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是一种不确定状态,极端的不确定状态就是“无知”状态。
无知因而求知,怀疑因而寻求确定性。在此过程中不断获得一些知,然而综观的知却是成问题的;而非综观的知又何谈为知呢?
何以综观的知是成问题的?一方面,就像亚里士多德对于substance到底是universal还是particular的分析所面临的aporia:universal的不是substance,因为common的不能是tode ti;particular的不能是knowledge,因为knowledge是unviversal的。我们只能把握particular的东西,comprehension在自然经验的层面是无法达成的。另一方面,“知”作为其本身必然要求同一性,我们不可能确认不具有同一性的两个东西为一,尽管那看似不具有相同偶性的(即被我们以为是不具有同一性的)substance在存在的意义上是一。
既然我不可能获得综观的知,那么怀疑(不确定状态)就会如影随形。
至少可以在两种各两层含义上说“我怀疑我在”:1、我不确定我的存在(a,我不确定我的存在意味什么;b,没有比我的不确定更确定的事实可以证伪我的不确定);2、因为我怀疑,我的存在才得以保持(a,Descartes的怀疑一切的方法其实能够最终确定的是怀疑,而“思”的确定是依赖对怀疑的进一步推理,因而“怀疑”是一个比“思”更纯粹、直接的行为;b,如果我思而不怀疑,倘若思还可以进行下去,那么也是对givenness不加省察的接受,那么“我”的独特性也就丧失了,一个没有特殊性的我也将不再是我)
无知因而求知,怀疑因而寻求确定性。在此过程中不断获得一些知,然而综观的知却是成问题的;而非综观的知又何谈为知呢?
何以综观的知是成问题的?一方面,就像亚里士多德对于substance到底是universal还是particular的分析所面临的aporia:universal的不是substance,因为common的不能是tode ti;particular的不能是knowledge,因为knowledge是unviversal的。我们只能把握particular的东西,comprehension在自然经验的层面是无法达成的。另一方面,“知”作为其本身必然要求同一性,我们不可能确认不具有同一性的两个东西为一,尽管那看似不具有相同偶性的(即被我们以为是不具有同一性的)substance在存在的意义上是一。
既然我不可能获得综观的知,那么怀疑(不确定状态)就会如影随形。
至少可以在两种各两层含义上说“我怀疑我在”:1、我不确定我的存在(a,我不确定我的存在意味什么;b,没有比我的不确定更确定的事实可以证伪我的不确定);2、因为我怀疑,我的存在才得以保持(a,Descartes的怀疑一切的方法其实能够最终确定的是怀疑,而“思”的确定是依赖对怀疑的进一步推理,因而“怀疑”是一个比“思”更纯粹、直接的行为;b,如果我思而不怀疑,倘若思还可以进行下去,那么也是对givenness不加省察的接受,那么“我”的独特性也就丧失了,一个没有特殊性的我也将不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