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吧 关注:3,617贴子:57,623
  • 8回复贴,共1

不容青史尽成灰----弘治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容青史尽成灰
作者:张嵚
摘取一段弘治朝的


来自贴吧神器1楼2013-01-20 09:21回复
    弘治帝怎样应对『极端天气』
    在明朝为什么会灭亡的问题上,现代历史学家曾提出一个新观点:明朝,灭亡于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是自然科学上的一个名词,意思是指一段时间内,一个地区乃至全球频繁出现极端天气的现象。放在国家发展上,就是指一个国家数年里,水旱灾害持续发生,瘟疫不断,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打击,人民因天灾死亡无数。对于靠天吃饭的封建王朝来说,这样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如果按照小冰河期的标准看,晚明崇祯末世,确是一个灾难频发的时期。崇祯登基后的17年里,几乎每年都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从陕西大旱,到河南大旱,再到山西大旱,外加河北瘟疫,山东蝗灾……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暴乱四起,外加清朝不断入侵,内忧外患下,最终亡国。
    但如果说崇祯时期是“小冰河期”的话,那么明王朝不止经历了一次小冰河期,至少,明朝弘治皇帝朱佑樘(公元1488 1505年)在位的最初时段,也是一个极端天气频发的时段。
    但这时期的明王朝,非但没有像崇祯时期那样亡国,反而在朱佑樘的合理施治下浴火重生,不但抵抗住了自然灾害,更开创了后人津津乐道的“弘治盛世”。后人对这一时期的赞美之词,史料上可以查到很多。然而被忽略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明孝宗弘治帝登基早期的“大抗灾”。


    来自贴吧神器2楼2013-01-20 09:22
    回复

      如果要评选明王朝历史上苦命的帝王,明孝宗朱佑樘或许可位列一席。
      先是身世苦,其父明宪宗朱见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庸君”之一,其在位22年,其中有16年不上朝,首开了明朝皇帝消极怠工的“先例”。施政上他宠信宦官汪直等人,导致朝政败坏,政府效率低下,一批能臣遭到贬罢去职,文武百官,多是庸碌混日子之人,民间有民谣讽刺说“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私生活上也非议颇多,专宠年长他19岁的万贵妃,任由她祸乱后宫。 朱佑樘的母亲,是后宫的一名普通宫女,得朱见深宠信生朱佑樘时,就险些遭万贵妃堕胎,后为躲避万贵妃迫害,在深宫里隐姓埋名6年。朱佑樘与朱见深父子相认后,朱佑樘之母遭万贵妃迫害致死。其后,万贵妃一直谋求废黜朱佑樘,导致朱佑樘数年来小心翼翼,在万贵妃的不断刁难下生活。最后平安即位,可谓历经磨难。
      平安即位后的朱佑樘发现,父亲留给他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这时期的明王朝,是极端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
      仅仅是朱见深去世时的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陕西发生大地震,河南发生水灾。朱佑樘登基后,弘治元年,山东旱灾,江苏水灾。弘治二年,河南水灾,华北旱灾。弘治三年,浙江水灾。弘治四年,陕西旱灾,江西水灾。弘治五年,苏松河水灾,广西瘟疫……
      除了自然灾害,国家的内外部问题更多如乱麻,国库空虚,财政几近崩溃,朱见深在位时沉迷修道炼丹,几乎把国家财富挥霍殆尽。政府官员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贪污腐败日益严重。外患方面,蒙古鞑靼,瓦剌各部持续骚扰,边关战火不断。朱佑樘登基后厉行拨乱反正,罢黜昏聩官员,提拔能臣干吏,整顿吏治腐败,减免百姓负担。而要励精图治,国家的重中之重,就是抗灾救灾。


