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家未必是弱者,而赢家也未必是强者。
输家总是抱怨自己已经尽力了,而强者,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探索着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离开维平集团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很少去主动关心它一年来发生了什么,是否重新崛起。只因我觉得在那边工作的三年时间里,过得并不快乐,单纯为业绩奋斗,毫无如今在江浙集团工作那种时刻燃起来的感觉。至于在那边积累的人际关系,我只能说,岁月匆匆,该去的留不住。
几天前回湖州办点事,在一次再普通不过的饭局上,又听起周围的人时不时地提起维平集团。人总是怀旧,并且喜欢美化过去,但这也并非意淫而已。毕竟维平集团辉煌之时,不仅有着其他新兴企业无法比拟的底蕴,更是湖州市同行中的第一企业。那时的沈董事长,其鼓励员工自我启发,自我发展的运营模式也为人津津乐道。我们这些小职员走在外面也有着淡淡的自豪感,我们没有死命的加班加点,却有着领先于其他企业整体实力和个人素质。
一切美好总会远去。大概是我工作的第一年下半年,我留意到董事会的开会频率开始剧增,每一位董事脸上都挂着从未见过的严峻表情。
原来,最近两个季度,我们原本所占据的市场被几家市里新兴企业抢走了不少。而其中最为强势的兴昌集团,竟然在季度盈利上超越了我们。
实际上,企业优胜劣汰,老牌企业走下坡,新兴企业逐步崛起,这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都是十分正常的。员工和董事会本身并不在乎与其他企业争夺“第一企业“之名,我们始终坚信走自己的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考虑才是重中之重。
然而,那些小的股东们却极度不安分。部分极端股东表示,自己在维平集团投资如此之多,如今却得不到比兴昌集团股东更高的收益;也有人表示,兴昌集团的崛起必然有其道理,其发展模式绝对值得借鉴,而维平集团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
也许是不忍亲手毁掉数十年来一直坚持的模式,沈董事长选择了退居二线。他的退让,让无数的小股东为之高潮,纷纷表示维平集团要大刀阔斧改革,而挫败兴昌集团已经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