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1吧 关注:113贴子:21,908

【自我教言思考题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我教言思考题  
 

 作者:德尚恒远 提交日期:2006-10-26 10:56:00   

自我教言思考题
(《自我教言》系晋美彭措法王所著,以下是我学习后的思考内容)
1、 请概述“自我教言”的定义和必要
“自我教言”,自己做自己的老师,回光反照,检点自己的身心行为,对的地方要行持,不对的地方要改正,这些自己用来检点自己的教诫的语言,就是“自我教言”。
自我教诫的必要性在哪里呢?“自观自己极为要,世出世法亦归此”,如果不能常常反观自己,在行为、语言、心念上就会出生无量过失,不知不觉当中,就会积罪如山。相反,如果能够反观自己,不但世间法容易成就,出世法也一定能成就。
2、 请略述“不可忘善知识,佛陀与正知正念”的原因何在?
善知识是我们的法身父母,恩德最为深重,我们和善知识结上的法缘是永远不能断的。作为佛弟子,就要常常念恩报恩,这是第一个最重要的根本,离开这个,不可能有任何成就。《赞戒论》说“恩德胜佛具相上师尊,了知三宝总集之本体,当以坚信诚心作祈祷,获得意传证悟乃特法”。
《楞严经》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忆佛还能得到佛的加持。
正念和正知是护持自心最重要的方便,须臾不可暂离。古人云“学道犹如收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正如《入行论》所说,心无正知的人,闻思修所得的功德会像漏器中的水一样,不能留存。
3、 当以何种方便不离正知正念。
常常要依止善知识和善友,不离开闻思修,这样可以时时得到善知识和善友提醒教诲,而且在他们面前,会心生敬畏,不敢放逸。同样的,应该经常阅读祖师的传记、教言或者想想诸佛菩萨神通无碍,自己的言行事实暴露在他们面前,要时时端正自己,使自己不离正知正念。



1楼2006-12-25 08:49回复
    4、 为何需要恒念律仪和誓言?
    戒律是无上菩提根本,是一切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正因,所以应如护持眼目一般护持戒律,自己所受的律仪要常常忆念,不能忘记,否则在持戒违缘现前之时,很容易就会失坏律仪。誓言的守持也是十分的重要。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里面讲到,不顾誓言的人,就像筛子一样,善妙的精华都会漏光。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誓愿能够越来越坚定,那就会越来越成为可信之人,这样天尊、护法神以及福德、功德都会聚集起来。真正的正直之士,对自己所说的话,即使没有大义,也不会轻易舍弃,何况是具有大义之语或者誓言,决定会始终守持。
    5、 请谈谈《法句经》中龟狗之喻所给予你的启迪,身处网络时代,游戏天堂,如何方能善守自心?
    我们身处浊恶的环境,如果心不能安住身体中,就像乌龟伸出头尾四肢,决定会被外境凶恶的水狗所吞吃,也就是自己的心会被六尘淹没。在网络时代,在网络面前失去自控能力的人,或者对游戏着了迷的人,就像心识被网络咬住一样,整个人的精神完全转入了网络之中,变成心识出窍的活死人。我们在网络面前绝对要守住这一自心,不能放纵,身体恒时要有心。
    6、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忘却生“嗔”敌?
    一切嗔心的来源是心中不清净的观想,常想怨敌的不好一面,常现不悦意的相,最终就会爆发强大的嗔心。所以要忘掉生嗔的敌,不记前嫌,以慈悲心作意怨敌的悦意之相,常念他好。远离嗔心不悦意,对任何人对任何事,都要保持一种欢喜心,这就是忘却生嗔敌的重要窍诀。
    7、 “众中出言当谨慎,独处行为当谨慎,平常观心当谨慎”原因何在?
    在大众之中出言不慎,容易造口业,容易带来过患,因为在众人中人的品类很多,说话不注意就会伤到其痛处,或者让人产生邪见,或者容易造成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或者因为自己的轻率言语让人笑话等等。并且,在众人中,容易造成影响,人多口杂,话语容易一传十,十传百,口业也就更大。所以一定要慎言。 包括流通自己的著作,传播更广,并且能很长时间的保留,更要注意。
    独处之时没有人看见,很容易放纵自己,不愿意守规矩,所以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果不虚,独处时候造下的因仍然是要生果的。
    人心最险,不谨慎观心,容易生大患,祸由心起,苦由心生,一切祸患的根源就是自己的恶心,不谨慎观心,自相续容易被嗔恚、邪见等大恶业摧毁,造下地狱之因。只有谨慎观心,调伏自心,才可以远离一切过患。


    2楼2006-12-25 08:49
    回复
      说实话,我以前从没有接触过佛学,但现在看来还真的是博大精深!


