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中,指称阿拉伯三角帆船的是一个拼写有点奇特的字:dhow。这显然不是道地的英文字,而是一个外来字,有人说来自波斯文, 也有人说来自斯瓦希里文。但是,一些阿拉伯历史学家认为,不同地区和时代有不同的方言,这个字很可能来自古代海湾地区某个靠海为生的部落。不管其来源如何,这个字特指的是阿拉伯帆船。这种船的主要特点是:整个船体用木头建造,船头和船尾皆呈尖形,船体上竖有一至三根桅杆,桅杆顶端挂着三角形的风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中国人抓住这种船的特点,一直将dhow译为阿拉伯三角帆船,可以说译得是相当贴切的。 阿拉伯三角帆船最早出现在波斯湾沿岸地带。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巴比伦时代,那里的居民为下海捕鱼,利用羊皮制作了简陋的筏子。后来,他们觉得羊皮筏子太小,就在当地广为栽种的枣椰树和椰子树上打主意。他们将枣椰树的枝条砍下来,用椰子壳上的纤维搓成的绳子将其扎成捆,再将几个捆绑扎在一起,制成很大的树条筏子。筏子大了,划起来相当费力。这时,他们发现风向可以利用,就在筏子中间竖起一根用枣椰树干做的桅杆,把几块羊皮连缀在一起挂上去当风帆。张开帆篷,顺风行驶,就省力多了。 用枣椰树枝条制作的筏子,在水中浸泡时间长了容易腐烂。于是,人们就把枝条改为木板,用皮条或椰绳巧妙地把一块块木板“连缀”在一起。这样,第一批被后人称为“缀船”的木帆船就制造出来。公元五六世纪,这种船在海湾地区相当流行。后来,造船技术不断改进,缝缀的方法逐渐发展成榫头连接。一条三四十米长的木船,一颗钉子都不用,完全靠榫头把一块快船板拼接起来。同时,制造桅杆和帆篷的技术也不断改进。为了增加风的推动力,人们先是在船上竖起两根或三根桅杆,挂上两块或三块帆篷。帆篷逐渐从羊皮改为来自印度的棉布。帆篷还不断加大加长,从船头直挂到船尾,并变成一种尖三角形状。这种独特形制的阿拉伯三角帆船,与欧洲人早年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上使用的四方形帆船和中国人在太平洋上使用的平底帆船,被后人并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三大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