      来自贴吧神器3楼2013-01-20 09:23
      回复
        说到这场水灾,就引出了第二位水利人才:刘大夏。
        刘大夏,字时雍,湖北华容县人,天顺七年进士,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然后于成化元年被调入兵部职方司(国防总参谋部),长期从事国家军事行动的谋划工作,在这个单位里,他一干就是23年。
        到弘治朝开始的时候,刘大夏52岁,长期被下派于地方,从广西干到浙江。弘治五年他是浙江布政使,正在浙江惩办贪官,追缴流失的公款,突然新任命又下来了:朝廷升你官了,快北上吧。
        收拾好包袱,刘大夏才知道,所谓的升官,其实是个苦差使:黄河发大水了。
        弘治五年春,黄河在张秋镇、黄陵港等地决口,夺汶河入海,两岸尽成千里泽国。更为危险的是,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也被阻断,南方漕运完全瘫痪。
        这可麻烦了,要知道北京城的物资供应都是靠漕运来维持的,漕运一旦瘫痪,国计民生且不说,京城的老少爷们吃什么。
        必须要尽快解决!
        于是朱佑樘火速布置,调15万民夫修治河道。这时,前线总指挥、工部侍郎陈政积劳成疾,竟然一病不起,最后“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了。人死了,活还没干完,派谁去呢?朱佑樘犯愁了,就在这时,一边的王恕再次提出自己的建议:让刘大夏去吧。
        于是刘大夏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出发了,这次他的任务远比平乱艰巨。工程进展缓慢,漕运的恢复又刻不容缓,这次黄河水灾是百年一遇,没个几年功夫根本治不完,漕运必须马上恢复,北方一大堆人的吃饭问题就靠这个解决呢。
        具体的治河方略,是参考元朝大臣贾鲁治黄河的办法:分流入淮。操作方法是:挖掘几条干道,引导黄河进入淮河,经淮河入海。总之,尽一切努力阻止黄河北上,这是一个大工程,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也是唯一正确的办法。
        此时刘大夏却做了一个奇怪的决定:在黄河的决口处开挖一条向北的运河。
        这让专家们很不理解:不是要阻止黄河北上么,怎么还要往北挖?这不是胡闹么? 看似胡闹,其实是对的。
        因为刘大夏知道,当务之急,是恢复南北水路交通,漕运中断了,要想尽快恢复,必须开挖一条临时河道,将京杭大运河重新连接起来。这么做当然是有风险的,但是,只要其他几条河道能够做好分流工作,这么做就是最快捷的办法。同时,这条作为暂时河道的运河,还能分流入淮,起到缓解洪峰的作用。
        于是几十万民夫动工了,事实也确如刘大夏所料,南北漕运再次恢复,连接大明帝国的运输线,终于又畅通无阻了。而在之后的分流工程里,黄河洪水泛滥不断,也正是这条月河一次次缓解了洪峰的压力,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漕运恢复,这只是治理黄河的第一步,分流入淮才是重头戏。几十万民工勤扒苦作,日夜赶工。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刘大夏豁出去了,50多岁的老头天天连轴转,没一天睡囫囵觉,吃住全在工地上,在工程紧急的时段里,更是亲自扛着沙包上阵干活。领导都“模范带头”了,底下人哪敢怠慢,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终于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务。
        经过两年努力,黄河成功改道,由原来的经山东入渤海,变为此时的经淮河入黄海,肆虐中原数十年的黄河水患,就此平息。数十万流民终于可以重返家园,中原大地的广大黄泛区,也得以重新恢复生产,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刘大夏的名字,也伴随着这个伟大的创举,从此长留在黄河两岸。今天苏北地区的一些州县,每年都要进行拜河神活动,而河神,正是刘大夏。
        顺便说一句:刘大夏的这一整套治河方略,基本上沿用了元朝治黄河的方法,外带自己一点小创举。但元朝治黄河,却治得矛盾丛生,治出了一场推翻帝国统治的农民大起义。刘大夏治黄河,却治出了国泰民安,由此可见,好方略也需要好人执行才是。
        经过白昂与刘大夏两位重臣的治理,肆虐数年的黄河消停了,中原四省恢复了生产,可谓功德无量。但是另一位熊猫级水利专家的工作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他的劳动,白昂与刘大夏在黄河边做的贡献,相当多的都是无用功。
        第三个人:徐贯。开工地点:江南。斗争对象:苏松河。


