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汇友吧
关注: 712 贴子: 1,58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互通有无,各展所长。

  • 目录:
  • 综合体育
  • 5
    非常感谢来自@郑板桥乔斯达 吧友的分享!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56819098&uk=7073046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63231477&uk=7073046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86978738&uk=7073046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94267609&uk=7073046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98675148&uk=7073046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02305162&uk=7073046
    一剑空虚 11-24
  • 0
    建习武交流群,大家可以交流,共同进步,满六人建群。 进群加我微信:18041836504
    传武 1-11
  • 0
    出售三体式精艺资料,价格10元,并赠送姜书洋的三体式全解,有意者加我微信:luhuangq
    传武 1-5
  • 0
    出售《剑术基础》资料,原价30元购买到手的,现价10元出售,并赠送《梅花螳螂剑谱》和野间恒的《剑道读本》。有意者加我微信:luhuangq
    传武 1-5
  • 4
    七星杆,是八卦门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奇门兵器,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yxjxzhq 1-18
  • 17
    <长春八极拳全集>作者孙生亭是中国武术八段,现年72岁,8岁习武先后拜谭吉堂、齐德昭等为师,在师爷周馨武亲自指导下习练八极拳。一生从事武术,积累大量资料,用6年时间写完全书,一百四十余万字,8268张动作照片。 吉林省八极拳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隋明肖供稿。 信箱:294758615@QQ.COM。联系电话:13756123640
  • 2
    武林中各拳种几乎都有各自的桩法,但大多以站立式桩法为主,间或有坐、卧式桩法亦以养生为主,为武功技击服务的卧式桩法较为少见。在此笔者就给朋友们
    离景 8-9
  • 15
    新人求前辈指教
  • 1
    众所周知,通背拳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战的拳种。少套路,多单操,讲对抗。同时其对抗训练也是由浅入深,逐级而上。街里老辈儿的练家子口口相传的一句话“要想通背会,还得二人喂”,其他如“出手就打两太阳,耳根脑后一命忘”、“发招先打脸,然后下撩便”等等在街里练武之人同样也是耳熟能详。这些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牛街白猿通背拳拳谚,可以充分说明了通背拳的实战性。 老辈人常说,通背拳是保命的拳,不是用来表演的。外出以后
  • 12
    众位吧友,平常练功时,都用什么锻炼力量或整劲啊? 传统武术有什么好的练功方法啊?
    宾客530 4-11
  • 5
    长久以来,八极门内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降龙、伏虎的典故,以便练习和体会其中妙用: 话说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 降龙罗汉本是个哑巴,伏虎总欺负他,平时总摸(按)他头。有一天降龙急了,一拳朝上打过去……
    宾客530 4-11
  • 6
    看了《箭士柳白猿》中于承惠老使枪的片段,感觉尽得枪法之妙。 尤其是最后一句“老祖宗的东西你看明白了吗?”感觉不仅仅是问剧中人,更是问天下人……
    花枪太保 10-12
  • 22
    一九三三年,青岛市国术馆著作。尹玉章编演。 尹玉章(1890~1950),字佩瑶。尹氏八卦掌传人。为八卦掌名家尹福之子。
  • 11
    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很多没学过武术或初学武术的人问我:“拳谱上说,动手时‘五趾抓地牢’,可是五趾牢牢抓着地还怎么移动呢?这不是传统武术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吗?” 我对这种事的看法,首先质疑这句话的接受者们绝没有达到这句话的发明人们的境界,没有专门的修炼,怎么能有特殊的体会? 本人最初学习的是劈挂拳,劈挂拳中有一种“行步”,师父总说,老年间老前辈们为了出功夫,在村落之间用行步往来,一走就是一口气几里地
  • 2
    由北京牛街民族武术社发起的白猿通背拳公益微信课堂终于开讲啦! 多年以后,受回族民众生活习惯的影响,白猿通背拳一直在牛街内部流传,并且始终保留了原汁原味。现在,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武术,武术社骨干(以副社长张斌老师倡导)终于决定公开授课。将牛街白猿通背拳公之于众! 用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的地方就有人。
  • 5
    武术,本无内外之别。只不过一些自以为得其精髓的人瞧不起那些还在苦苦摸索的人,或加以区分,是为“内家拳”。
    apple50593 3-14
  • 4
    我新订制了一口宝剑。收到半个月了,补个图!
    apple50593 3-14
  • 30
    今天回老家天津新买的八卦剑,尺寸正合适,全长约四尺二寸。 给他取了个名字,“克锐剑”,全名“埃•克遒锐”。
  • 5
    武当对剑名称 第一套 上下出剑式:对平刺。(阳手)对翻崩。上点腕,下抽腕刺。对提。对走。下翻格带腰。上翻格带腰。重二遍。下压剑击耳。(灌耳)上带腕。(崩势)对提对劈。下刺喉。上带剑刺喉。阳剑圈。上横搅。下击头。上击腿。下截腕。上带腕。(保门势)下左截腕。上抽腕刺胸。下截腕。上带腕。(保门势)下翻格。上抽腕。各保门完。 第二套 下上步击。上击腕对提。上刺膝。(箭步)下压剑带腰。(箭步)对翻崩。上点腕。下
  • 60
    这个吧太静了,吧主怎么也不积极一点,应该检讨.现赠送书籍,视频太大就算了,您有想要的书籍,但是闲下载麻烦或者下不到的,跟我说说,我帮你看看我这是否有.
