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王国之后 ( 1609), 琉球成为中日两国贸易文化往来的最佳媒介。长崎固然是两国贸易往来的港口, 但由于中日两国并未建立正式往来的管道, 无法进行更高层次的官方交流,双方相互理解认识的管道以商人的相互往来为主, 对于统治高层的认识有限。清代道光年间, 琉球御医吕凤仪就个人行医经验所遇之疑难杂症向当时吴门医派大家曹存心 ( 1767-1834) 问诊求方, 留下《琉球百问》、《 琉球问答奇病论》 等文字记录, 成为观察清代中叶左右琉球疾病医疗史的珍贵资料。此书虽然主要是就琉球常见的疾病与方剂加以问答, 但同时也是一部趣味十足的疾病史, 与使琉球录中关于医病的说法亦可以相互对照, 凝聚了当时中琉医家相互观看的视点, 对于重新认识当时琉球社会的疾病与生活方式深具启发。
对明清两朝的琉球册封使而言, 琉球人的体能与疾病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之一。例如嘉庆五年( 1800)的琉球册封副使李鼎元 ( 1750-1805) 初抵琉球, 对琉球方面负责接待工作的梁邦弼须发尽白的早衰容貌大吃一惊。其曰:
六月二十五日 (丙子 ), (中略 )有梁长史邦弼馈糯饭来——须发尽白。问其年, 方五十。诘其故,自称“小底”, 因云“ 国人固多不寿, 小底尤早衰”。而胡靖《录》云:“人无劳心, 多致天年”语, 不实。
李鼎元引用的是晚明册封使杜三策从客胡靖 (生卒年不详, 1633年前后在世 )的《琉球记》 , 其曰:
盖此国无名利萦心之累, 官人以世家计口而给俸。民则为王助耕, 计夫而授口粮。不设科, 以世家子弟俊秀者, 选其人而上之朝、入国学。民间无市利之所, 无有余不足之忧, 人无所事事, 亦不群然嬉聚, 或一二静对, 自朝至夕, 惟清言茹烟而已。或弹棋则有极尽棋巧, 是以人无劳心, 多致天年。
在胡靖来看, 琉球长寿健康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制度的卓越。其卓越的根源来自安定的社会身份结构。不设科举, 以世家子弟掌管国政, 可谓托古改制的幻想。更重要的是, 胡靖的说法, 显然将大洋彼端的琉球国描写成一个无忧无虑的桃花源。贤明的统治阶层, 饱足安乐的经济收入, 恬淡自适的生活方式, 还有健康无虞的强健体魄, 相对于晚明中国的经济失衡、社会动荡以及肆虐疾病, 琉球诚可谓海角一乐园。明人常将自我理想的国家形象投射于使琉书写的策略当中, 琉球人民健康的体魄来自于健全的生活, 匪独胡靖而已。例如现存最早使琉球录的作者陈侃 ( 1489-1538) 曾观察琉球居民的体格如是说道:
盖 (琉球人 )生有膂力, 耐饥渴劳苦; 热壁挽舟之时, 虽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而亦未尝告病, 匪直贱者若是, 虽酋长之贵亦惯勤动; 大风暴雨, 虽夜必兴, 相与徒行露立于港边以防舟之漂荡焉, 而寒湿不能使之疾也。国无医药, 民亦不夭札, 或壮、或老始生痘疹。地虽卑湿, 而不见其疲癃残疾之人: 是岂尽出于禀赋哉! 亦由其薄滋味、寡嗜欲, 元气固而腠理密也。
以今视昔, 琉球果真无“疲癃残疾之人”? 这种说法恐不无过分夸大美化之嫌。痘疹, 即天花, 可谓明清之际小儿医最关注的焦点疾病。陈侃何由得知琉球人“或壮或老始生痘疹”, 不免启人疑窦,但此处指出琉人体魄的强健在于 “勤动”, 琉球官宪之所以风雨无阻戮力从公, 因其身体强健之故, 其根由就在于 “薄滋味、寡嗜欲, 元气固而腠理密 ”,也就是节度饮食男女的本能欲望, 这固然是陈侃在琉球的见闻心得, 恐怕亦多少含有对明代皇帝 (嘉靖 )纵欲无节的生活形态微存讽谏之意。陈侃的说法将琉球医药的阙如系于琉球当地人民绝佳的健康状态。不难看出: 胡靖的讲法侧重在“人无劳心 ”安适无忧的心理状态, 而陈侃的重点则在 “ 勤动”, “寡嗜欲” 不外乎节制欲望、适时运动等等。陈侃、胡靖二者观察的重点虽然不同, 但同样都是朝向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且其视琉球国民为理想范行则为一也。不过嘉庆五年册封副使李鼎元接触到年尚强健而容色衰朽的琉球人梁邦弼之后, 显然对陈侃、胡靖的说法不得不有所保留。
基本的问题是: 琉球居民是否恒常康健? 是否果真完全不需医药? 事实上, 在李鼎元出发以前,其所备货色当中, 药品即为大宗。其曰:”(四月 )二十八日 ( 庚辰 ) ( 中略 )船户以所带货单进视, 其单内如肉桂、黄连、麝香等药皆贵, 尽裁去; 东海所需药材为最, 而尤以大黄、大枫子、茶叶、儿茶为要药, 补品不甚需。“药材素为中日交流贸易之大宗, 清代之后, 更是中琉贸易的重要商品, 从李鼎元的记录看来, 清代中叶之琉球所需药材之数量与种类恐亦不少。时至今日, 冲绳县民的长寿固为举世所艳称, 但即使如此, 琉球仍有属于自己的疾病与医学。吕凤仪留下的《琉球百问》《琉球问答奇病论》 。关于《琉球百问》的作者、文献与成书经过, 高津孝与萧婷 ( A ngela Scho ttenhamm er) 教授已经有过详细的考证。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以《琉球百问》为中心, 透过观察琉球当时的疾病与社会生活之关系, 重新省思陈侃“国无医药, 民亦不夭札, 或壮、或老始生痘疹”此一说法的真实性。