      6楼2006-12-25 09:00
      回复
        沙发。当然了,古来王侯今何在,唯有释家遍地香。哈哈


        7楼2006-12-25 09:36
        回复
          白话说“佛” 
           提到“佛法”有人就会想到迷信,这是不对的!佛法是剖释人生,我,宇宙,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真相的法则!学佛的目的说来也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在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后不在为自己和环境所困惑烦恼因而“转迷成悟”“离苦得乐”!! 
          —————————————————————————— 
          1,‘五蕴世间’ 
          五蕴分为“色”“受”“想”“行”“识” 
          “色”可以理解为有体积,占有空间,而且“衰变”的东西,大约指的就是物质加上“方,圆,长,扁,红,黄,蓝,绿,酸,甜,苦,辣,等”我们有印象的东西!! 
          “受”和感情是一样的 
          “想”留在内心的形象,意象,(我们闭起眼睛所能看到的) 
          “行”经过考虑做出的行动,语言等行为! 
          佛学认为”五蕴“是构成世界的根本,但光有”五蕴“只能理解成一个静止的宇宙,宇宙是普遍联系的,如何构成一个普遍联系的宇宙就要提到“万法因缘生”了 
          。。。。。。。。。。。。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作者: gigiguo383485 2006-12-25 11:49   回复此发言


          8楼2006-12-25 21:29
          回复
            读不太懂:


             拈花一笑 
             当我们由不会说到会说到不说而相对一笑 
            由简单入繁华再入天人合一,道相合之境界 

            我只拈花一笑 

            简单者见到了笑 
            繁华者见到了繁华 
            合一者见到了一切合一,万千世界皆与我相连,一息万息,化身所有。 

            问我,为什么我要说,我却不再答,只是拈花一笑 


            如问我是何者? 
            简单,繁华,还是合一。 

            或曰: 
            老子一气化三清。 
             
             
             作者: 灵魂剃刀 2006-12-20 00:40   回复此发言


            9楼2006-12-26 23:59
            回复
              更看不懂:

              回复:拈花一笑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在灵山授法,那天,当着众多弟子拈花示意,唯迦叶尊者微微一笑。 
               
              为什么单这件最有名呢?我想,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思想——主要是道家思想——结合的一个明证。 
               
              若以当时佛在灵山的规模,不应只是意传心法。这可以从后来翻译进来的大量佛法经典得到证明。唐三藏取经,带回的只是小乘佛经的一部分;三藏以后译入的经籍,可以说浩如烟海。 
               
              所以我想:拈花一笑的故事,与其说是宏传佛法的深奥,不如说是为中国传经者自身的方便而选择的一种托辞。 
               
              在众多弟子中,迦叶虽是个尊者,其修行与文殊、普贤或观音应该不能说比肩,但迦叶被释迦牟尼授以衣钵,肯定不会因为微微一笑这么简单;如果是的话,那么释迦牟尼只是一个中国化了的佛,而不是世界意义上的佛。 
               
              迦叶的一笑,我总觉得有如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世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而唯一可以给出答案的只有释迦牟尼和迦叶两人。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大支系,它的特点即如它的创始人之一六租惠能所言:不著文字,直指人心。或者概括成一句话:见性成佛。 
               
              有趣的是,六祖惠能是一个文盲,所以著书立说,宏扬佛法经典,是不现实的事;唯心传最符合他的能力。 
               
              佛教传入中国,肯定是遇到过许多困难。达摩东来,乘一苇叶,何等潇洒!可他必须面壁九年,方能悟出传道的途径,我想,这对于他一定是一种牺牲或痛苦。 
               
              达摩在九年中悟到了什么呢?——他不再走上层路线,而是从世俗传播入手。 
               
              中国自身可以称为宗教的,也许只有儒、道两家;而儒家思想已为统治阶级所用,成为渗透于世俗伦理的约束力,所以严格说,还不是宗教。再说在儒家老祖宗孔子的思想中,神灵是可敬而不可近的,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又说:“敬鬼神而远之”。 
               
