定型的,如果你塑造的东西不何你意,难道是东西错了吗
              5:孩子的叛逆和某些过于前卫的行为,有很多仅仅是希望引起更多的重视,而有很多是因为没有人平等的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选择
              6:从代沟的定义讲,生活习惯是父母塑造的,价值观念是受父母影响的,责任的主体是父母
              7:就像黄河断流,是一直主观影响生态的人类错了,总不能说是长江的水自己不听话跑了吧,同理,代沟的出现是塑造和教育孩子的父母的责任,而不是孩子自己平空创造了一种大相径廷的价值观


              11楼2008-10-24 15:00
              回复
                第一,从哲学角度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个人奋斗是内因,外部机遇是外因,因此,自身奋斗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第二,从成才的过程来看,青年首先要确定目标,从而选择方向和类型,再通过自已的个人奋斗,随着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能把握机遇,利用机遇,达到自身奋斗和外部机遇的完美结合。这正体现了自身奋斗的关键性。 

                从哲学层面上说,实践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结果,而客观条件决定主观意识。机遇是培养提高自身能力的起点,机遇是施展能力得到社会认可的转折点。成才作为人们的联系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机遇便开启了自我走向外部的 一扇门。成才以实践效果和外部评价为标准,而机遇则为其创造实践的沃土和评价主体。我们说青年成才是关键,并不是说让青年守株待兔,而是为了机遇时刻准备着 因为机遇关键我们厉兵秣马,蓄势待发;因为机遇关键我们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因为机遇关键我们积极争取,努力上进.

                 从现实层面上讲,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纷纷出台人才政策实施人才战略,其目的便是为成才创造良好的 外部机遇。当前,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的发展为青年成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发展不均衡,体制不健全以及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也极大地影响着青年的 成才。于是我们看到希望工程,春雷计划,素质教育,高校改革等一系列旨在为青年成才提供更公平更充分机遇的社会活动。青年成才是社会的问题,社会不会也不可能,对这个朝阳般可爱的群体的成才说不!


                13楼2008-10-24 15:13
                回复
                  程序发言: 
                  正方一辩: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支起来。现在,请各位给我三分钟,我将带领大家拯救地球。李白诗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说的什么,说的是唐朝的黄河,而今天的黄河呢,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工厂、家庭废水是这么样地流进孕育我们中华文化五千年的长河之中,在上游地带,滥砍滥牧导致内陆沙漠化严重,滚滚黄沙是这么样的流入黄河之中,到了下游沉积,听说黄河到了下游已经成了陆上河,已经成了悬河。据专家判断,如果这么情形再不改善的话,那么不出十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中国沿海地带,工业发达,是的,工业发达带给人们无比的进步,可是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问题,空气污染不但伤害人的呼吸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带来酸雨的危机。这么说好了,在某些特定的沿海地区,酸雨的酸正可以跟醋相提并论。酸雨不但侵害了森林,使农作物减产,更侵害了建筑物。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作调查指出:在中国300多个大城市中,有70%以上的城市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了,为什么?是因为空气太过污浊了。好,我们再把观点放到国际上来看,在中南美洲地带,人类照样砍伐热带雨林,导致种种严重的后果。如果说:很多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珍贵物种,就这么样地从地球上消失了。砍伐热带雨林,还来一种严重的后果,对人们人类有所影响的,就是温室效应。大家可能会觉得,温度如果上升一两,并没有关系,大家错了。因为,温度的上升会导致南北两极冰山的融化,而冰山的融化则会使海平面节节升高。根本联合国的调查指出,当海平面只要升高一公尺,有许多低地国家就会消失。像马歇尔群岛,如果海平面上升一公尺的话,它将有80%的土地没入水平面以下。或许,我们再不作点努力的话,那么今天我们站的这个会场里面将会变成一片汪洋。说那多么,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人类也就是作为环境的破坏者,那是毋庸置疑的。好,我们回到今天的题目来看,所谓的本是什么,我方认为所谓本是根本,根源。因为我方觉得,要做环境保护要从根源,根本来着手,才是正确的。人类既是环境的破坏者也是环境的保护者,各国元首制订了各种环境公约来保护这些环境。好,根据以上两点,第一点,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第二点,人类有能力来保护环境,因此我方认为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谢谢大家。


                  14楼2008-10-24 15:32
                  回复
                    15楼2008-10-24 15:38
                    回复
                      16楼2008-10-24 15:48
                      回复
                        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 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教育局的通知:“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但是,近几年来,少数学校对学生施行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却屡有发生,个别人甚至粗暴摧残学生,影响尤为恶劣。对于这种严重违背党的教育方针,妨碍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现象,必须坚决制止”。

                        教育局的通知,我想是不能违背的吧。

                        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既要管教管导,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这才是一个教育者应该做的。

                        而不是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



                        所以,我认为,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


                        17楼2008-10-24 15:53
                        回复
                          18楼2008-10-24 15:54
                          回复
                            19楼2008-10-24 16:01
                            回复
                              20楼2008-10-24 16: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