        来自贴吧神器7楼2013-01-20 09:26
        回复
          事办完了,可徐贯不走,他接连给朱佑樘上书,力主对苏松河流域进行进一步整治。因为徐贯知道,清淤是一个长期工作,今天挖完了用不了多久又会堵,折腾下来又耗时又耗力,想长期解决问题,还得依照科学办事。
          单纯的挖掘淤泥只是笨办法。淤泥是水流冲击形成的,如果水道流量加大,流速加快,那么淤泥沉积的数量就会少很多,日常的清理维护也会省事。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徐贯奏请朱佑樘批准,做了另一个件事:挖河。
          这是江南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工作,徐贯开挖了数条运河,将苏松江与附近的几条水域连接起来。为了控制水的流速和流量,他特意设计了拦水闸与蓄洪水库。如此,苏松河不仅水患解除,更为太湖几条河流的分流泄洪起到作用。今天我们去江南,依然可以找到当年建设的水利工程遗址,看到这些的时候,你一定会由衷地感叹:中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徐贯主持的江南地区水利整治工程全线完工。这是一项对大明王朝有着生命线意义的工程。占明朝财政收入大半的江南地区重现繁荣,水灾肆虐的太湖流域重如鱼米之乡的盛景。若无此举,弘治朝的盛世大局,只能是镜花水月一般的泡影。
          功成归京的徐贯升为工部尚书,不久退休,去世后赐谥号为康懿。这位奠定江南百年繁华的人,竟然同样在清朝人官修的《明史》中无传。关于他的记录,都是从福建、江苏、辽宁等零碎的地方志中整理得来。但我相信,他不会因为史官的偏见而被岁月遗忘,因为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苏松河依旧奔腾不息,欣欣向荣的江南,是那段燃烧着热血的岁月的见证。
          徐贯是一个心系百姓的人,一个勇敢无畏的人,与弘治盛世的许多名人比,也许他从来不是一颗明星,却是一块厚重的基石,沉默地托起无数幸福的诞生。
          3个重灾区的改造完成,标志着弘治朝抗灾工作的全面胜利。以后的数十年,自然灾害依然时有发生,但大规模自然灾害基本绝迹了,重新爬坡的大明王朝,可以全面开始生产建设了。


