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更具体 任务更明确
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份规划有哪些特点?它有什么重要意义?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司长綦成元。
提出创新能力具体目标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和15%的总体目标,而《规划》则对“十二五”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一方面,提出了产业创新能力、创新创业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等方面的具体目标,骨干企业研发强度要力争达到5%以上。另一方面,《规划》还对《决定》中明确的七大产业领域提出了行业发展的目标,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的规模年均增长要保持在20%以上。
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
《决定》中提出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和24个领域。《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路线图,即每个产业的分阶段目标,以及要采取的重大行动和政策。
例如,对于下一代信息网络,《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分别要实现平均20兆和4兆以上的宽带接入能力,部分发达城市网络接入能力要达到100兆,并启动实施宽带中国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行动,并建立和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制度。
“十二五”重点实施20项重大工程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实施宽带中国、关键材料升级换代等20项重大工程。
这些工程都符合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方向,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中国产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基础。通过明确20大工程,回答了“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做什么”的问题,从而引导社会资源加大投入,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协调小组
为加快《规划》的实施,近期,将成立由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协调小组,负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任务措施督促落实。
《规划》还从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完善技术创新和人才政策、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