              道家的思想,从其核心来说,是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精神,简而言之,就是明哲保身,无欲无争的精神。 
               
              所以,当我们见到中国世俗佛教的宗旨,是所谓:忍让、慈悲、无欲等等时,就明白为什么了。 
               
              在世俗传播最广的经文,——如“金刚”、“般若”、“大悲”等等,其中心,无不是“空”和“无”的阐释。空和无并不是没有内容,而是对所有内容(色)的认知,都应该上升到没有执着、贪欲的境界。 
               
              因此修行的过程,也就是祛除执着的过程。对世俗的人生来说,不必借助于浩瀚的经籍,只须通过内心的观照,祛除杂念就可。这一点,又恰恰暗合了西方基督教的一个教喻,即“路加福音”中的一段名言: 
               
              上帝的国到来,不是眼所能见的,也不是耳所能闻的;人也不能说:“看!在这里”,或“在那里”。因为上帝的国,就在你们心中。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拈花一笑”的意义了。 
               
               
               作者: 夜游神探宝 2006-12-20 01:05   
               
               
               作者: 灵魂剃刀 2006-12-20 15:11   回复此发言


              10楼2006-12-27 00:01
              回复
                游走于江湖,真身原来在此


                11楼2006-12-27 13:09
                回复
                  不知对不对?


                  1 先知的三种境界 
                   初级先知:会教化众人少为恶,多积善,让众生在有生之年渡善忌恶 
                   可惜的是这种教化力量太弱小,不为多数众人接受 
                   如现在的各种宗教 
                  中级先知:会教会众人不以善而为之,也不以恶而为之,达到一个无为界 
                   地,完成生存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善恶因果。黄老无为之说已 
                   超脱出宗教的范围达到一个思想境界更高的地步。 
                  高级先知:会教众生皆去死,因为众生的归宿都是死,无论生前是不为善 
                   恶也好,为善恶也好,都会有意无意的产生一系列的善恶,要想 
                   不产生这样的事,就因该去死。 
                   众生皆去死,善恶皆无存 



                   
                   
                   
                   作者: 124.243.194.* 2006-12-27 14:00   回复此发言


                  12楼2006-12-28 20:10
                  回复
                    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 

                    恩格斯说:你错了,应该是:我的社会关系在,故我在.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尼采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我的权力意志在,故我在.因为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王阳明说:不不不不,吾心即为宇宙,宇宙既为吾心.吾心在,故吾在.宇宙才在. 

                     
                     
                     
                     
                     作者: 宇宙全模统一论 2006-12-23 15:42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我思故我在 
                     1.恩格斯说:笛卡儿先生请你明白,离开社会的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的.离开社会和宇宙孤立的笛卡儿先生你能活吗?再说我问你,你在睡觉时你不思了,你还存在吗? 

                    2,笛卡儿反问恩格斯:恩格斯先生,某甲90岁的一天突然死去,他的社会关系没变.,某甲还存在吗? 
                     
                    3尼采质问笛卡儿:笛卡儿先生,假定有一天.你笛卡儿遇见一位沉鱼落雁的少女,你一时冲动,不加思索,把人给强奸了,过后你说当时我没思我不存在,不是我干的.好你个笛卡儿! 
                     恩格斯说:顶尼采 
                    4,笛卡儿反唇相讥:你尼采比我好不了多少,你随便到处强奸了人,过后说,我干的,我的权力意志叫我干的,以后我还干. 
                     恩格斯说:顶笛卡儿. 
                     
                     
                     作者: 宇宙全模统一论 2006-12-23 18:45   回复此发言 

                    --------------------------------------------------------------

                    37 回复: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 
                    你在故你思。 
                     
                     
                     作者: 人类发展至今 2006-12-28 01:36   回复此发言


                    13楼2006-12-28 21:47
                    回复
                      【探讨】提起这“认识你自己”

                      http://post.baidu.com/f?kz=152158476


                      14楼2006-12-30 23:09
                      回复
                        • 222.90.178.*
                        阿弥陀佛~
                        改天再来仔细看看~


                        15楼2006-12-31 11:46
                        回复
                          飘?~~~~~~~~哈哈


                          16楼2006-12-31 11:50
                          回复
                            苦由心生 阿弥陀


                            17楼2007-03-24 00:22
                            回复
                              老伴,
                              这是你什么时候贴的?我居然没看过。。


                              18楼2007-03-24 06: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