          来自贴吧神器9楼2013-01-20 09:27
          回复
            向这些好官致敬,百姓会记住你们的。


            IP属地:江苏10楼2013-02-16 13:01
            回复
              大爱我孝宗皇帝


              IP属地:江苏11楼2013-02-19 10:03
              回复
                孝宗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12楼2013-02-19 20:24
                回复
                  (一)忽必烈的亲兄弟,阿里不哥。 (二)蒙哥可汗的第四个儿子,昔里青。 (三)成吉思可汗最小的儿子帖木格的玄孙,乃颜。
                  (四)成吉思可汗的第二个儿子窝阔台的一个孙子,海都。 (一)阿里不哥。
                  蒙哥可汗在己未年(1259年)去世,第四个弟弟忽必烈与第七个弟弟阿里不哥争位,于是拖雷一支的内部起了分裂。
                  阿里不哥经不起忽必烈打,败了以后逃走,在甲子年(1265年)硬着头皮来大都请罪,被赦免,于赦免以后一个月“病死”。 (二)昔里吉。
                  昔里吉自己以为比忽必烈更有资格当可汗:他是蒙哥可汗的儿子,忽必烈不过是蒙哥可汗的弟弟。
                  蒙哥可汗(宪宗)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失里吉,三人都曾经站在阿里不哥的一边,与忽必烈为敌,阿里不哥失败、投降,这三人也都被忽必烈赦免。
                  蒙哥的三儿子玉龙答失的大儿子是撒里蛮。
                  撒里蛮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秋天,在阿力麻里(伊犁附近)捧立昔里吉为“大汗”母窝阔台后裔与察阿歹后裔,凡是在西方的,差不多都反了。在东边反的,有翁吉刺部的部长,只儿斡带,可谓声势浩大。
                  脱黑帖木儿大,是昔里吉事件的主谋人。脱黑帖木儿是谁?屠寄说,他是帖木格的一个曾孙。《元史》卷一○七漏了“黑”字,写作“脱帖木儿”。
                  昔里吉等人的兵向东打,翁吉剌部只儿斡由应昌向西北打,以和林为目标。至元十四年春天,只儿斡带打到和林之南的合剌合塔(黑颜色的城),被忽必烈的一位“诸王",伯木儿,打得全军覆没。昔里吉的兵,打到斡儿洹河的河边,守了一些时候,被忽必烈的爱将伯颜杀得惨败,逃到唐弩乌梁海。
                  至元十六年,脱黑帖木儿再攻和林,被刘国杰击溃。他向昔里吉请救兵,昔里吉不肯。于是,他改捧蒙哥的孙子撒里蛮为“大汗”,昔里吉吓得退到额尔齐斯河水流域(新疆北部、承化一带)。
                  阿里不哥的儿子药不忽儿,对昔里青很忠心,不愿意附和脱黑帖木儿捧撒里蛮,便把脱黑帖木儿捉了,送给昔里吉,处死。 撒里蛮不敢再自居为大汗。他自动走到昔里吉那里,请罪。昔里吉派他去钦察汗国东部,联络术赤的孙子宽彻。他走到中途,被旧部拦住,回过头来攻昔里吉,捉住昔里吉与药不忽儿,派兵押解这两人去大都,向忽必烈讨好。
                  这两人与解押他们的兵,去到金山(阿尔泰山),经过帖木格的另一曾孙、别里帖·帖木儿的行营。别里帖·帖木儿受了药不忽儿的贿,把药不忽儿释放,而且帮助药不忽几、突袭撒里蛮的主力,将他击溃。撒里蛮幸而逃脱,便索性也去大都,向忽必烈请罪。忽必烈对他不咎既往,而且“厚赐牧地人畜,仍命统军”。 不久,昔里吉也被(帖木格的曾孙)别里帖·帖木儿派军医押送了来。忽必烈把昔里吉流放在一个海岛。这时候,已经是至元十九年(1282年)了。
                  (三)乃颜。
                  至元二十四年,海都鼓动辽东的乃颜,对忽必烈叛变。乃颜是帖木格的嫡系玄孙。乃颜的父亲叫做阿术鲁,祖父叫做塔察儿,曾祖叫做只不干,死得早。
                  帖木格及其子孙,是东北最大的爵主(“国王"),占有广大的地盘,并且在(山东)益都、(河北)平州与滦洲享有“分地”,有私署地方长官(达鲁花赤)之权。
                  乃颜在至元二十四年四月开始造反,自称可汗,设黄金帐。 忽必烈认为情势严重,一面派伯颜抢先守住和林,防备海都东袭,一面自己御驾亲征,在五月间出发,于六月初三到达撒里秃鲁,和乃颜麾下的塔不带与金刚奴二人及其六万骑兵遭遇。当天未打,夜里,用了火炮将敌军吓得在第二天后退。敌军一退,忽必烈的军队紧追,追到了不里古都·伯塔合。忽必烈的御史大夫、孛斡儿出的孙子玉昔帖木儿,带了另一支军队到此会师。于是再进,进到了辽河边、乃颜的黄金帐的所在,对乃颜的十万主力大战一场。忽必烈大胜,当场捉住乃颜,斩首。
                  忽必烈这一次的胜利,得力于李庭所统率的汉军步兵。这些步兵“皆执长矛大刀,进退时与骑卒叠乘一马,及敌,则下马先进。”
                  忽必烈杀了乃颜,收降乃颜在战场上的残部,交给乃颜的叔父,塔察儿的一个儿子乃蛮台。
