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笔记”的涵义,学术界看法不一。古代笔记原是指没有一定体例、信笔札录的一种文体。我们认为笔记乃随笔记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古人随笔记录,意到即书,常常“每闻一说,旋即笔记”,具有叙事纷杂的特性。从写作体例来看,宋代笔记随事札录,不拘一格,作品名称与“笔”相关的有笔记、笔录、笔说、试笔、笔谈、随笔、漫笔、余笔、笔志、笔衡等,这些名称无不体现了宋人笔记随笔记事的特性,有别于正史的严肃划一,亦别于志怪传奇的天马行空;从内容看,涉及典制、历史、文学、民俗、宗教、科技、文化等,芜杂和包罗万象乃是其最大特色。凡题材专一,体系结构紧密的专集,虽亦有逐条叙事者,则已非随笔之属,如茶经、画谱、名臣言行录、官箴等。此外,纯粹的传奇志怪小说作品,与我们界定的笔记属性相去甚远,故皆不予收录。
宋以前“笔记”无统一划分标准
中国古代目录分类中并没有笔记一说,目录学家们通常把那些随笔而记的作品归入小说家、杂家或杂说类,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如宋代著名笔记《杨文公谈苑》、《玉壶清话》、《梦溪笔谈》、《东斋纪事》、《龙川略志》,在晁公武、陈振孙的目录书中都被列入小说家。宋人笔记源流实出于古小说。《隋书·经籍志二》云“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刘知几曰“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其所从来尚矣”,对小说涵义稍稍作了修正,增加了“偏记”之说,将偏记小说的社会内涵与资史作用揭示得一清二楚。欧阳修认为“细小之事虽有可纪,非干大体,自可存之小说,不足以累正史”,视小说为存史之别体,与正史分别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宋代笔记事实上承续了汉唐以来小说的内涵而有所发展。后人评论唐代的小说多落魄失意之人为之,“子虚乌有,美而不信”,而云宋小说“则出士大夫手,非公余纂录,即林下闲谭。所述皆生平父兄师友相与谈说,或履历见闻、疑误考证,故一语一笑,想见先辈风流。其事可补正史之亡,裨掌故之阙”。又如《曲洧旧闻》、《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皆列之于小说家,内杂神怪谐谑,“多记当时祖宗盛德及诸名臣言行,而于王安石之变法、蔡京之绍述,分朋角立之故,言之尤详”,四库馆臣论云:“盖意在申明北宋一代兴衰治乱之由,深于史事有补,实非小说家流也。”宋代的史家十分重视笔记(当时所谓的小说)的价值,北宋的宋庠把偏记小说作为修订新唐书的重要史源,南宋的李焘在其名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颇多引用《湘山野录》、《杨文公谈苑》、《东斋纪事》等笔记。
宋以前“笔记”无统一划分标准
中国古代目录分类中并没有笔记一说,目录学家们通常把那些随笔而记的作品归入小说家、杂家或杂说类,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如宋代著名笔记《杨文公谈苑》、《玉壶清话》、《梦溪笔谈》、《东斋纪事》、《龙川略志》,在晁公武、陈振孙的目录书中都被列入小说家。宋人笔记源流实出于古小说。《隋书·经籍志二》云“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刘知几曰“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其所从来尚矣”,对小说涵义稍稍作了修正,增加了“偏记”之说,将偏记小说的社会内涵与资史作用揭示得一清二楚。欧阳修认为“细小之事虽有可纪,非干大体,自可存之小说,不足以累正史”,视小说为存史之别体,与正史分别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宋代笔记事实上承续了汉唐以来小说的内涵而有所发展。后人评论唐代的小说多落魄失意之人为之,“子虚乌有,美而不信”,而云宋小说“则出士大夫手,非公余纂录,即林下闲谭。所述皆生平父兄师友相与谈说,或履历见闻、疑误考证,故一语一笑,想见先辈风流。其事可补正史之亡,裨掌故之阙”。又如《曲洧旧闻》、《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皆列之于小说家,内杂神怪谐谑,“多记当时祖宗盛德及诸名臣言行,而于王安石之变法、蔡京之绍述,分朋角立之故,言之尤详”,四库馆臣论云:“盖意在申明北宋一代兴衰治乱之由,深于史事有补,实非小说家流也。”宋代的史家十分重视笔记(当时所谓的小说)的价值,北宋的宋庠把偏记小说作为修订新唐书的重要史源,南宋的李焘在其名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颇多引用《湘山野录》、《杨文公谈苑》、《东斋纪事》等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