  • 25
    犬子即将读小学,身体瘦弱,本着国父主张的尚武精神,欲替犬子寻一名师,望吧友不吝赐教为盼!再三感谢!🙏
    beerersong 12-16
  • 4
    我想请问一下运动之后身体出汗发热,这个时候应该脱了衣服散热还是继续穿在身上保持热度 哪种对强壮身体有好处 能不能麻烦哪位先生解惑于我
    Hamwait 12-13
  • 21
    山东有国术馆创于1930年,李景林任首任馆长,田镇锋任教务长,马耀南、李应勋任形意拳教授。李景林因迷恋于练外丹死于1931年。其后由窦来庚任馆长。这是我所知的,请大家指正。  大成拳说王芗斋空手夺了“剑仙”李景林的剑,使李大为叹服!肯定是胡说八道!  李景林做为一个军人,戎马生涯,功夫能达此境界是难得的,李景林尤长于剑术,平时剑不离手,不断操练。  由此我又想到,对于李景林这样一个旧式军人,大家可以把其功夫
  • 0
    如题,人在深圳,求学!
    beerersong 10-26
  • 14
    最近买了几本好书。和大家分享! 台湾出版的,民国时期武学著作。
    花枪太保 10-10
  • 1
    【破锋八刀】刀谱  刀诀:“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破锋,击破刺刀。八刀,共8个刀式。刀,大刀,刀身长约60公分,刀柄长约20公分,双手握持。刀身宽约10公分,开长短双血槽,刀头有尖,为60度锐角。刀背和刀尖之间有一圆孔,用来系穗子。刀重4斤。刀后有圆环,用来系刀柄上的缠布和用来擦刀的手巾。 此刀为河北沧州
  • 29
    来个拳谚接龙吧,说说大家印象最深或影响最大的武术谚语如何?
  • 1
    传武以套路的方式表现出来无可厚非,可以使练习者便于记忆,利于传播。但要想出功力,需要在“单式”上多下功夫。千百次重复一个动作并不是想练熟练,而是想“改变”。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开发关节“大筋”,使每个关节装上“弹簧”,出现半自动化的运动状态,令打击变得又快又透,如同“弹弓”打上去一般。把身体的每一处都变成攻击的武器,是功夫的最高境界,借助身体“弹簧”,将攻击的部位崩弹出去,想用哪个部位击打,就盘哪个关
  • 0
    “功夫在背”,背活并且能崩弹旋裹,才能发出最大威力! 有云“功夫在背”,背为人体最大最宽之处,毫无悬念,所蕴含的劲力也是最大的。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拳架好不好,功夫高不高,可以从背上看出来,背活并且能崩弹旋裹,如同变形金刚般的根据需要展现出不同的状态,是为活、整!背的力学构造由胯、脊、肋、肩主宰,它们开发好了,背必然活力无限,潜能尽数发挥。我们在练习熊膀时,将胯、肩的拧裹崩弹,肋的折合,脊的旋拧,肩的
  • 0
    1、动作名称:开肩 借助肩关节大筋(肌腱、韧带),使肩关节有关节囊内拉开缝隙,使连接关节的“大筋”崩紧,从而产生崩弹的效果,同时因为关节囊内“真空”状态,会发出“嘭嘭”的声响,在武术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2、肩部结构 折叠肩关节的骨端结构 肩头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两关节面均覆盖一层关节软骨。肱骨头较大,关节盂浅小,呈椭圆形;周围有纤维软骨形成的盂唇使关节盂稍加深加大,但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l/3
  • 16
    在广华系八卦门里,有二则公案,至今尚无法完全证实,一是应文天,另一是宋异人。传说中,应文天授「反八卦」于韩慕侠,而高义盛学技于宋异人,习得「后天八卦」。 武学书馆曾于天津高价搜得手抄本武学旧谱数种,当中有「周天奇术」,内容记载八卦门武学心法口诀。曾于「纵横内家武学」一书中见有「周天术」,遂持往请教作者潘岳先生。经其判断,此「周天奇术」和台始易宗张峻峰宗师所传「金函口诀」大同小异,应属同系。同时并说
  • 0
    典传体系要求开发身体各关节,令关节能够崩弹,做到“身如弹簧”。关节缝隙的拉伸,弹力增强,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可以保持好矫健的身姿,挺拔的身材。“开胯”时,用胯根大筋带动胯部抖弹,可以按摩两肾,使肾水足,令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同时内脏的起落,上至“横隔膜”,下至“精索”,牵引“睾丸”运动,增强内脏间肌腱拉力同时,将一般运动中不容易锻炼到的“死角”都练习到了。内脏连接于脊柱之上,按摩
  • 4
    开肋-动作价值 “肋”付于脊柱之上,与脊柱构成了人体的“胸腔与腹腔”,五脏六腑皆驻于其中,如发动机之“汽缸活塞”,带动人体重量起落。“两肋”如鱼之两鳃,开合呼吸皆赖于此。所谓“内无有不借外成”,“肋”的训练借助肢体的支撑摩擦,使之能够“开合”自如至极限,浑身“柔软”如无骨。俗话说,功夫的高低看“背”,实际上“背”也是“肋、脊”的一部分。“肋开”则内脏动,整身如球,“肋动”则躯体灵,一身皆活! "两肋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国术中人

目录: 综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