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3日,北京,最高日温32度,下面是今天早上9点的实测温度
话说很多小伙伴可能都记得,这颗是4月18日花市捡漏来的有虫害的苗,到家当天就换盆了,因为介壳虫实在太多,连水苔里都有。照片看着挺干净,叶子后面,花后面藏着一堆介壳虫呢。
后来那花剑上的几个花苞都开了,刚开的时候颜色偏黄一点(靠下面那朵)
后来发现大部分花的背面都是蚧壳虫,开始剪花,不认识蚧壳虫的小伙伴可以认识一下,哈哈。
专门挑了个虫少但个大的来拍照,看得清楚也不会太恶心
剪着剪着,发现没有成虫的花后面有很多卵,实在忍不下去了,五一的时候两个花梗都剪掉,没有拍照片,太丑,不忍直视。
后来就没再理她了,时而去看一下有没有蚧壳虫在吃叶子,结果还真的又孵出来一批新蚧壳虫了,直接杀死,叶子后面成片的蚧壳虫太恶心,没有拍照片。
上周末,5月16日左右,发现长新叶子了,拔开椰壳发现了新根,茎的基部还有个不知名的绿点,当时觉得是根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都30度了,而且刚剪了2个梗,出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神奇就这样发生了,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是花梗(如果我没有判断错,如果那不是其他什小苗苗、叶芽之类的,反正那不是根),今年秋天就有花看了,哈哈哈。
新根和新叶子和花梗一起长起来了
现在只有3片叶子,本来有4片,买的时候为了砍价,努力损苗,和老板说你这叶子都黄了,得便宜卖啊。结果小姑娘用手就把下面那片发黄的叶子直接揪掉了......下手真心狠啊,就和扒皮似的
话说5月12号后,北京的日温基本就是28-32度,新根、新叶子和花梗都是12号以后长出来的。
4月18日-5月11日间,日温大约是22-30度,基本是25、26度左右,所以出花梗前的20天左右的日温是25、26度左右,因为在室内,夜温不会很低,一般能比日间最高温低5度吧,所以夜温基本也不会低于20度。
结论有3:
1. 如果那是花梗,即证明了一些论文里的说法,不同品种的蝴蝶兰要求的低温刺激范围不一样,不能一刀切,一概而论。文章曾提到过有少数品种可以在25-30度间出花梗。所以个人认为,所谓的低温是“相对低温”,不是绝对低温,对于单个品种来讲,低温是相对于该品种营养生长期的高温来讲的。
2. 如果那是花梗,即证明不同品种出花梗前需要的低温刺激时间也不一样长,这颗出梗前的相对低温时间不超过30天。论文曾提到低温刺激时间一般是35-50天不等。
3. 如果那是花梗,即证明不是所有蝴蝶兰的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都泾渭分明,虽然很多论文里都说到蝴蝶兰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界线明显,会相互抑制。从这颗来看,两个阶段没有相互抑制的,是同时发生的。从前看到过有些花友的原生品种出现过新叶、新根和花梗一起长,但家里的普通杂交品种基本是长梗阶段不长叶子,出梗前叶子就停止生长了。但开花阶段能看到长根,而长叶子的现象鲜少出现(虽然也有)。所以家里的杂交品种是基本符合论文所述的,两个阶段相互抑制。所以,这里有两个疑问,不知道原生品种的两个阶段是否不相互抑制,是不是原生品种可以在比较高的温度下抽梗。
为什么有上面的疑问,是因为这颗在花市比较少见,和常见的白色品种的花型长得不大一样,而且花梗很柔软,分支很多,花量很大。看了下原生品种,看着和史塔基的花型有点像,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后代,不知道是不是杂交次数比较少的杂交品种,所以花型和花梗特征和原生种比较接近。欢迎有原生品种的花友来帮我解答一下我上面的疑问。
下面让大家看一条神奇的气生根,长成这样,我也是醉了,哈哈哈
一些小伙伴可能还记得,上个月我从大王那里得到3颗奖品苗,两颗已经出梗了,1个月以后,花苞长出来了。让大家看一下,开了我来晒,哈哈哈。@wdhai86
成熟苗 绿熊的花苞
