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水经注》对三国历史研究的作用
今天讲《水经注》对于三国历史研究的作用,《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作为《水经》一书的注,它的地位和价值远高于《水经》,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水利地理学著述,我在这里主要讲本书在历史地理及史料保存方面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研究的作用。
《水经注》一书的利用远较前面讲过的史籍困难,前面所讲的书都是全篇或者一大部分篇章直接涉及三国史料,很容易提取出来。而《水经注》本身不是三国历史著述,它所涉及的三国历史地理部分绝大多数是关于河渠沟壑的。而本书记载的上百条大小河流中也是详略不一的,总体来说北方的河流,郦道元大都亲自考察或者利用了较为准确的资料,换言之也就是东汉末年曹操集团到魏国时期涉及河流的地理及历史记述是较为准确的,而南方的部分如东吴、蜀汉的河流记载就有很多错误和疏漏了。
而记载较为准确的北方部分就是《水经注》对于三国历史研究所提供的最重要的资料,但这个资料的利用较前面所讲的书困难,困难在何处呢?首先是可用的史料都散落在注文之中,不认真通读此书就不能完整的摘录出它们。其次注文在叙述一地一事时会旁引诸书,而郦本身的文字也会夹杂其间,想知道某段文字到底是那部书所写,有时是困难的,不加以辨析就会出现错乱。再次,由于地点、人物、年号等在历史上有重复出现的情况,如果不细加分析就容易把不属于三国时代的误作属于的,造成谬误。最后,已经有很多三国历史研究学者在讲解三国历史、注解《三国志》时用到了《水经注》的文字,如果作为一般的了解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看,但如果要以其作为研究所用,就要回到原文了。
用《水经注》来研究三国时代的地理、历史虽然有上述困难,但本书的优点在很多方面也是它书无法比拟的。首先是独特的地理学特别是在河流水系这方面的记述,史书的记载主要以人物、事件为主,而发生事件地的地理情况就记述的并不详尽了,而本书的最大价值就是在地理方面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佐证。其次是本书作于北魏,其时间离三国时代虽远,但保留在此时的三国史料还是很多的,且郦引书多用原文,如下面这个我最喜欢用的例子:《水经注卷十九·渭水》:“《曹瞒传》曰:‘操与马超隔渭水,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地多沙,不可筑城。娄子伯说:‘今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一宿而成。’操乃多作缣囊以摙水,夜汲作城,比明,城立于是水之次也。’”我以前讲过《曹瞒传》直呼曹操小字,且行文多为侮辱之语,自不可能在文中有曹操的尊号如称曹公、太祖之类,而《裴注》引《曹瞒传》就私自改动了称谓,后世学者虽然对此提出怀疑,但所用的证据都要晚于此书。再次是后世校勘者侧重不同造成的“因祸得福”,《三国志》在流传过程中很多文辞被改动了,有的是传抄时的疏漏,有的是人为的臆断,而《水经注》也会出现这种,但校勘此书的人多是从地理方面出发,对于一些史事就不那么重视了,因此也为今天我们从《水经注》中获取较为原始的史料提供了可能,如果先前的学者用存世的《三国志》来校对此书所引的相关部分,或许反而失去了其价值。最后是对于碑刻遗迹的保存,很多三国时代的碑刻及历史遗迹等在后世都湮没不存了,而《水经注》中保留的那一部分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要说《水经注》对于三国历史研究的作用,是可以专门写一部厚厚的书的,在这里我只能简单的说这些了,具体的还会在今后遇到相关情况时具体的来讲。今天就到这里了,请看下一讲:《建康实录》对三国历史研究的作用。
《水经注》对三国历史研究的作用
今天讲《水经注》对于三国历史研究的作用,《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作为《水经》一书的注,它的地位和价值远高于《水经》,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水利地理学著述,我在这里主要讲本书在历史地理及史料保存方面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研究的作用。
《水经注》一书的利用远较前面讲过的史籍困难,前面所讲的书都是全篇或者一大部分篇章直接涉及三国史料,很容易提取出来。而《水经注》本身不是三国历史著述,它所涉及的三国历史地理部分绝大多数是关于河渠沟壑的。而本书记载的上百条大小河流中也是详略不一的,总体来说北方的河流,郦道元大都亲自考察或者利用了较为准确的资料,换言之也就是东汉末年曹操集团到魏国时期涉及河流的地理及历史记述是较为准确的,而南方的部分如东吴、蜀汉的河流记载就有很多错误和疏漏了。
而记载较为准确的北方部分就是《水经注》对于三国历史研究所提供的最重要的资料,但这个资料的利用较前面所讲的书困难,困难在何处呢?首先是可用的史料都散落在注文之中,不认真通读此书就不能完整的摘录出它们。其次注文在叙述一地一事时会旁引诸书,而郦本身的文字也会夹杂其间,想知道某段文字到底是那部书所写,有时是困难的,不加以辨析就会出现错乱。再次,由于地点、人物、年号等在历史上有重复出现的情况,如果不细加分析就容易把不属于三国时代的误作属于的,造成谬误。最后,已经有很多三国历史研究学者在讲解三国历史、注解《三国志》时用到了《水经注》的文字,如果作为一般的了解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看,但如果要以其作为研究所用,就要回到原文了。
用《水经注》来研究三国时代的地理、历史虽然有上述困难,但本书的优点在很多方面也是它书无法比拟的。首先是独特的地理学特别是在河流水系这方面的记述,史书的记载主要以人物、事件为主,而发生事件地的地理情况就记述的并不详尽了,而本书的最大价值就是在地理方面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佐证。其次是本书作于北魏,其时间离三国时代虽远,但保留在此时的三国史料还是很多的,且郦引书多用原文,如下面这个我最喜欢用的例子:《水经注卷十九·渭水》:“《曹瞒传》曰:‘操与马超隔渭水,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地多沙,不可筑城。娄子伯说:‘今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一宿而成。’操乃多作缣囊以摙水,夜汲作城,比明,城立于是水之次也。’”我以前讲过《曹瞒传》直呼曹操小字,且行文多为侮辱之语,自不可能在文中有曹操的尊号如称曹公、太祖之类,而《裴注》引《曹瞒传》就私自改动了称谓,后世学者虽然对此提出怀疑,但所用的证据都要晚于此书。再次是后世校勘者侧重不同造成的“因祸得福”,《三国志》在流传过程中很多文辞被改动了,有的是传抄时的疏漏,有的是人为的臆断,而《水经注》也会出现这种,但校勘此书的人多是从地理方面出发,对于一些史事就不那么重视了,因此也为今天我们从《水经注》中获取较为原始的史料提供了可能,如果先前的学者用存世的《三国志》来校对此书所引的相关部分,或许反而失去了其价值。最后是对于碑刻遗迹的保存,很多三国时代的碑刻及历史遗迹等在后世都湮没不存了,而《水经注》中保留的那一部分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要说《水经注》对于三国历史研究的作用,是可以专门写一部厚厚的书的,在这里我只能简单的说这些了,具体的还会在今后遇到相关情况时具体的来讲。今天就到这里了,请看下一讲:《建康实录》对三国历史研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