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央企、民企纷纷去海外收购各类矿产,由于水涨船高,好的标的太少或是总金额太大了吃不动,有些公司就介入了一些早期的探矿权企业。然而,探矿概念看上去很美,却同样存在着很高的风险,这一点在探矿上市企业中体现的极为明显,比如澳洲的探矿概念股。
所谓探矿股,一般是指资产主要是拥有某个或某几个地块的探矿权的上市公司,一般基本没有业务收入,投资者的前景在于探矿成功后未来采矿的可能收益,而且市值一般都很小。这类公司按照A股的上市标准目前是不可能上市的,但在海外尤其是以矿产板块著称的加拿大和澳洲市场却比比皆是,探矿股的强大诱惑力在于一旦探矿成功股价可能有数倍甚至数十倍以上收益,当然如果失败,企业很可能会用尽资金储备且无法再融资而走向清盘。
探矿概念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会体现为股价的暴涨暴跌。探矿股本来风险就大,而探矿向采矿转型的过程中,一旦仓促上马成本失控,股价可能大起大落,跌起来更惨。当然,探矿股也有转型成功的案例。如一家澳洲探矿股Aston,2010年2月通过一笔2.5亿澳元的举债,杠杆收购当时尚无收入的Maules
Creek煤矿项目,2011年在澳交所成功IPO,开盘价6澳元,募集资金4亿澳元。随后项目的进展比较顺利,未来投入开采运作的预期比较好,项目的不确定性不断降低,因此上市后公司股价表现跑赢澳洲大盘和资源指数。
显而易见的是,探矿企业的唯一出路就是探矿权出现实质性进展,被收购或转入开采阶段。虽然这一“实质性进展”也并非安枕无忧,而在这之前,勘探支出就会烧掉大量资金——比如股权融资获得的现金储备,而勘探顺利并发展出成熟的项目则是比较少见的,所面临的风险绝对不容小觑。在上述澳洲探矿股Aston的招股说明书的开头这样提示风险:“与那些采矿企业具有稳定现金流相比,公司的股票风险仍然算巨大的,除了煤价、汇率、政策、税收的变数以外,还面临获得环保许可证、铁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公司合作、融资这三个重大风险,缺一都将导致难以为继甚至于经营失败;而且截止到IPO,尚无煤炭产出和收入,这是投资公司股票最大的风险。”
正因如此,被称为“矿业股上市天堂”的澳洲市场,既有全球最大的矿业开采企业,也有大量风险极高的初级勘探公司,这些小公司的股价往往连续数年、甚至十几年徘徊在几分甚至于几厘澳元,边讲着探矿的故事边苟延度日,而大多数公司除了时常面临现金枯竭、财务危机和周而复始的注资,却从未出现过实质性突破。
随着不少国内企业踏上海外“寻矿”之旅,更需要国内投资者擦亮双眼,不要被美好的愿景冲昏了头脑,而要更为谨慎评估背后的风险。
所谓探矿股,一般是指资产主要是拥有某个或某几个地块的探矿权的上市公司,一般基本没有业务收入,投资者的前景在于探矿成功后未来采矿的可能收益,而且市值一般都很小。这类公司按照A股的上市标准目前是不可能上市的,但在海外尤其是以矿产板块著称的加拿大和澳洲市场却比比皆是,探矿股的强大诱惑力在于一旦探矿成功股价可能有数倍甚至数十倍以上收益,当然如果失败,企业很可能会用尽资金储备且无法再融资而走向清盘。
探矿概念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会体现为股价的暴涨暴跌。探矿股本来风险就大,而探矿向采矿转型的过程中,一旦仓促上马成本失控,股价可能大起大落,跌起来更惨。当然,探矿股也有转型成功的案例。如一家澳洲探矿股Aston,2010年2月通过一笔2.5亿澳元的举债,杠杆收购当时尚无收入的Maules
Creek煤矿项目,2011年在澳交所成功IPO,开盘价6澳元,募集资金4亿澳元。随后项目的进展比较顺利,未来投入开采运作的预期比较好,项目的不确定性不断降低,因此上市后公司股价表现跑赢澳洲大盘和资源指数。
显而易见的是,探矿企业的唯一出路就是探矿权出现实质性进展,被收购或转入开采阶段。虽然这一“实质性进展”也并非安枕无忧,而在这之前,勘探支出就会烧掉大量资金——比如股权融资获得的现金储备,而勘探顺利并发展出成熟的项目则是比较少见的,所面临的风险绝对不容小觑。在上述澳洲探矿股Aston的招股说明书的开头这样提示风险:“与那些采矿企业具有稳定现金流相比,公司的股票风险仍然算巨大的,除了煤价、汇率、政策、税收的变数以外,还面临获得环保许可证、铁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公司合作、融资这三个重大风险,缺一都将导致难以为继甚至于经营失败;而且截止到IPO,尚无煤炭产出和收入,这是投资公司股票最大的风险。”
正因如此,被称为“矿业股上市天堂”的澳洲市场,既有全球最大的矿业开采企业,也有大量风险极高的初级勘探公司,这些小公司的股价往往连续数年、甚至十几年徘徊在几分甚至于几厘澳元,边讲着探矿的故事边苟延度日,而大多数公司除了时常面临现金枯竭、财务危机和周而复始的注资,却从未出现过实质性突破。
随着不少国内企业踏上海外“寻矿”之旅,更需要国内投资者擦亮双眼,不要被美好的愿景冲昏了头脑,而要更为谨慎评估背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