对明清两朝的琉球册封使而言, 琉球人的体能与疾病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之一。例如嘉庆五年( 1800)的琉球册封副使李鼎元 ( 1750-1805) 初抵琉球, 对琉球方面负责接待工作的梁邦弼须发尽白的早衰容貌大吃一惊。其曰:
六月二十五日 (丙子 ), (中略 )有梁长史邦弼馈糯饭来——须发尽白。问其年, 方五十。诘其故,自称“小底”, 因云“ 国人固多不寿, 小底尤早衰”。而胡靖《录》云:“人无劳心, 多致天年”语, 不实。
李鼎元引用的是晚明册封使杜三策从客胡靖 (生卒年不详, 1633年前后在世 )的《琉球记》 , 其曰:
盖此国无名利萦心之累, 官人以世家计口而给俸。民则为王助耕, 计夫而授口粮。不设科, 以世家子弟俊秀者, 选其人而上之朝、入国学。民间无市利之所, 无有余不足之忧, 人无所事事, 亦不群然嬉聚, 或一二静对, 自朝至夕, 惟清言茹烟而已。或弹棋则有极尽棋巧, 是以人无劳心, 多致天年。
在胡靖来看, 琉球长寿健康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制度的卓越。其卓越的根源来自安定的社会身份结构。不设科举, 以世家子弟掌管国政, 可谓托古改制的幻想。更重要的是, 胡靖的说法, 显然将大洋彼端的琉球国描写成一个无忧无虑的桃花源。贤明的统治阶层, 饱足安乐的经济收入, 恬淡自适的生活方式, 还有健康无虞的强健体魄, 相对于晚明中国的经济失衡、社会动荡以及肆虐疾病, 琉球诚可谓海角一乐园。明人常将自我理想的国家形象投射于使琉书写的策略当中, 琉球人民健康的体魄来自于健全的生活, 匪独胡靖而已。例如现存最早使琉球录的作者陈侃 ( 1489-1538) 曾观察琉球居民的体格如是说道:
盖 (琉球人 )生有膂力, 耐饥渴劳苦; 热壁挽舟之时, 虽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而亦未尝告病, 匪直贱者若是, 虽酋长之贵亦惯勤动; 大风暴雨, 虽夜必兴, 相与徒行露立于港边以防舟之漂荡焉, 而寒湿不能使之疾也。国无医药, 民亦不夭札, 或壮、或老始生痘疹。地虽卑湿, 而不见其疲癃残疾之人: 是岂尽出于禀赋哉! 亦由其薄滋味、寡嗜欲, 元气固而腠理密也。
以今视昔, 琉球果真无“疲癃残疾之人”? 这种说法恐不无过分夸大美化之嫌。痘疹, 即天花, 可谓明清之际小儿医最关注的焦点疾病。陈侃何由得知琉球人“或壮或老始生痘疹”, 不免启人疑窦,但此处指出琉人体魄的强健在于 “勤动”, 琉球官宪之所以风雨无阻戮力从公, 因其身体强健之故, 其根由就在于 “薄滋味、寡嗜欲, 元气固而腠理密 ”,也就是节度饮食男女的本能欲望, 这固然是陈侃在琉球的见闻心得, 恐怕亦多少含有对明代皇帝 (嘉靖 )纵欲无节的生活形态微存讽谏之意。陈侃的说法将琉球医药的阙如系于琉球当地人民绝佳的健康状态。不难看出: 胡靖的讲法侧重在“人无劳心 ”安适无忧的心理状态, 而陈侃的重点则在 “ 勤动”, “寡嗜欲” 不外乎节制欲望、适时运动等等。陈侃、胡靖二者观察的重点虽然不同, 但同样都是朝向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且其视琉球国民为理想范行则为一也。不过嘉庆五年册封副使李鼎元接触到年尚强健而容色衰朽的琉球人梁邦弼之后, 显然对陈侃、胡靖的说法不得不有所保留。
基本的问题是: 琉球居民是否恒常康健? 是否果真完全不需医药? 事实上, 在李鼎元出发以前,其所备货色当中, 药品即为大宗。其曰:”(四月 )二十八日 ( 庚辰 ) ( 中略 )船户以所带货单进视, 其单内如肉桂、黄连、麝香等药皆贵, 尽裁去; 东海所需药材为最, 而尤以大黄、大枫子、茶叶、儿茶为要药, 补品不甚需。“药材素为中日交流贸易之大宗, 清代之后, 更是中琉贸易的重要商品, 从李鼎元的记录看来, 清代中叶之琉球所需药材之数量与种类恐亦不少。时至今日, 冲绳县民的长寿固为举世所艳称, 但即使如此, 琉球仍有属于自己的疾病与医学。吕凤仪留下的《琉球百问》《琉球问答奇病论》 。关于《琉球百问》的作者、文献与成书经过, 高津孝与萧婷 ( A ngela Scho ttenhamm er) 教授已经有过详细的考证。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以《琉球百问》为中心, 透过观察琉球当时的疾病与社会生活之关系, 重新省思陈侃“国无医药, 民亦不夭札, 或壮、或老始生痘疹”此一说法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