未成熟苗 枫叶的花苞
话说很多小伙伴可能都记得,这颗是4月18日花市捡漏来的有虫害的苗,到家当天就换盆了,因为介壳虫实在太多,连水苔里都有。照片看着挺干净,叶子后面,花后面藏着一堆介壳虫呢。
后来那花剑上的几个花苞都开了,刚开的时候颜色偏黄一点(靠下面那朵)
后来发现大部分花的背面都是蚧壳虫,开始剪花,不认识蚧壳虫的小伙伴可以认识一下,哈哈。
专门挑了个虫少但个大的来拍照,看得清楚也不会太恶心
剪着剪着,发现没有成虫的花后面有很多卵,实在忍不下去了,五一的时候两个花梗都剪掉,没有拍照片,太丑,不忍直视。
后来就没再理她了,时而去看一下有没有蚧壳虫在吃叶子,结果还真的又孵出来一批新蚧壳虫了,直接杀死,叶子后面成片的蚧壳虫太恶心,没有拍照片。
上周末,5月16日左右,发现长新叶子了,拔开椰壳发现了新根,茎的基部还有个不知名的绿点,当时觉得是根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都30度了,而且刚剪了2个梗,出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神奇就这样发生了,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是花梗(如果我没有判断错,如果那不是其他什小苗苗、叶芽之类的,反正那不是根),今年秋天就有花看了,哈哈哈。
新根和新叶子和花梗一起长起来了
现在只有3片叶子,本来有4片,买的时候为了砍价,努力损苗,和老板说你这叶子都黄了,得便宜卖啊。结果小姑娘用手就把下面那片发黄的叶子直接揪掉了......下手真心狠啊,就和扒皮似的
话说5月12号后,北京的日温基本就是28-32度,新根、新叶子和花梗都是12号以后长出来的。
4月18日-5月11日间,日温大约是22-30度,基本是25、26度左右,所以出花梗前的20天左右的日温是25、26度左右,因为在室内,夜温不会很低,一般能比日间最高温低5度吧,所以夜温基本也不会低于20度。
结论有3:
1. 如果那是花梗,即证明了一些论文里的说法,不同品种的蝴蝶兰要求的低温刺激范围不一样,不能一刀切,一概而论。文章曾提到过有少数品种可以在25-30度间出花梗。所以个人认为,所谓的低温是“相对低温”,不是绝对低温,对于单个品种来讲,低温是相对于该品种营养生长期的高温来讲的。
2. 如果那是花梗,即证明不同品种出花梗前需要的低温刺激时间也不一样长,这颗出梗前的相对低温时间不超过30天。论文曾提到低温刺激时间一般是35-50天不等。
3. 如果那是花梗,即证明不是所有蝴蝶兰的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都泾渭分明,虽然很多论文里都说到蝴蝶兰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界线明显,会相互抑制。从这颗来看,两个阶段没有相互抑制的,是同时发生的。从前看到过有些花友的原生品种出现过新叶、新根和花梗一起长,但家里的普通杂交品种基本是长梗阶段不长叶子,出梗前叶子就停止生长了。但开花阶段能看到长根,而长叶子的现象鲜少出现(虽然也有)。所以家里的杂交品种是基本符合论文所述的,两个阶段相互抑制。所以,这里有两个疑问,不知道原生品种的两个阶段是否不相互抑制,是不是原生品种可以在比较高的温度下抽梗。
为什么有上面的疑问,是因为这颗在花市比较少见,和常见的白色品种的花型长得不大一样,而且花梗很柔软,分支很多,花量很大。看了下原生品种,看着和史塔基的花型有点像,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后代,不知道是不是杂交次数比较少的杂交品种,所以花型和花梗特征和原生种比较接近。欢迎有原生品种的花友来帮我解答一下我上面的疑问。
下面让大家看一条神奇的气生根,长成这样,我也是醉了,哈哈哈
一些小伙伴可能还记得,上个月我从大王那里得到3颗奖品苗,两颗已经出梗了,1个月以后,花苞长出来了。让大家看一下,开了我来晒,哈哈哈。@wdhai86
成熟苗 绿熊的花苞
未成熟苗 枫叶的花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