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吧 关注:12,098贴子:15,613

火山吧。这个地方比较安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只爱家乡大连5 @极光vovo


IP属地:美国1楼2015-08-10 03:15回复
    核战这些我不懂,我就随便了解了一下。

    这个图来看,似乎核弹试验峰期对应了降温峰期?升温从20世纪初期左右开始,二战结束后温度波动非常大但是上升趋势停止了……直到上世纪70年代左右吧。是否和核试验相关呢?Eschenbach当初看到这个图后不认同提出了几个反对观点:
    1)他认为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温度变化曲线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停滞”时期南半球温度下降而北半球温度上升
    2)另一个就是两个半球之间的相对温度变化一直直到上世纪60年代后才出现。所以这个“停滞”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他说的没错但是我怎么看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它们虽然变化时间不同,但是这个上升趋势是明显停止了的。我还有另一张图,从1770年到今天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曲线

    这个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曲线确实证实了在二战结束后到上世纪70年代之间,温度上升趋势停滞了。这和全球核试验高峰期是相对应的……


    IP属地:美国2楼2015-08-10 04:27
    回复
      另外我收集到了一张图
      全球陆地—海洋温度指数
      45年到75年之间的明显温度上升停滞了……这已经成为了不可否认的。


      IP属地:美国3楼2015-08-10 04:31
      收起回复
        关于格陵兰岛或南极一边的冰芯研究,我没有找到任何专门研究冰芯内碳沉积通量的论文,不过我估计也没有吧。好了现在再来谈谈那5Tg碳的数据来源吧。Atmospheric effects and societal consequences of regional scalenuclear conflicts and acts of individual nuclear terrorism。是通过这个方程式计算的

        这个漂亮的“求和符号”看得我心头一紧……


        IP属地:美国4楼2015-08-10 04:40
        回复
          Me是总烟尘排放质量;j是爆炸和火灾区域的网格单位;Pj网格单位内的人口密度……符号太多了我直接截图吧


          IP属地:美国5楼2015-08-10 04:46
          收起回复
            然后呢整个计算是基于15kt的小型核弹,打击面积13km²。这个假设是对城市的核打击(不是假设的对军事要塞)。还有一个蘑菇云高度是否能达到平流层的问题,这与最基本爆炸动力或爆炸当量没有任何关系了,完全是对流柱作用而不是气冲柱。许多山火的羽高度也接近了平流层下部,它们都是对流柱;和所谓的爆炸当量或初始动能没有关系的。


            IP属地:美国6楼2015-08-10 05:21
            收起回复
              回到刚才那个公式上。有几个符号似乎没有在截图里面






              IP属地:美国7楼2015-08-10 06:03
              回复
                烟和碳的排放因子



                IP属地:美国8楼2015-08-10 06:07
                回复
                  详细情况去那篇论文里面看吧。这里只发个结果

                  在不同国家各个城市投放50个15kt核弹造成升起的烟从0.85~5.22Tg,平均为2.17Tg。但是单个核弹投放后的烟没有一场森林大火大(Canadian火灾产生了0.45Tg黑烟的),但是发生一起核大战的情况下产生的总黑烟质量可能从1~5Tg。


                  IP属地:美国9楼2015-08-10 07:36
                  收起回复
                    楼主的资料不错,感觉我可能低估了核战争爆发后烟尘碳微粒对气候的影响,有时间得好好看看


                    IP属地:辽宁13楼2015-08-10 20:50
                    回复
                      这里有个疑问,关于15Kt小当量核武器造成的13Km^2的打击面积上的广泛火灾。20Kt的当量的核武器,冲击波超压0.3倍大气压(对应着对人造成轻度伤害)半径大概2公里,
                      冲击波超压0.9倍(大气压对应着对人造成很重的伤害)半径就不到1公里了
                      当然,0.3倍大气压的超压可能不会导致人体重伤或者死亡,但是其带来的狂风可能摧毁很多不结实的建筑物,所以论文里15Kt小当量核武器造成13Km^2的打击面积也差不多,可是就算是1.2倍大气压的超压冲击波也难以导致可燃物的大规模燃烧,那就更不能导致微米级别的碳气溶胶的形成了,这个可以参考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15Kt真正的造成大规模火灾的范围其实不大,只是冲击波严重破坏和光辐射破坏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绝大部分人都会死亡,除非在四大流氓的防核堡垒下呆着。


                      IP属地:辽宁14楼2015-08-10 21:01
                      收起回复
                        关于15kt火灾面积问题,是引用的广岛火灾面积13km²。而广岛火灾面积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值

                        ————————————————————————————————————————————

                        这一篇上世纪80年代的论文是认为的火灾面积达到了11km²和全部摧毁半径达到了1.6km。而11km²和13km的半径都差不多是1.9-2.0km,出入也不大。所以摧毁面积和火灾面积基本是没有啥异议的了……


                        IP属地:美国15楼2015-08-11 02:26
                        收起回复

                          这个PDO的说法的的确是非常符合事实。但是科学家考虑过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且科学家很早以前就已经讨论过了。

                          这篇文章就是说利用“陆地/海洋气候模型”模拟1765~1997年的气候变化原因,模拟这些降温和升温到底是太阳活动、人类活动还是火山活动等等……。他们的模型指出20世纪的全部变暖几乎是由人类活动,

                          但是非常奇怪的一点是,当他们对比了历史气温记录后发现了1944~1976年有一段不该有的气候冷却……而那一段时间在模型上是显示了人类活动而增温

                          对此,他们的解释不是POD而是AOD。


                          IP属地:美国16楼2015-08-11 03:43
                          回复
                            AMD是北大西洋数十年涛动(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他提到1944~1976的意外降温是AMD,但是没有讲原因为什么不是PDO而是只写了一个参考来源……我这人比较怪的是你要么就写全不要写一半搞得我“为什么”都不知道。我就顺着他给出的来源查到了Schlesinger在1994年的论文






                            IP属地:美国17楼2015-08-11 04:27
                            回复
                              差点忘了把标题补上

                              另外再补上几张东太平洋和北太平洋的温度曲线



                              IP属地:美国18楼2015-08-11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