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狂渺卿吧 关注:13贴子:187

【转帖】日本战国制国简介+分郡图+位置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惯例一楼空


1楼2015-02-14 04:02回复
    相模:
    特点:经济和文化水准高。
    石高:19.4万石
    分郡:足上、足下、余绫、大住、爱甲、高座、镰仓、御浦
    主要特产名物:野萝卜、烟草、炭薪、竹、鲇鱼
    代表风土:江之岛、大山诣、游行寺、鹤冈八幡宫、七里浜、芦之湖、箱根七汤、寒川神社
    主要势力:北条氏
    梗概:由东到北与武藏接壤,西北与甲斐,西与骏河,南与伊豆分别接壤。通过三浦半岛和浦贺水道与上总和安房隔海相望。
    国内被分成了有着关东平野的东部和关东山地的西部。西部有着足柄山和箱根山,是东海道一道天险。三浦半岛根部镰仓作为镰仓幕府的中心,经济,文化,政治都比较发达,到了室町时期,一样非常重视,设立了镰仓公方,鼎盛时期统率了关东十国。战国期镰仓公方大幅衰退,北条氏展开了关东制霸,相模的小田原成了关东经略的中心。作为东国和西国在东海道的要地,并且有武田,今川等大名在北,西的存在,应凭借丹泽和箱根天险,加以防备。
    1495年北条早云进驻小田原以来,逐步开始相模领国化,1515年统一了相模,从小田原城的整备开始,这里成为了北条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二代氏纲开始逐渐在关东南部扩展领土,并在三浦半岛突出部的三崎城作为水军根据地,确保相模滩的制海权。三代氏康击破了山内,扇谷上杉两家,吞并了武藏,并与今川,武田结盟,更加巩固领国统治。
    1561年,上杉谦信继承了关东管领之名,并掌握了关东武士团,大军攻击小田原。但氏康笼城小田原,对抗谦信的包围。谦信只好解围而去,在鹤冈八幡宫举办继任仪式后撤退。之后,很多之前从属于上杉的关东武士团,再次臣从到了北条家。之后北条家筑起了更加坚固的支配体制,与上杉,武田等大名对抗。
    直到1590年,五代北条氏直因与真田家争夺在上野的沼田领,因此使丰臣秀吉得到了出兵的理由。集结全国兵力的秀吉包围小田原城,氏直开城投降,北条家的百年统治结束。之后,相模处于德川家康的支配下,重臣大久保忠世获得小田原4万石,此外还有一些小藩和幕府直辖地。因大久保氏后来失势,阿部氏,稻叶氏进入小田原,一直存续。
    分郡图:

    位置图:


    12楼2015-02-14 04:10
    回复
      伊豆:
      特点:国境由高山包围,易守难攻。生产力低下。
      石高:7万石
      分郡:田方、那贺、贺茂
      主要特产名物:生姜、纸、山葵、酒
      代表风土:三岛大社、热海温泉、伊豆山权现、天城山、箱根宿、三岛囃子
      主要势力:北条氏
      梗概:北与相模,东北与骏河接壤的占据伊豆半岛的东海道之国。含有了大岛,利岛,新岛,式根岛,三宅岛,八丈岛等诸岛。自古以来就是罪人的流放地。伊豆半岛中央部有很多温泉,气候温暖。
      战国时代的伊豆是接近北条,今川,武田的接壤地区,有必要加强防卫。可以利用山地地形,是易守难攻的地区。自从1491年北条早云制霸伊豆后,凭借卓越的政治手段统治领民和在地领土,保持了伊豆一国的平稳,1491年,北条早云灭掉了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子茶茶丸之后,伊豆国纳入了北条支配下。在早云支配时,筑起了韭山城,在本城移动到小田原后,此城作为小田原的支城存在。战国时的伊豆国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一直在北条氏的支配下保持安定,直到1588年为了防备秀吉的入侵,才开始加强防御。韭山城配置了北条氏规,山中城配置了重臣松田氏,筑起的下田城派重臣清水氏守备,防止丰臣军从水路进攻。但小田原陷落后,伊豆便在家康支配下。韭山城配置了内藤信成,下田城配置了户田博次,对伊豆进行统治。关原战后,伊豆纳入了幕府直辖范围,并在三岛设立了江川氏为代官。
      分郡图:

      位置图:


      13楼2015-02-14 04:10
      回复
        武藏:
        特点:平原广阔,适合农业和畜牧业。
        石高:66.7万石
        分郡:久良、都筑、多磨、橘树、荏原、丰岛、足立、新座、入间、高丽、比企、横见、崎玉、大里、男衾、幡罗、榛沢、那珂、儿玉、贺美、秩父
        主要特产名物:真桑瓜、葱、海苔、今户烧、荞麦、江户染
        代表风土:、隅田川、浅草、冰川神社、熊谷寺、八百善、吉原、两国花火、江户三座、金泽八景、武甲山、武藏野
        主要势力:成田氏,太田氏
        梗概:占有关东平野大部分的关东之国。东以江户川与下总接壤,东北短距离与下野接壤。利根川为北部与上野的边界,西北以甲武信岳与信浓相邻。西以秩父山地和关东山地一直延续到甲斐,西南通过多摩丘陵与相模接壤。古代为东山道一国,后变成大和朝廷东北经略之国,变成了东北和关东之间的重要地域。
        国内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由于广阔的关东平原,自古以来农业畜牧业发达,平安时代的庄园归豪门所有,后在地武士团势力扩大,平安末期到室町时期出现了横山,猪俣,儿玉,丹,西,私市,村山党之称的武藏七党割据的局面。平安末期作为平家知行国,坂东八平氏中的秩父氏为国内最大势力,镰仓幕府建立后处于源赖朝的支配之下。
        之后新田义贞率领打倒镰仓幕府的武士团中,武藏武士多有从者。室町幕府建立后,属于关东管领的支配下。到战国期管领山杉氏支配衰弱,相模的后北条氏趁机将武藏纳入自己的版图。由于相模入侵武藏的北条氏在河越夜战中击破扇谷上杉氏,1552年,追放了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为关东管领支配武藏的历史画上了休止符。
        1561年,山内上杉宪政将管领职务让与上杉谦信,为了从北条氏手中取得关东,他14次关东出阵,多次入侵武藏等地,严重阻碍了北条氏的发展。但北条氏康也夺取了亲上杉方太田资正的松山,岩规等城,慢慢扩张势力,同时筑造了国人和地侍等支配体制。氏康将江户城给予重臣远山直纲,泷山城给予次子氏照,钵形城给予三子氏邦,岩规城给予孙子氏房等一族。重臣支配的武藏,成为关东制霸的最重要据点。
        1568年,武田信玄攻击今川家,与今川家同盟的北条氏开始与武田氏敌对,信玄因此也开始出兵关东。受到信玄威胁的氏康,与宿敌上杉谦信议和,一起对抗信玄。1569年,信玄大军入侵武藏,攻略钵形城,逼近小田原。但氏康1571年死后,武田与北条再次达成和睦。之后,北条氏再次安定地支配了武藏。直到1590年丰臣秀吉讨伐小田原,丰臣军上杉景胜和前田利家由上野,下野入侵武藏,攻略松山,忍,岩规,钵形,江户,八王子等诸城。北条灭亡后,德川家康移封关八州,进入了江户城,并着手开发城下。家康1592年开始整备江户城,幕府成立后作为将军的居城。
        分郡图:

        位置图:


        15楼2015-02-14 04:12
        回复
          飞騨:
          特点:技术工人众多,山林资源丰富。土地贫瘠,生产力很低下。
          石高:3.8万石
          分郡:大野、益田、荒城
          主要特产名物:绵、木材、银、铜、鳟鱼、熊
          代表风土:笼渡、白川乡、水无神社、乘鞍岳、高山祭、温泉乡、位山
          主要势力:三木氏,江马氏,内内岛氏
          梗概:周围都是高山的东山道之国,东是飞騨山脉和乘鞍岳,御岳山等与信浓的国境;西边的两白山地是与加贺,越前的国境;北面的飞騨高地以北是越中,南边的鹫岳和飞騨川是与美浓的交界。
          周围是山岳地带,中间是飞騨高地,是典型的高山内陆国。自古以来粮食产量很少,但是因为森林覆盖率高,林业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偏远之地,是大和朝廷时贬官和犯人的主要流放地。
          因为山林丰富,木工工匠很多,因此在律令制时期免除了工匠的租税,征调其去建造宫殿等,从事这些工作的工匠被称为飞騨工。在苛刻的劳动条件下仍建造出很多华丽的宫殿,因为成为了名工的代名词。因为提供筑城的木材资源,该国因战略资源生产国而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可将木材以水运沿飞騨川南下,运输到美浓,发往各国。除了沿飞騨川至美浓和沿庄川,宫川至越中,与其他国间都有高山的阻隔,不可能频繁通交。
          国内守护京极氏的被官三木氏逐步扩大势力,后打倒主家势力支配了南飞騨,后继承了飞騨名家姊小路家名,与连接武田家的另一豪族江马氏争霸。1544年,守护京极家的势力被灭,形成了守护代三木,国司姊小路,国人江马氏等争霸的局面。1556年,姊小路氏被江马家所灭,国内进入三木和江马对峙的时代。另一方面,上杉和武田势力已经渗透到飞騨,三木氏连结上杉,江马便与武田家交好。1558年,三木良赖受领了朝廷从五位飞騨守的官位,次年令子自纲继承已经灭亡的姊小路家,1562年改名姊小路赖纲,继任飞騨国司。同时娶美浓斋藤道三之女为妻,加强了与美浓的关系。1564年,美浓受到武田家骚扰,同时影响到飞騨,姊小路赖纲趁机在飞騨继续扩展势力,并与织田信长接近。
          飞騨在织田,武田,上杉的争霸中,其他豪族势力逐渐衰退,至1582年本能寺之变后,赖纲开始着手统一飞騨。另一方面,江马时盛之子辉盛也卷入了武田与上杉的纷争,最后支持上杉的辉盛打倒父亲坐上当主宝座。强硬性格的辉盛在本能寺事变后,意图与姊小路赖纲一决胜负。倾全力攻击姊小路赖纲,被赖纲击败。赖纲击败宿敌,统一了飞騨大部分领地。但在信长死后,赖纲支持柴田胜家一方,因为受到丰臣秀吉的讨伐。1585年,秀吉令金森长近和可重父子攻击赖纲居城高堂城并落城,赖纲投降。飞騨处于了金森家支配下。同时趁三木国纲反叛之际,长近扫灭飞騨国内所有的敌对旧势力。1586年,长近正式受封飞騨一国,确立了对国内的统治。1692年金森氏移封,幕府在高山阵屋设立了飞騨代官进行统治。
          分郡图:欠
          位置图:


          16楼2015-02-14 04:12
          回复
            骏河:
            特点:港湾丰富,国内文化程度高。平原地区不多,生产力不高。
            石高:15万石
            分郡:志多、益头、有度、安倍、卢原、富士、骏河
            主要特产名物:茶、鲇鱼、真桑瓜、松茸、蜜桔、漆器、安倍川饼
            代表风土:富士山、浮岛原、鸢之细路、三保松原、田子浦、宝永山、久能山
            主要势力:今川氏
            梗概:在与关东国境的东海道国家。东边以箱根山连结相模,清水的东方与伊豆国相连。西边的大井川是与远江的边界,北面通过身延山地,天子山地,富士山,赤石山脉等与甲斐和信浓相接。同时可通过南面骏河湾的海陆至远江和伊豆。
            国内大部分是山地,只有狩野川,富士川,安倍川,大井川等河流河口附近有些平原。河口港湾众多,渔业和海运业发达。国内在镰仓时代为北条氏支配下,南北朝以后处于今川氏支配,长期处于安定状态。到战国时代,很多从京都下向避难的公家和僧侣,都来到骏河,促进了此地的文化发展。自从镰仓时代日莲布教以来,富士川周边日莲宗隆盛,以古代的灵峰富士山为神体的富士信仰深入人心。
            在国土防卫方面,除了远江外,与各国均有高山阻隔,而与远江交界的湍急的大井川也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国内守护今川氏致力于维持领内平定,在国内实行检地,以寄子寄亲制统治家臣团,筑起了坚固的战国大名支配体制。义元时代又将远江和三河纳入版图,同时与北条和武田联盟,开始入侵尾张。
            室町时期的骏河,远江守护今川氏数次度过了内纷的危机,确立了战国大名的支配体制。1536年,与兄玄广惠探争夺家督之位的今川义元获胜,将国人众组织化,整备国内,在太原雪斋的辅佐下,将三河和尾张的一部纳入版图。而领内不断有公家来访,骏河文化开花结果,随着甲相骏三国同盟的成立,义元消除后顾之忧,开始再次扩大领地。但是1560年的桶狭间之战义元被织田信长讨取,继承人氏真能力低下,包括松平元康在内的家臣团相继背叛。到了1568年,武田信玄入侵骏河,同时德川家康入侵远江,不断逃往的今川氏真最终屈服,骏河守护名门今川家灭亡。之后,武田和德川从东西两方蚕食今川家旧领。
            1573年,信玄急死,继承人胜赖在1575年的长筱之战大败,1582年武田家灭亡。信长承认了家康领有三河,骏河,远江,骏河至此处于了德川家康支配下。家康于1586年将居城由远江浜松移到了骏府城,以后骏府变成了领国经营的中心,得到了大发展。1590年,小田原北条家灭亡后,家康转封关东,后丰臣家臣中村一氏入主骏府。1600年关原合战获胜的德川家康将一氏移封到伯耆米子,骏河成为了幕府的重要据点,幕府直辖地,旗本知行地,谱代大名小藩等。1607年骏府作为家康隐居地进行扩建,1616年家康死后,作为大御所政治的德川政权的政厅。家康死后十男赖宣进入骏府,1619年转封和歌山,1625年家光之弟骏河大纳言忠长以骏府为居城,1631年忠长强行被家光命令隐居。骏府变成了幕府直辖领,在骏府城代的管理下。
            分郡图:

            位置图:


            17楼2015-02-14 04:13
            回复
              远江:
              特点:国内长期在今川统治下,国情安定。天龙川经常泛滥,损失巨大。
              石高:25.5万石
              分郡:敷智、丰田、引佐、麁玉、长上、长下、磐田、山香、周智、山名、佐野、城饲、蓁原
              主要特产名物:鳗鱼、蜜桔、茶、茜、万年青
              代表风土:小夜中山、浜名湖、金谷茶、天龙川、“风筝合战”、新居关所、小国神社、御前崎
              主要势力:今川氏
              梗概:面向远州滩的东海道之国。东以大井川与骏河相接,西边的浜名湖以西是三河,北面的赤石山脉和伊那山地是与信浓的交界。北部到中部是山地地形,南部的海岸线周围是广阔的平原。天龙川由中央地带南北穿过,虽然经常泛滥导致水灾,但周围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同时,以浜名湖中心,是渔业发达的地区。
              远江作为东海道要冲自古受到重视,16世纪时期由今川氏领国化。国内井伊,朝比奈,饭尾等国人从属于今川氏,国内政局长期安定。北部有山地与信浓相连,形成了天然屏障。但与三河和骏河的交界应加强军备。1536年在家督争夺战中胜利的今川氏亲之子义元,以骏河骏府为据点,开始逐步将国人众组织化,整备领国,扩大势力。最终,义元通过卓越的才能,成为了骏远三三国太守,君临东海道。义元在领国内配置了支城群,筑造强力的防卫体制。委以远江国内的挂川城的朝比奈,高天神的福岛,犬居的天野,引马的饭尾,二俣的松井,井伊谷的井伊等诸氏对远江进行统治。
              义元1560年战死后,包括德川家康在内的很多家臣相继背叛今川家。特别是与织田信长同盟的德川家康,将今川势力彻底驱逐出三河。后武田与德川都开始进行远江的攻略,更多的家臣,如井伊谷的井伊氏,都背叛了今川家。1568年,撕毁盟约的武田信玄入侵骏河,氏真被迫逃往远江挂川城,而该城收到德川家康的攻击头降服,战国大名今川家灭亡。
              入手远江的德川家康将居城由三河冈崎移到远江浜松,开始一边致力于领国经营,一边协助盟友信长进行天下统一的战斗。但是到了1572年,武田信玄的大军开始西上,三万武田君由信州伊那口沿天龙川进入了远江,开始攻略二俣城。家康集结兵力与武田军在三方原决战,惨败后退回浜松。但很快信玄病死,继承人胜赖于1574年夺取了重镇高天神城,次年进军三河,但在长筱惨败,元气大伤。之后,远江还持续着德川与武田争霸的局面,直到1581年,家康夺回高天神城,才将武田势力彻底清除出远江。
              1582年,武田家灭亡,信长确认家康领有三河,远江,骏河三国。秀吉在征伐小田原后,家康转封关东,浜松由堀尾吉晴,挂川由山内一丰等丰臣系大名入国。关原战后,家康成为中央政权的主导,吉晴和一丰分别转封出云和土佐,远江封给了十子赖宣,之后又有了松平忠赖的浜松,松平定胜的挂川,大须贺忠政的横须贺诸藩,来统治这东海道的要冲。
              分郡图:

              位置图:


              19楼2015-02-14 04:14
              回复
                三河:
                特点:三河武士战斗力强大。
                石高:29万石
                分郡:碧海、贺茂、额田、幡豆、宝饭、设乐、八名、渥美、浜名
                主要特产名物:菱角、海鼠、海苔、味增
                代表风土:凤来寺山、矢引桥、松并木、池鲤鲋马市、奥三河花祭、大桥屋、岩谷观音、石卷山
                主要势力:松平氏,吉良氏
                梗概:面向三河湾的东海道之国。北边的三河高地是与美浓和信浓的分界线,南面朝向三河湾,通过渥美半岛与远州滩相临。天龙川是东北与远江的国境,知多半岛的基部是与尾张的交界。国的北部是广阔的三河高原,西部和南部是广大的平原。西部的矢作川流域,连接了冈崎平原和浓尾平原,东面的丰川流域形成了丰桥平野。两平原的交汇点很早就开始就农耕,农作物收获量大。渥美半岛的出现,形成了三河湾和伊势湾,且通向外海,使三河渔业也很发达,海产品丰富;而且水上交通便利,促进了水运的发展。
                作为连接东西的东海道要冲,古代以来便受到重视。室町以后,吉良,今川,细川,一色等幕府有力大名支配该地。战国期为西三河的松平和东三河的今川共同支配的形态,但松平没落后,从属到了今川家,三河彻底被今川家领国化。
                三河地方的宗教势力本是关东高田派的真言宗,后逐渐被一向宗所取代,武士阶级很多加入了一向宗,形成了一股非常强大的一揆势力,怎样支配这些武士一向宗信仰者,是统治三河的重要课题。
                战国时代开始,三河并未有能够统一该国的势力出现,出现各地国人众割据的局面。逐渐的,西三河冈崎城的松平氏开始崭露头角,与骏河的今川和尾张的织田对抗,大有一统领国的架势。但由于当主的接连急死,1549年继承家督的竹千代,成为了今川和织田两家的人质。在松平家从属于今川家后,三河被今川氏领国化,成了今川家对抗尾张织田家的前线基地。
                今川义元于1560年战死后,家康趁乱回到了本国冈崎,并脱离今川家独立,1561年与信长结成了同盟。同时一扫三河国内的今川势力,并令菅沼,牧野,水野等国内豪组服属,成功统一了三河。
                但是1563年,家康与国内的一向宗势力开始对立,国内的门徒们开始集结,家康的谱代武将中也有很多加入一向势力的,在平定了一揆后,很多武将被允许从新回到德川家,坚固了国内的支配体制。
                1568年,德川与武田一起开始进攻今川家的领地,氏真在挂川投降后,家康将远江也纳入了本国。之后的家康,一直作为信长的忠实同盟者,为信长守护大后方。在攻下远江后将居城移到了浜松,以备东边的威胁。1572年,信玄开始西上,于三方原大败德川军,但在攻击三河野田城时病死。信玄之死为家康保住了三河。1575年,武田胜赖攻击三河长筱城,之后织德联军在设乐原大破武田军,给予了武田家以毁灭性打击。1582年,织田联军入侵甲斐,消灭了武田家。本能寺之变信长被杀,家康也加入到了中央政权的争斗中,将势力扩展到甲斐和信浓,扩张军备。
                1590年,小田原征伐,北条家灭亡,家康移封关东,三河由田中吉政和池田辉政等丰臣家臣入国,但关原之战取胜的家康重新取得了三河的旧领,由冈崎的本多,刈谷的土井,西尾的松平的诸小藩和旗本共同统治。
                分郡图:

                位置图:


                20楼2015-02-14 04:23
                回复
                  志摩:
                  特点:优良港口而使海运业十分发达。国力衰弱,并易受陆海同时攻击。
                  石高:1.8万石
                  分郡:答志、英虞
                  主要特产名物:鲍、虾、鲸、珍珠
                  代表风土:日和山、伊杂宫、菅岛、天之岩户、鹦鹉石、坂手岛
                  主要势力:九鬼氏
                  梗概:为志摩半岛及周围岛屿组成的东海道之国。除了西与伊势接壤,其他三面环海。位于纪伊山地的最东端,南部为冲积平原,形成了多处天然良港。除此之外渔业也非常发达,因此便形成了渔民为主的权力社会及独特的风土文化。国内分成两郡,是次于壹岐及隐岐的小国,但因海产品丰富,古代一直作为宫廷御用海鲜的出产国,地位而高于以上两小国。
                  沿着伊势湾,有着通往东海,熊野,中国,四国的诸多航线,海运非常发达,从镰仓时代开始便是海贼们的根据地。
                  志摩国内在战国时代九鬼氏取得了很大发展,1568年从属于信长,在信长帮助下迫使志摩十三地头屈服,确立了国内支配权。志摩,伊势,熊野等水军众在九鬼嘉隆的率领下随信长转战各地。特别是于1578年率新造的铁甲船在木津川口大破当时号称无敌的村上水军,九鬼嘉隆也因此获得志摩及伊势共三万五千石的奖赏,随着本能寺之变信长之死,嘉隆再次从属于丰臣秀吉,作为丰臣水军的总大将。
                  关原之战九鬼嘉隆及其子分属西东两军,战后嘉隆自裁,子守隆获得了二万石的加增,成为伊势志摩五万五千石的大名。至江户时代,内藤氏等移封,延续对志摩的统治。
                  分郡图:

                  位置图:


                  24楼2015-02-14 04:29
                  回复
                    大和:
                    特点:国内文化水准较高。生产力也较高。
                    石高:44.9万石
                    分郡:添上、添下、平群、广濑、葛上、葛下、忍海、宇智、吉野、宇陀、城上、城下、高市、十市、山辺
                    主要特产名物:芋头、金鱼、杉木、药、素面、渍物
                    代表风土:东大寺、吉野山、兴福寺、龙门瀑布、春日大社、香久山、法隆寺、山上岳、背山
                    势力分布:筒井氏,越智势
                    发展:主要由纪伊山地和奈良盆地组成的畿内之国。东面和北面的笠置山是分别与伊贺和山城的分界线,东和南通过高见山地和纪伊山地一线分别与伊势和纪伊相连。西边是金刚山和生驹山地,越过便是河内。古代日本即以大和命名,有着飞鸟京和平城京等古代国家的都是,是名副其实的日本中央位置。东北是雄伟的笠置山地,南方是山岳重叠的吉野山地,纪伊山地等。西南部是古代王城的集散地——奈良盆地,农业十分发达。国内平原和山地划分明显,由平城京到飞鸟京,是奈良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由奈良时代起就是南都七大寺之一的兴福寺,从镰仓时代起便行使大和守护之职。兴福寺拥有大量僧兵,是一股力量强大的宗教武装集团,因此由兴福寺出身的势力,如筒井氏、越智氏等武士团支配着该国。
                    地理上处于京都背后的位置,同样是统治畿内而不可欠缺的一国,畿内他国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带,只有大和拥有众多山地,又离京都很近,进可攻退可守,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
                    战国时代,筒井氏大活跃,势力几乎遍布大和一国。但因为1551年筒井顺昭的暴死而受到了挫折。此时,京都的三好家追放了主家管领细川家,掌握了中央政权。随之其家臣松永久秀的势力逐渐扩大。1559年,久秀自称大和守护,开始统一大和的进程。而筒井家当主顺庆因年幼,不敌久秀之攻势。但顺庆不甘心失败,联合反松永的国人们,与以多闻山城为居城的久秀继续对抗。1567年,在三好长庆死后,三好三人众与久秀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对立。顺庆趁此机会联合三好三人众,最终将久秀赶出了多闻山城。但次年信长上洛,驱逐了三好三人众的势力,久秀及时投靠织田家,获得了信长允许,再次开始平定大和国。
                    在信长支援下,久秀成功席卷大和,但顺庆在1571年击败了松永军,并适时地也投靠了织田家,因此获得了对大和发言权的有利地位。后1573年将军足利义昭向信长举起了反旗,久秀呼应义昭。但义昭战败,久秀再次投降。退出了多闻山城,至信贵山城隐居。信长便令明智光秀,柴田胜家等为多闻山城的城番。并于1575和1576年分别另原田直政和筒井顺庆支配大和。
                    信长死后,筒井氏继续在丰臣政权下支配着大和。1584年顺庆病死,侄定次继位。后秀吉将定次转封于伊贺,令弟秀长入主郡山城支配大和。秀长以郡山城为大坂城的支城,另国人们归农或者赶出国外,扫清了国内土豪们。
                    1591年秀长死后,1595年增田长盛受封郡山城主,但1600年关原战后遭到改易。天下人德川家康以大和为幕府的直辖地,设置大久保长安为代官进行支配。其他由众多小藩和旗本分割支配。
                    分郡图:

                    位置图:


                    35楼2015-02-14 04:36
                    回复
                      纪伊:
                      特点:平原地带不广大但农业生产力依然很高,但国内土豪众多,政情不够稳定。
                      石高:24.4万石
                      分郡:伊都、那贺、名草、海部、在田、日高、牟娄
                      主要特产名物:蜜桔、梅、海苔、黑江涂、陈皮、酱油、熊胆、味增
                      代表风土:东照宫、那智山、那智瀑布、日前神社、和歌浦、道成寺、大云取山、汤之峰温泉
                      主要势力:杂贺众,根来众,熊野水军
                      梗概:占据纪伊半岛尖端的南海道之国。北面是河内和和泉国,东北端是伊势国,由东到西的广大范围都与大和南部接壤,西端通过纪淡海峡与淡路和阿波两国隔海相望。南方是太平洋海岸线,三面被海包围。
                      由于距离平安京和平城京不远,是较早被开发的地区。国土大部分被和泉山脉、长峰山脉、白马山脉、大塔山脉等山地所占据,平原较少,山谷部雨水丰富,气候温暖,森林资源也很丰富。从古代开始就以盛产木材而著称。
                      同时东南方的牟娄郡是由熊野国演变而来,自古以来便有很多修行者到此修行,有着很多密宗的道场,形成了以熊野三山为中心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平原中有被纪之川和熊野川冲积出来的肥沃土壤,古代就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灌溉,农业水准高,孕育了杂贺党等本地土豪。
                      由于国内守护田山家随着应仁之乱而分裂,纪北至南河内保有一定势力的根来众和在纪之川流域盘据的杂贺众等土豪势力不断扩大;因有天然良港而赖以生存的熊野水军势力逐渐抬头;而从高野山中分离出的真言宗根来寺众也开始坐大。以上土豪势力各自为政,不理会守护田山氏的统治,国内始终没有能够统一该国的势力出现。战国时代在与其他势力的同盟和抗战中生存。谁掌握了以根来众和杂贺众为代表的雇佣兵集团,往往便能够左右战局。
                      特别是纪北的杂贺党和根来寺,通过本地铁炮冶炼集团,形成了以铁炮为装备的一大雇佣兵集团,信长就是利用这些势力的一人。但随着信长与一向一揆的对立,情况也随之一变。当时纪州农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向宗徒,杂贺众与一向一揆联合,形成杂贺一揆,公然对抗信长。杂贺一揆;联合反信长势力的三好、石山本愿寺等势力,本愿寺便以纪伊为后勤基地,与信长进行长时间的抗争,另信长大为头疼。
                      1570年,信长逐渐开始讨伐本地一向一揆势力,但因一揆方占有地利,使信长收效甚微。自1574年开始,信长逐渐开始分化一向宗控制较弱的社家相、中乡、南乡的太田党和根来众等势力,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
                      杂贺孙市率领的杂贺庄十乡的铃木党继续与信长对抗,在1577年遭到信长大军的讨伐。之后纪州一揆仍然顽强地与信长对抗,并与从海上封锁石山的九鬼嘉隆水军对战。最后1581年石山本愿寺的显如上人推出石山城前往纪伊,石山战争完全结束。信长死后,羽柴秀吉于1583年开始入侵纪伊,攻落粉河寺。次年的小牧长久手之战,杂贺众、根来众们应德川家康的请求作为呼应,摆出一副反抗秀吉的态势而骚扰大坂。终于秀吉在战争结束后的次年1585年展开了报复行动,烧毁了根来寺,水淹太田城,彻底驱逐了根来众和太田党。而熊野水军势力堀内氏,早早便投降于秀吉麾下。秀吉派其弟秀长接管纪伊。后桑山重晴分封到和歌山城,堀内氏善保有新宫地方,铃木无心保有田边地方。但关原战后,以上几个势力遭到惩罚,浅野幸长领有了和歌山37万石。1619年,浅野家被转封到安芸,家康十子赖宣分封到此,奠定了御三家之一的纪州藩的基础。
                      分郡图:

                      位置图:


                      36楼2015-02-14 04:37
                      回复
                        和泉:
                        特点:典型的商业地域,商业发达,生产力高,文化水准高。处于四周觊觎的要地。
                        石高:14.1万石
                        和泉 分郡:大鸟、和泉、日根
                        主要特产名物:麦、鲽鱼、金纱、缎子、铁炮、盐昆布
                        代表风土:难波屋老松、牛泷山、仁德陵、水间寺、高师浜、界市、信太森、加茂神社、黑崎、大鸟神社
                        主要势力:细川氏,界众
                        梗概:面向大坂湾的五畿内之一国。北面是摄津国,南方通过和泉山脉与河内和纪伊两国接壤。大坂湾通过明石海峡连接到濑户内海,又处于纪淡海峡的要冲位置。同时北方的界自从室町时代起就是日明贸易的中枢地区,因此成就了当时日本最大的贸易港口。因此,以界镇的三十六明商人组织成了“界三十六人会合众”的合议制,使该地变成了一种自治化的都市。在畿内的地区中保持了政局相对平稳的状态,不少京都的公家和僧侣到此访问,在商业发达的同时,也带动了本地文化的发展。
                        应仁之乱后,和泉作为细川家的兵站,之后该国一直由细川及三好两家控制,后足利义晴之弟义维在界拟创立幕府,因此被成为界公方。在战略位置上离京都不远,又方便进攻淡路岛及四国,但北方的防御地带较为薄弱,同时淡路水军控制着周围的水路。随着守护细川氏的不断衰落及三好氏的不断扩张,淡路水军屈服于三好氏,同时三好氏又于界众互通有无,成为真正支配和泉一国的势力。
                        控制了阿波,淡路,和泉一直到畿内一线的三好氏在1561年,遭到了河内田山高政及其盟军六角家的攻击,主战场就在和泉国。久米田之战中三好长庆的臂膀—其弟三好义贤战死,和泉的三好势力遭到了极大打击。后田山军又被松永久秀击败,三好氏才又重掌了和泉的权力。但随着三好家的不断没落,三好长庆及其儿子兄弟相继死去,家中扶植傀儡将军足利义荣的三好三人众与支援新家督三好义继的松永久秀发生对立,最终在1568年信长上洛,三好三人众被赶回了四国,而三好义继和松永久秀则投降了信长。拥立新将军足利义昭的信长向界众施压,迫使其屈服,成为了其军费和军事物资的重要来源地。
                        之后,和泉一直作为信长天下布武的重要经济和军事据点。信长死后,其后继者秀吉控制了该地。秀吉仍以界为经济中心,以石田三成为界的奉行对此进行支配。1583年大坂筑城开始,后商人们逐渐移住到了大坂城下町,界逐渐开始有了衰退迹象。到了1615年,界在大坂之战中遭到了严重打击,后德川幕府对界进行了保护,加以复兴,再次使其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但在锁国后,界的经济再次衰退,只剩下了一些简单的工业一直存续了下去。
                        分郡图:

                        位置图:


                        39楼2015-02-14 04:39
                        回复
                          备中:
                          特点: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石高:17.7万石
                          分郡:都宇、洼屋、贺夜、下道、浅口、小田、后月、哲多、英贺
                          主要特产名物:桃、盐、烟草、漆、铁、铜、纸、吉备团子
                          代表风土:吉备中山、豪溪、仓敷、备中神乐、井仓峡、花见山、水岛
                          主要势力:庄氏、三村氏
                          梗概:中国地区中央位置的山阳道之国。东是备前、美作两国;西是备后;北是伯耆;向南面向濑户内海,海对面是赞岐国。古代时是吉备国的一部分,后在天武天皇时代分离出来。南北狭长,北部是中国山地的高山,中部是吉备高原的高原地带,南部是冈山平原的西半部分。国内有从中国山地发源的高梁川、吉备高原发源的足守川和小田川,在东南部形成了冲积平原。这平原地带从弥生时代开始便是农业发达地区,有着国内屈指的大型古坟。除了农业以外,在沿海一带的制盐业及山地地区的矿业也很发达,特别是铜的产量很高,古代时候也是备中铁的重要生产地区。在刀剑中有名的产品,以青江庄的青江缎冶最为驰名,从古代就是名刀产地。由于有以上重要产业,古代以来就受到周围诸国所觊觎。虽然有中国山地作为天然屏障,但东方方向的儿岛半岛是海贼的根据地,而且距离盐饱水军的据点不远,为了维持海上的交通,需要与这些水军众们共存。
                          进入战国时代,领有守护职的细川氏逐渐衰微,守护代石川氏,国人三村及植木等诸氏扩大势力,相互争夺霸权。同时将周围的毛利、尼子、宇喜多等也引入了国内争乱。1566年,三村家亲被备前的宇喜多直家暗杀,之后继位的三村元亲又在次年的明禅寺合战中被直家击退,势力大减。之后宇喜多家的势力逐渐渗透到备中,在宇喜多臣服于毛利家后,备中又成为了毛利的势力范围。
                          在织田信长入主畿内后,一直被宇喜多直家所压制的三村元亲臣从于信长。1576年,毛利辉元与足利义昭及石山本愿寺等反信长势力联合,与织田家开战。次年,灭亡了主家浦上家并臣服于毛利家的宇喜多直家与平定中国地区的羽柴秀吉战斗,随着战局发展,宇喜多直家突然投靠秀吉军,成为了织田家的一员。1582年,秀吉**播磨、但马、因幡等国之兵攻击毛利家在备中最重要的防御据点高松城。秀吉水淹高松,而毛利家尽量避免与秀吉军决战。突然爆发的本能寺之变迫使秀吉与毛利家和谈,回军消灭了明智光秀。在此次讲和中备中被割让给了秀吉一方,之后秀吉将该国赐给了宇喜多秀家。关原战后,秀家被流放,备中大部分成为了幕府直辖领。
                          分郡图:

                          位置图:


                          47楼2015-02-14 04:45
                          回复
                            备后:
                            特点:农业和渔业比较发达,经济力高。但村上水军对此虎视眈眈。
                            石高:18.6万石
                            分郡:安那、深津、神石、奴可、沼隈、品治、苇田、甲奴、三上、惠苏、御调、世罗、三溪、三次
                            主要特产名物:茶、箭竹、备后表、酱油、酒
                            代表风土:鞆之浦、阿伏兔观音、因岛、尾道、鹤冈八幡神社神道行事、
                            主要势力:毛利氏
                            梗概:面朝备后滩的山阳道之国。东西分别是备中和安芸,北面是伯耆、出云、石见三国,国内多山地。南朝濑户内海,海上散布着横岛、田岛、走岛等海岛。曾经是吉备国的一部分,后吉备国西部的时二郡分离出来形成了备后国。后又增加了两郡,分成了南七郡和北七郡。北部是中国山地南方吉备高原的中心地带,少平原,多山地。只有南方的芦田川流域有一部分平原,河口部分形成了福山平原,一直延伸到了濑户内海。因为上述地形,所以南方农业发达,经济也相对发达。备后滩沿岸有很多岛屿,海上交通和渔业也很发达。特别是尾道和鞆两个港口,是濑户内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也带动了本地制盐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北部山地地区的林业和矿业也有一定基础,是相对重要的产业。除了海面以外,该国三方都被山地所包围。但处于山阳道的中间位置,处于交通中心地区。备后滩偏西便是三岛水军之一的因岛水军基地,海上力量不容忽视。
                            应仁之乱后,守护山名氏权力急速衰退,该地逐渐被尼子家所占据。后分别从属于大内和尼子的国人众们相互对立。但在1551年,大内义隆因重臣陶晴贤反叛而被迫自杀,毛利氏趁机扩大势力,与尼子家对立。1554年,毛利家势力占有了绝大部分备后,成为了中国西半部分六国国主。除了备后藤井氏曾经被大友家煽动叛乱外,备后一直作为毛利家的领国而安稳存在。但在关原战后,作为西军总大将的毛利辉元被削封,只剩下了周防和长门两国,备后被封给了福岛正则。而十九年后福岛氏被改易,备后北部和西南部被封给了浅野长晟,东南部被封给了水野胜成。
                            分郡图:

                            位置图:


                            48楼2015-02-14 04:46
                            回复
                              伯耆:
                              特点:国境情况适合防御,但国内产业和经济力低下。
                              石高:11万石
                              分郡:河村、久米、八桥、汗入、会见、日野
                              主要特产名物:绵、山葵、木绵饼
                              代表风土:弓浜、大山、三德山三佛寺、八桥往来、退休寺、倭文神社
                              主要势力:尼子氏
                              梗概:群山峻岭的山**之国。东边是三德山、三国山系与因幡国接壤;西部通过米子平原与出云相邻;越过南部的中国山地是美作、备中和备后三国;北方是日本海。西南国境都是中国山地,国土绝大部分也都处于山地之中。只有天神川河口和日野川河口有部分平原,沿海岸线都是沙丘地带。但平原不少都是火山灰性土壤,不适合农业生产,因此生产力低下。主要还是靠国内的铁矿开采。因国内有不少山地,虽然适合防御,但不利于交通。通过米子平原与出云的美保关一带相连,易从此受到攻击。
                              进入战国时代,国内守护山名氏被尼子氏所取代,随后尼子氏被毛利氏所攻灭,自1566年开始,该国便成为了毛利家的领国。之后羽柴秀吉入侵中国,当秀吉攻击备中高松城是爆发了本能寺之变,秀吉与毛利军谈和,其中伯耆东三郡的河村、久米、八桥归秀吉方,西三郡的汗入、会见、日野继续归属毛利家,西三郡被秀吉封给了南条元,成为其支配地。西三郡是吉川元春所领。1591年,秀吉将伯耆的西三郡连同部分出云共18万石封给了在与毛利讲和之际作为人质的吉川广家。
                              关原战后,南条氏遭到改易,吉川广家随主家被移封到了防长两国,伯耆被封给了中村一忠。一忠入主米子城,整备城下町,将此作为伯耆的政治经济中心。但中村氏在1609年遭到改易,幕府以河村和久米两郡作为直辖领,其余分封小藩。1617年,池田光政成为了因幡伯耆两国的大名。
                              分郡图:

                              位置图:


                              49楼2015-02-14 0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