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朝时期对黑龙江省地区的统治: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继承唐朝渤海国政权之后,统辖黑龙江地区的是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契丹族是古代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可能为东部鲜卑族的后裔一支。到了北朝北魏时期,他们自号称作:“契丹”。唐朝初期,契丹族社会已正式形成了以“大贺氏族”为首的部落联盟。唐朝末期,契丹族社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奴隶制国家正在形成中。公元916年,契丹族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在汉族地主的帮助下,统一了契丹族各部落,并征服契丹族邻近的一些其他民族部落,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国号为“契丹”。公元926年正月,契丹国灭掉了渤海国。又于同年的二月,改“渤海国”为“东丹国”,将渤海国的都城上京龙泉府改称为“天福城”,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以管理旧渤海国人。公元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命令迁东丹国国都于东平(今辽宁省辽阳市),并且强迫当地民众随迁,这是渤海国遗民一次大规模的迁徙,至少有近百万人被赶出家园,这部分渤海国人迁入辽东地区被编入“辽籍”,并且由于历史、地缘等原因,这些渤海国遗民与汉族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有了直接的接触,他们社会及经济水平逐渐的成熟了起来,在历史上称作:“**真”。辽朝建立以后,继承了前代(唐朝)在黑龙江省地区的统治,这一时期,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松花江两岸、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居住着生女真,他们是由隋唐时期的“黑水部靺鞨族”演变过来的。由于这部分的女真人居住地地处偏远,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较为落后,故而历史上称作他们:“生女真”。公元10世纪左右,由于女真族内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在他们居住区域形成了五个大城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国城”,即是:盆奴里(城址在今天的佳木斯市汤原县境内,汤旺河一侧)奥里米(城址在今天的鹤岗市绥滨县附近)越里笃(城址在今天的佳木斯市桦川县梧桐河松花江对岸)越里吉(城址在今天的哈尔滨市依兰县),为“五国头城”。剖阿里(城址在今天俄罗斯联邦境内哈巴罗夫斯克市)辽朝在“生女真”的“五国部”设立了“五国部节度使”,驻在“五国头城”(越里吉城),五国部节度使均为契丹人担任。生女真“五国部”一带出产“海东青”,其中以“白爪”者海东青最为珍贵,一向为辽朝皇帝钟爱。辽朝统辖黑龙江省地区时候,出了女真族人以外,还居住着“室韦”等部。为了加强对他们的控制,辽朝在那里设置了“女真节度使”,在今天嫩江下游设置“泰州”,在大兴安岭一带,设置了“室韦国王府”以及“诸室韦节度使司”等机构,其中在今天黑龙江省泰来县附近就是辽代的“泰州故城”,而今天的泰来县的“塔子城”这一带就是辽朝当时重要的畜牧区。1956年在泰来县城西南出土了辽朝·大安七年(公元1092年)的刻石,残存文字16行,能识读的就有155字,刻字证明了今天泰来县就是辽朝泰州府所在地。在刻石中有47个汉族人的姓氏,其次为“渤海姓氏”,这充分说明了汉族人早在900年前就为开发黑龙江省地区做出了贡献。二、金朝统治黑龙江省地区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情况:辽朝的统治黑龙江省地区时,女真族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堪忍受辽朝后期的残酷统治和民族压迫政策,起兵反辽。。公元1115年,女真族人摆脱了辽朝的控制,建立了“金朝”,从而揭开了黑龙江省历史的崭新一页。金朝的开创者为“生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完颜阿骨打)。根据《金史》记载,女真完颜部的始祖叫做“函普”,到了四世首领“绥可”时期。完颜部迁居到了“海古勒水”(今天哈尔滨市阿城区的海沟河)历史上记载说是:“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开始定居在“按出虎水”(今哈尔滨市阿城区的阿什河流域)。农业生产成为经济的主体,早期奴隶制逐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