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三月二号,上午十一点左右,在微信上得知一 了袁先生去世的消息,半晌颓然,半晌迷茫,那种感觉还清晰可见,转眼之间,已是怹的周年祭日。
这一年里,反到比怹活着的时候,听怹的评书还多。活着的时候往往不珍惜,总觉得,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听见怹再说点儿什么。可是一旦人不在了,知道再从怹的嘴里说点儿什么,已不可得,就忽然间觉得那些听了无数遍的词汇,都变得无比的珍贵,都值得怹的书迷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玩味了。
电台版三国演义是睡前必听,随之入梦;电视版三国是开心的良药,也不知道老头忽然间蹦出个什么词汇,让人菀尔,那个时候,就觉得这老头儿还在,一肚子古玩嘎咕;封神榜是工作之余解闷儿的清茶,就像听一个邻家的智慧老人在说着家常里短的神怪人生;心有块垒酒难浇的时候,听听怹的《水泊梁山》,那叫一个痛快!一个脆生!怨气顿消,推门而出,似乎可以御风而行。
也有听得太多有点儿腻的时候,于是换换人,换换书。
听了单田方先生的《三国》、听了连丽如先生的《三国》、听了姜存瑞先生的《三国》,听了后辈吴狄先生的《三国》,听不过十来天,还是换袁阔成吧。
几位先生各有所长,单田方什么都敢说,娓娓道来,生活气息浓,但是千书一面,人物都归了类,侠一个模样儿、仁君一个模样儿 、坏蛋一个模样儿,就连情节都大至相同。再加上怹的嗓音,沙哑粗厉,总有点儿要“大便干燥”的意思,这声音就带的怹书里的人物都像是从地头儿扛着锄头回来套上大车要拉粪去了,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庙堂政要,都像是老农民。
连先生据说是家传,阔如老没福听到,但这位女公子的书,零碎儿也太多了,有时候为了贫而贫,失了人物的身份。
姜先生的书,有人说特别好,我不专业,反正我不爱听,口音太浓,人物都塑造走型儿了。
小吴先生就更甭说了,有点儿“泼衣俺”,把一段书说得更“馅儿”一样,这叫一个碎。
后来又听了刘兰芳的《杨家将》、田连元的《水浒》。这两位说得挺精彩,尤其是田连元,塑造人物传神,点评的俏皮。可即便如此,他们的水平,离袁阔成,还差得太远,不说别的功夫,就说以声传意这个本事,我发现,谁都不行,(不包括我不知道的),只有袁先生。
袁先生说“旗幡招展,绣带飘扬",大纛旗被风一吹……之后是一段口技,就是风动旗幡的声音,你可以从中听出这是几级风,这旗子是什么料子,这种技巧,我还真没在其他演员嘴里听到过。所以我有一回在一个评书贴吧里看见一个人说袁先生不会口技,我差点儿乐喷了。
最妙的,是袁先生学过一队兵士光着脚在路上走的声音,这怎么学?怹愣能学出来,听着真感觉一双双的肉脚踩着田垅忽疾忽徐的前进。
更绝的,有时不是口技,就俩字,单凭着怹的气口儿、停顿、吐字,就能在你眼前活画出一幅图景来。
怹说三国七擒孟获的时候,说孟获看见诸葛亮带出来的兵将,”前后左右,边边沿沿,你用尺子量去吧“,然后突然停顿两秒,又忽然之间”咣“的一声扔出两个字字:”倍儿直!!“ 这两个字就像用赵云的青釭剑削出来的一样,让你眼前立刻出现了国旗班升旗时的队列。
这种工夫,别的评书家,真的不行,真的不行。
袁先生说的大书,任你割取哪一部分,都可以说是能独立成篇的佳品,听别人的《三国》,讲到七擒的,除了袁先生,可能就是连丽如了,别的人涉及后三国的,绝无仅有,如果把袁先生的七擒孟获单拿出来,也是一部上乘佳作,这里头有行兵、有布阵、有计谋、有攻掠、有南中的景色、有少数民族的风情、更有人情世故家常里短,穿插交错,详略相得,细致风趣,别的人难以望其项背。
你要说哪位评书大家说书最幽默,田连元先生算一位,那是东北风格的诙谐必须配上视觉效果才够足;而袁先生是京味十足的幽默,那个脑子来得太快,想得太远,话到境随,画面感就出来,让你听着听着忍俊不禁。
怹说马氏迎接被封了下大夫的姜子牙回家,”连耳朵都乐了“,你就想吧,让你明明知道这个人乐成什么样儿,可又无法用语言形容。
