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笛(萧)声串场下将秋天的气息带入了萧瑟与愁思,不知道为什麼这段音乐总会让我直觉得想起「九歌」中的山鬼,张著大嘴却无法言语的对著孤绝无望的凝视,冷的直往心裏去;不过以这样的感觉去体会苏打绿在这一章节关於独处及想念的各种情绪的故事,似乎也相当契合。
「独处的时候」、「我好想你」都是相当直白的作品,文字迷藏不大但牵扯情感的线却埋的很深,时间也相对久远,从2003年到2013年整整十个年头。在「秋:故事」专辑出版之前就隐约能看出青峯想藉此一机会真诚的跟歌迷说些他自己的感情故事,而这两首作品算是贴近此种想法的把想说的都说了一遍,我们几乎能看出处於苦恋与情伤中的青峯会有哪些模样跟情绪反应。我喜欢「独处的时候」歌词一开头的那个「摊」字,写实写意的把孤绝像个幽魂似的出现在心灵上、身体上还有更直接的将它丢到歌迷面前,柔软的强烈却是满溢寂寞拥挤。另一段词「脏脏地收我的爱/让自己慷慨地痛太不堪/拖著伤口飞越了桑田沧海/剩自己慢慢地还」;从「脏脏地」、「慷慨地」对应到「慢慢地」悲伤收放逐步加深著,青峯把爱情被拒还得自我收拾战场的伤写到伤身伤神却又不见煽情狗血;这手法太厉害了!
每个人生命中总会有几个我们逃不开避不掉也放不下的宿世冤家,而「我好想你」这作品说的正是这样的故事,刨骨割肉的一句句我好想你,是青峯在爱情中无法言喻的伤,无论是十年前的暧昧五年前的别离或者是今年年初的某些情节再次搬演,自溺自虐情种深陷无法自拔的松不开手;都构筑了这作品被情愁围城的巨大氛围,使得在最初几场的演唱让青峯与歌迷在面对这作品时总是有被情伤绑架几近崩溃的痛苦挣扎,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次听到这两首作品是在2011年3月苏打绿在THE WALL「多希望你在」的巡演中,当时正处於阿龚及阿福服役期间,整体的编曲及演奏方式保守许多,与现在专辑呈现的面貌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次专辑正如阿龚之前访谈中所说的,苏打绿把之前在伦敦所学到的「几道菜」放到这次专辑制作中,大篇幅由吉他组主导并担任前进乐器的华丽演出、出奇温柔的鼓点是之前苏打绿编曲上较为少见的,不若「夏/狂热」的爆与躁,整体感觉更接近英式摇滚风格。「独处的时候」青峯在阿龚平缓的琴声和弦中进歌后,就由阿福的木吉他接手这作品的主旋律的贯穿,我不是个懂吉他技法的人,但这作品完全可当成木吉他的独奏曲看待,阿福木吉他的弹奏让我这门外汉都能听出其中的美好,尤其是第一段青峯哼唱后的那段吉他整个的很东方的感觉,卷著记忆翻飞冉冉飘渺,中间那段长间奏,阿龚聪明的采用了笛声的音色而非温暖的中提琴,巧妙将吉他声搭著笛声有凉凉的秋意,风吹过水面那种清凝微凉,将寒未寒的萧瑟渐近,充满画面,是整首作品中最美的乐句;而青峯带著些微鼻音哭腔流畅的真假转音,将那一抹思愁在情绪中拉扯著,让聆听的过程中,心都不觉得跟著涌上一股酸涩及无以名状的慌。.
「我好想你」在编曲上大胆的用了几个重覆的音符所组成的旋律贯穿一式到底,是苏打绿作品中首见,初初听到时就惊艳极了,以往我都会很自然的以阿龚的钢琴或弦乐为主体去外挂团员乐器演奏的角度聆听,但因这作品音乐句的重覆性而让我必须是透过小威鼓点节奏变化去外挂,真的是项神奇的体验且小威的鼓技明显的较之前内敛许多,刚柔并济层次分明。阿龚的琴声依旧表现亮眼,或明或伏稳稳的搭著青峯声线情绪前进著,那几个重覆的音符既冷且重,像针似的猛往心口扎著,好痛!吉他组表现真的有发挥到伦敦取经后的实力,尤其是家凯电吉他又厚又重,筑起的音墙把作品中重覆的音符砌成一个无路可逃的空间把人都卷了进去,精彩!至於,青峯的表现,无庸置疑的就是掏出我的心、我的魂的没有退路了。
最后说一下这作品的MV,青峯神情漠然伫立在北京街头,一开始我也不太明白为何MV要这样拍摄,直到上一篇写「从一片落叶开始」想到城市风貌的转换到这次对山鬼的感触才明白过来,一些城市风景的变革过程总不免会带著舍与不舍的情绪,尤其是对那些充满记忆的人事物或多或少都会像山鬼那般张著嘴却什麼都说不出口的痛著,或有如「我好想你」般的不愿离开,既然无能为力就只好忧伤的凝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