                  这位乃蛮台很忠心于忽必烈,追剿乃颜的死党哈丹,到最后予以肃清。哈丹是成吉思可汗弟弟合赤温的曾孙,牧地在嫩江以东,其后窜到高丽,在至元二十九年被歼灭。
                  哈丹以外,合撒儿的一个孙子火鲁火孙,与火鲁火孙的侄儿势都儿,均参加了乃颜所领导的大叛变。火鲁火孙战败被杀,势都儿战败投降,于至元二十九年正月受赏黄金一千两。
                  别勒古台也有一个孙子爪都一度参加了叛变,但不久便在伯颜到达和林之时悔罪来归。别勒古台及其子孙的封地,是在蒙古人的老家,克鲁伦河与斡难河之间。(相传,别勒古台有一百个太太,一百个儿子,子孙在忽必烈可汗之时共只有八百人。合撒儿有多少太太,无考。他有四十个儿子,到了忽必烈可汗之时,子孙也有八百人。)成吉思可汗的胞弟为合撒儿、合赤温、帖木格,异母弟为别勒古台。
                  附从乃颜的,除了哈丹、火鲁火孙、势都儿、爪都等人以外,还有很多,例如成吉思可汗的庶子阔列坚的曾孙也不干。也不干在至元二十五年被捉。此外,先后战败投降的,有纳答儿,捏怯烈,阿秃,朵列秃,八里带,斡罗思,忽里带,朵罗带,脱迭出,抄儿出,哈麦,等等。这些人,都是所谓“诸王",也就是皇亲国戚,而人数如是之多,可见当时在蒙古人的内部,忽必烈的威望颇有问题。费儿那兹基说,忽必烈喜欢汉化,因此而遭受守旧的蒙古人反对。
                  (四)海都。
                  药不忽儿与昔里吉的一个儿子兀鲁思不花,逃到了海都那里去,其后帮助海都对忽必烈造反。
                  海都是窝阔台可汗的长子合失之子,不曾被蒙哥可汗屠杀,反而获得海押立(金山之南、天山之北的“仆固振川”,巴勒喀什湖东南一带)作为封地。他一面先后对蒙哥可汗及忽必烈可汗恭顺,一面慢慢地纠合左右前后的窝阔台可汗子孙,成为他们的共主,恢复了一度被蒙哥可汗拆碎的窝阔台汗国。
                  他曾经拥护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失败以后,他依然雄据一方,不肯来大都上朝。忽必烈忙于对付南宋,只能在至元三年(1266年)派察合台的一个曾孙八剌合,回察合台汗国当汗,替代察合台的另一曾孙,亲海都的木八刺黑·沙。
                  八刺合回到察合台汗国,当了汗,也和海都打了两仗。但是,不久以后,就变成了海都的同盟者,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税收,让海部分享。原来,海都本在对术赤的一个曾孙忙哥·帖木儿作战,却能于八剌合来攻之时,迅速化敌为友,使得忙哥·帖木儿反而派五万兵帮他的忙。结果,吓得八剌合也变成了朋友。
                  八刺合在至元六年死,察合台汗国的汗位先后落在聂古伯与秃黑·帖木儿之手。海都在至元十年的冬天帮助八剌合的儿子笃哇夺得汗位。于是,笃哇成为一个最拥护海都的人。
                  笃哇帮助海都,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或其以前,攻占今日新疆南部的乞思合儿(疏附)、鸭儿看(叶尔羌莎车)、兀丹(和田)。两年以后,海都与笃哇的兵深入新疆中部的库车与东部的吐鲁番;此后连年骚扰,终于在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包围了吐鲁番东南的合刺火者(雅儿湖古城),胁迫畏吾儿国对忽必烈叛离。畏吾儿国的亦都护(国主)始终不屈,恰好忽必烈的救兵赶到,合刺火者城才解了围。
                  次年,至元二十三年,海都与笃哇的兵在别失八里的洪水山打了一个大胜仗,活捉了忽必烈的万户綦公直与总管李进。(别失八里的意思,是“五个城"。它的废墟在今日新疆孚远之北四十里左右,我去看过,所谓“五个城”原来是本城与四个郭城合在一起。)海都与笃哇本想在至元二十四年以十万兵东攻,与乃颜会师,听到忽必烈派了伯颜去和林坐镇,便打消了这个计划,以致忽必烈得以全力捎灭乃颜。这是海都与笃哇所犯的一大错误。 次年,至元二十五年,他们连攻甘肃、蒙古西南的业里干湖(阿拉格泊),及其他几处边地,都得不了手。
                  海都于至元二十六年夏天长驱直入,皇孙甘麻审剌在杭爱山抵他不住,北退,被包围在色楞格河河边,全靠土土哈带了“钦察亲军"前来,才解了围。
                  海都到达和林附近,在和林的宣慰使怯伯、同知乃满带、副使八黑帖儿,一齐迎降。这时候,伯颜于打平乃颜以后,已经被忽必烈调走。忽必烈带了大军去亲征,却又遇不到敌军,扑一个空。海都已撤军西去。
                  至元二十七年,海都有来。到了和林,防守成吉思可汗大帐的朵儿朵哈,因部队不战而溃,就降了海都。
                  两年以后,海都的大将,阿里不哥的儿子明理帖木儿被伯颜打败,穷追到贝加尔湖。钦察亲军的指挥官土土哈,奉忽必烈可汗之命,向乞儿吉速(唐努乌梁海)发展。
                  次年,至元三十年,土土哈在春天取得了乞儿吉速的五部:(吉利吉思部、乌斯憾部、哈纳思部、谦州部、益蔺州部。)忽必烈在至元三十一年死。
                  海都于忽必烈死后,继续造反。




                  IP属地:山东13楼2023-09-27 0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