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聊天朋友A对我说,她现在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很讨厌去奉承别人,可是又没办法不去。不喜欢在路上跟半生不熟的人打热情的招呼,不喜欢看到别人做错事而内心隐忍。我说这是成长,磨平你的棱角。她说,可是这样让我面目全非,我已看不清自己。因为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做我自己。
其实我想,想做自己的人,又何止她一个。
这一路,越走越远的,也又何止她一个人。
我尝试的安慰她说,那你就顺着你喜欢的方式生活,这样至少不会很累。她苦恼的摇了摇头,无奈的说你知道嘛,当我想做回曾经的自己时,已经不可能了,我无法不去在乎旁人的眼光,别人的指指点点,不去迎合别人,就成了众人眼里的冷漠无情的怪人。
这让我想起了,组织行为学中的刻板效应,从潜意识习惯就定义了一个人的性格。你对别人微笑就认为你平易近人,你对他人沉默就是冷若冰霜。我再一次学以致用的跟她解释,不要去在乎他人的眼光,只要身边重要的人知道就好了。何必要去活的这么辛苦,我指了指路上的行人说,你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对你有好感。这是事实。
我发现一个人走进了死胡同,是那么的难以说服。她只是默默的说了一句:我怎么就成了现在的我。便再无多话。
后面,我反复的在心里面嘀咕她的这句话。得到的结果却让自己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不管是否好坏,我们都在改变自己,无可厚非。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一方面我安慰她这是成长,一方面我又告诉她不必去在乎别人的眼光。我感觉说的这些话和放屁一样,就和顺其自然这个词一样麻痹自己的内心。这样看来曾经的我们到如今的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面貌,更是心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给自己加了一系列的标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堪。
如果非要把这段时间拿出来,那必然是我们最伤心最苦恼最迷茫的时候。接着总有老大人在你身边点醒,晕轮你的神经,告诉你,这就是做人的道理,学会察言观色开始强大内心。
后面,真如他们所言。我变成了他们希望的样子。可,没人告诉我,我失去了什么?内心折射出的亦是一个麻痹的自己。
最近看贴吧,看见吧友感叹自己为什么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这让我想起很久前看的落落的《年华是无效信》,故事主人公因为嫉妒心一步步变成了内心极度讨厌的那种人,最后哭诉着那些回不去的友谊。另一个故事则是痞子蔡《孔雀森林》里的一个心理测试,因为男主人公选了孔雀,而此后金钱至上就是他的代名词。这样说来这些年,改变我和朋友A的原因应该有很多,个人,他人,环境,生活,知识。譬如此类的太多太多。当我们开始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时,那些日子傻哭傻闹不亦乐乎的自己也随之消失了。我们在做人与处事之间徘徊,在自我肯定与否定中迷茫,最后还是选择了现在的生活。
但是没人说不可以心有留白,水满则溢,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而心留净土,便是对自己改变的馈赠。这里不免套用韩寒《后会无期》中的一句话,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无论怎么样,勿忘初心。
其实我想,想做自己的人,又何止她一个。
这一路,越走越远的,也又何止她一个人。
我尝试的安慰她说,那你就顺着你喜欢的方式生活,这样至少不会很累。她苦恼的摇了摇头,无奈的说你知道嘛,当我想做回曾经的自己时,已经不可能了,我无法不去在乎旁人的眼光,别人的指指点点,不去迎合别人,就成了众人眼里的冷漠无情的怪人。
这让我想起了,组织行为学中的刻板效应,从潜意识习惯就定义了一个人的性格。你对别人微笑就认为你平易近人,你对他人沉默就是冷若冰霜。我再一次学以致用的跟她解释,不要去在乎他人的眼光,只要身边重要的人知道就好了。何必要去活的这么辛苦,我指了指路上的行人说,你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对你有好感。这是事实。
我发现一个人走进了死胡同,是那么的难以说服。她只是默默的说了一句:我怎么就成了现在的我。便再无多话。
后面,我反复的在心里面嘀咕她的这句话。得到的结果却让自己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不管是否好坏,我们都在改变自己,无可厚非。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一方面我安慰她这是成长,一方面我又告诉她不必去在乎别人的眼光。我感觉说的这些话和放屁一样,就和顺其自然这个词一样麻痹自己的内心。这样看来曾经的我们到如今的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面貌,更是心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给自己加了一系列的标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堪。
如果非要把这段时间拿出来,那必然是我们最伤心最苦恼最迷茫的时候。接着总有老大人在你身边点醒,晕轮你的神经,告诉你,这就是做人的道理,学会察言观色开始强大内心。
后面,真如他们所言。我变成了他们希望的样子。可,没人告诉我,我失去了什么?内心折射出的亦是一个麻痹的自己。
最近看贴吧,看见吧友感叹自己为什么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这让我想起很久前看的落落的《年华是无效信》,故事主人公因为嫉妒心一步步变成了内心极度讨厌的那种人,最后哭诉着那些回不去的友谊。另一个故事则是痞子蔡《孔雀森林》里的一个心理测试,因为男主人公选了孔雀,而此后金钱至上就是他的代名词。这样说来这些年,改变我和朋友A的原因应该有很多,个人,他人,环境,生活,知识。譬如此类的太多太多。当我们开始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时,那些日子傻哭傻闹不亦乐乎的自己也随之消失了。我们在做人与处事之间徘徊,在自我肯定与否定中迷茫,最后还是选择了现在的生活。
但是没人说不可以心有留白,水满则溢,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而心留净土,便是对自己改变的馈赠。这里不免套用韩寒《后会无期》中的一句话,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无论怎么样,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