说魏延在阵上遇见鄂焕,看见他不是骑马,是骑牛,魏延就想,这个不错,这个骑牛,我们丞相坐车,回头用这牛把我们丞相那车套上拉着走……这话你怎么琢磨怎么可乐。
这种幽默贯穿袁先生的书,可是他不贫,不显摆,像是大菜的调味料,这个火候真是不好掌握,像我听过连先生书馆版的三国,包袱太多,笑到是笑了,失了人物的特点,还显得啰嗦。
听袁先生说《水泊梁山》,就好像在看裴艳玲的《林冲夜奔》,那个嘴皮子叫一个利落,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又俏皮又脆生,扔地上都”当儿当儿“的。能把短打书说得这么帅、这么漂亮的,真的找不出第二个。
袁先生似乎很少在书里长篇大套的”评“,但他会用春秋笔法,以不同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来评。
比如讲曹操渭水避马超,往船里一跳,跟猫一样贴着许楮的脚面,老实极啦。漫画一样评价人物贪生怕死,能曲能伸的性格。
讲刘备火烧连营,大火之中,只见刘备忽然从怀里”奔儿、奔儿、”掏出俩灵牌来:“二弟……三弟呀……,要唱哭灵牌”。这么悲情的情节,来了这么个形象描写,足见袁先生对一向好感的仁君刘备发动这样一场战争的批评。
比之袁先生的不评,我听过好几位先生对三国人物的评,怎么说呢,还不如不评,长篇大论地说,没一点新鲜的玩意儿,要么是前人牙慧,要么是吸收点新的易中天式的论调,反成画蛇添足。
开始,我听袁先生的书,总有点遗憾,那就是觉得,从袁先生的书里听出,袁先生不是个狠人,是个想以风趣儿好玩儿看生活的人,这样未免略有些“浅”。
直到那天我听到《水泊梁山》里,袁先生这么解释这个“官”字,下头一张嘴说你,不听的话,又来个嘴说你,还不听“咣”的一声给你来顶大帽子,看你老实不老实!这就是官。
何其精到!何其酸楚。
唉,说起袁老评书之妙,停也停不下来,可惜我也不专业,只是爱听怹讲,这一听,听了三十年,听到怹驾鹤西归,没有完,一定会听到,我也黄泉路近。
袁先生于我,永远未死。
谨以此胡言乱语,纪念袁先生周年祭辰。
这一年里,反到比怹活着的时候,听怹的评书还多。活着的时候往往不珍惜,总觉得,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听见怹再说点儿什么。可是一旦人不在了,知道再从怹的嘴里说点儿什么,已不可得,就忽然间觉得那些听了无数遍的词汇,都变得无比的珍贵,都值得怹的书迷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玩味了。
电台版三国演义是睡前必听,随之入梦;电视版三国是开心的良药,也不知道老头忽然间蹦出个什么词汇,让人菀尔,那个时候,就觉得这老头儿还在,一肚子古玩嘎咕;封神榜是工作之余解闷儿的清茶,就像听一个邻家的智慧老人在说着家常里短的神怪人生;心有块垒酒难浇的时候,听听怹的《水泊梁山》,那叫一个痛快!一个脆生!怨气顿消,推门而出,似乎可以御风而行。
也有听得太多有点儿腻的时候,于是换换人,换换书。
听了单田方先生的《三国》、听了连丽如先生的《三国》、听了姜存瑞先生的《三国》,听了后辈吴狄先生的《三国》,听不过十来天,还是换袁阔成吧。
几位先生各有所长,单田方什么都敢说,娓娓道来,生活气息浓,但是千书一面,人物都归了类,侠一个模样儿、仁君一个模样儿 、坏蛋一个模样儿,就连情节都大至相同。再加上怹的嗓音,沙哑粗厉,总有点儿要“大便干燥”的意思,这声音就带的怹书里的人物都像是从地头儿扛着锄头回来套上大车要拉粪去了,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庙堂政要,都像是老农民。
连先生据说是家传,阔如老没福听到,但这位女公子的书,零碎儿也太多了,有时候为了贫而贫,失了人物的身份。
姜先生的书,有人说特别好,我不专业,反正我不爱听,口音太浓,人物都塑造走型儿了。
小吴先生就更甭说了,有点儿“泼衣俺”,把一段书说得更“馅儿”一样,这叫一个碎。
后来又听了刘兰芳的《杨家将》、田连元的《水浒》。这两位说得挺精彩,尤其是田连元,塑造人物传神,点评的俏皮。可即便如此,他们的水平,离袁阔成,还差得太远,不说别的功夫,就说以声传意这个本事,我发现,谁都不行,(不包括我不知道的),只有袁先生。
袁先生说“旗幡招展,绣带飘扬",大纛旗被风一吹……之后是一段口技,就是风动旗幡的声音,你可以从中听出这是几级风,这旗子是什么料子,这种技巧,我还真没在其他演员嘴里听到过。所以我有一回在一个评书贴吧里看见一个人说袁先生不会口技,我差点儿乐喷了。
最妙的,是袁先生学过一队兵士光着脚在路上走的声音,这怎么学?怹愣能学出来,听着真感觉一双双的肉脚踩着田垅忽疾忽徐的前进。
更绝的,有时不是口技,就俩字,单凭着怹的气口儿、停顿、吐字,就能在你眼前活画出一幅图景来。
怹说三国七擒孟获的时候,说孟获看见诸葛亮带出来的兵将,”前后左右,边边沿沿,你用尺子量去吧“,然后突然停顿两秒,又忽然之间”咣“的一声扔出两个字字:”倍儿直!!“ 这两个字就像用赵云的青釭剑削出来的一样,让你眼前立刻出现了国旗班升旗时的队列。
这种工夫,别的评书家,真的不行,真的不行。
袁先生说的大书,任你割取哪一部分,都可以说是能独立成篇的佳品,听别人的《三国》,讲到七擒的,除了袁先生,可能就是连丽如了,别的人涉及后三国的,绝无仅有,如果把袁先生的七擒孟获单拿出来,也是一部上乘佳作,这里头有行兵、有布阵、有计谋、有攻掠、有南中的景色、有少数民族的风情、更有人情世故家常里短,穿插交错,详略相得,细致风趣,别的人难以望其项背。
你要说哪位评书大家说书最幽默,田连元先生算一位,那是东北风格的诙谐必须配上视觉效果才够足;而袁先生是京味十足的幽默,那个脑子来得太快,想得太远,话到境随,画面感就出来,让你听着听着忍俊不禁。
怹说马氏迎接被封了下大夫的姜子牙回家,”连耳朵都乐了“,你就想吧,让你明明知道这个人乐成什么样儿,可又无法用语言形容。
说魏延在阵上遇见鄂焕,看见他不是骑马,是骑牛,魏延就想,这个不错,这个骑牛,我们丞相坐车,回头用这牛把我们丞相那车套上拉着走……这话你怎么琢磨怎么可乐。
这种幽默贯穿袁先生的书,可是他不贫,不显摆,像是大菜的调味料,这个火候真是不好掌握,像我听过连先生书馆版的三国,包袱太多,笑到是笑了,失了人物的特点,还显得啰嗦。
听袁先生说《水泊梁山》,就好像在看裴艳玲的《林冲夜奔》,那个嘴皮子叫一个利落,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又俏皮又脆生,扔地上都”当儿当儿“的。能把短打书说得这么帅、这么漂亮的,真的找不出第二个。
袁先生似乎很少在书里长篇大套的”评“,但他会用春秋笔法,以不同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来评。
比如讲曹操渭水避马超,往船里一跳,跟猫一样贴着许楮的脚面,老实极啦。漫画一样评价人物贪生怕死,能曲能伸的性格。
讲刘备火烧连营,大火之中,只见刘备忽然从怀里”奔儿、奔儿、”掏出俩灵牌来:“二弟……三弟呀……,要唱哭灵牌”。这么悲情的情节,来了这么个形象描写,足见袁先生对一向好感的仁君刘备发动这样一场战争的批评。
比之袁先生的不评,我听过好几位先生对三国人物的评,怎么说呢,还不如不评,长篇大论地说,没一点新鲜的玩意儿,要么是前人牙慧,要么是吸收点新的易中天式的论调,反成画蛇添足。
开始,我听袁先生的书,总有点遗憾,那就是觉得,从袁先生的书里听出,袁先生不是个狠人,是个想以风趣儿好玩儿看生活的人,这样未免略有些“浅”。
直到那天我听到《水泊梁山》里,袁先生这么解释这个“官”字,下头一张嘴说你,不听的话,又来个嘴说你,还不听“咣”的一声给你来顶大帽子,看你老实不老实!这就是官。
何其精到!何其酸楚。
唉,说起袁老评书之妙,停也停不下来,可惜我也不专业,只是爱听怹讲,这一听,听了三十年,听到怹驾鹤西归,没有完,一定会听到,我也黄泉路近。
袁先生于我,永远未死。
谨以此胡言乱语,纪念袁先生周年祭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