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吧
关注: 4,735 贴子: 40,641

漢語語音史及漢語方言歷史層次

  • 目录:
  • 人文学科
  • 42
    签到帖(自用)
  • 0
    谁有王洪君的《山西闻喜方言的白读层与宋西北方音》,这篇死活找不到,哪位大佬有能帮助一下
    L. 12-11
  • 29
    我看一些学者将二等介音拟为后高或后次高元音。但是合口介音u也是一个后高元音(只不过是圆唇化的),这样一来合口字不就自带二等了吗?合口一等不就自动成为二等了吗?
  • 14
    由于日语的汉音和吴音自从中古借用汉语以降时间过于久远,导致目前的音读系统音值已经与现代汉语发音相去甚远。而目前的现地音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普及的统一的标准。因此特地制作此表格来规范化日语现代音读,其名为“共音”,缘由有二:其一为现在是共和国时代,而这个时代的发音即可简称为共音,其二为现代的普通话也已经成为了现代中国人民的共同语言。未来如果日本再从汉语借词可以一定程度上参照这个表格。该表格为本人花费数个
    介子须弥 11-28
  • 21
    巧,一读haau2,二读kiu2
    AAA 8-12
  • 32
    请教问题:“平上去入”中的“上声”,是否也是普通话中的“上声”? 问题由来: 有位吧友在吧内发表了一个帖子: 《定母字“挺铤梃艇”为何在现代汉语中读上声送气?》 https://tieba.baidu.com/p/2217848149 在该帖中,学生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平上去入”中的“上声”,是否也是普通话中的“上声”? 但因为该帖不是专门谈声调,而是说“送气”, 所以学生才另外发帖,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 请各位老师拨冗回复。 谢谢
  • 8
    刚刚开始学习音韵学,看殷焕先的《反切释要》关于jqx来源辨认那一节,作者举例 “即夷切为资”,因为即是古z类声母,那么说明夷是洪音字。 但是下一个例子居夷切是饥,居虽然是古g类声母,但是与夷拼合却没有变成g,这不是说明夷为细音嘛?和上面的推论岂不是矛盾了(。ì _ í。) 我知道肯定是哪一步想错了,或者还有一些东西没学到。但现在死活想不出来(。 ́︿ ̀。)
    lgglacier 11-11
  • 5
    为什么说传统三十六字母中,重唇音字母“帮滂並明”的“並”不能写作“并”?请用音韵学知识说明
  • 18
    入声lot怎么读?
  • 81
    東:①ꡟꡃ/ung、②ꡦꡟꡃ/ëung 庚:①ꡞꡃ/ing、②ꡜꡞꡃ/ħing、③ꡨꡟꡃ/yung、④ꡨꡞꡃ/ying、⑤ꡧꡟꡃ/wung、⑥ꡧꡦꡞꡃ/wëing 陽:①ꡃ/ang、②ꡦꡃ/ëang、③ꡧꡃ/wang、④ꡜꡃ/ħang、⑤ꡡꡃ/ong、⑥ꡧꡦꡃ/wëang 支:①ꡞ/i、②ꡜꡞ/ħi、③ꡨꡞ/yi、④ꡟꡠ/ue、⑤ꡨꡟꡠ/yue、⑥ꡦꡟꡠ/ëue、⑦ꡧꡞ/wi 魚:①ꡟ/u、②ꡦꡟ/ëu 佳:①ꡭ/ay、②ꡧꡭ/way、③ꡨꡭ/yay、④ꡜꡞꡭ/ħiy(ꡞꡭ/iy) 真:①ꡞꡋ/in、②ꡟꡋ/un、
    88 6-15
  • 9
    请问四角标调法怎么标呢??最好给举个例子!谢谢了!
  • 19
    在记述南宋文豪朱熹语录的《朱子语类》中,卷第一百三十八,里面记录着朱熹在讨论雅言时的这样一段话: “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盖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来,只是太边南去,故有些热。若闽浙则皆边东角矣,闽浙声音尤不正”。
    AAA 8-12
  • 9
    a音,只需要张开口即可发的音,也是相对响度最大的音。无论怎么说,这个音都是远古时代人在造词时当仁不让的首选。 所以比较古老的语言当中,带a的词特多是常见且正常的事情,不要大惊小怪。 后来,i、u这两个“特色”很强,但又不用大开口的高元音也被人们相继发现,其中尖锐的i出现得会更早,再后是u。 几近100%的语言中都有a,也有90%以上的语言有i、u,这三个音十分稳定,往往可以从远古活到现在。例如说“唐”这个字,除了部分南方
  • 22
    这位叫藏檀的朋友心理这么脆弱?看上一帖子说您是见到不符合自己捏造的“理论”的学者就加以讽刺,看来不仅如此啊,现在遇到不符合自己想象的城市也要踢出。 麻城九江新县的家、花、大等字本来就读圆唇/ɒ~ɔ/,但凡听过语保平台的九江话就能清楚地感知到其与普通话和黄冈话的区别,莫非“大音韵学家”、“楚语”人士、“水往低处流”理论的发明人藏檀先生连语保都不看。也是,语保这种小平台怎么能入得了您的法眼,那肯定是抖音这种
    kolosoko 8-4
  • 4
    看的王宁《古代汉语》,看不懂音韵学这块,声母及其代表字没懂其中关联,变声、叠韵,旁转、旁纽等等,我搜百度都没看懂,求助大佬解惑
  • 75
    普通话让我们走得更远,方言则让我们记住根在哪里。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各个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保护方言人人有责,愿大家平时在说好普通话的同时,更能熟能生巧地掌握自己的母语,记住咱们的根源,做好地域文化传承标杆,做好传承地方文化使命,别让方言在我们或者我们下一辈口中断流绝迹。 本轮活动汇集各大方言群内各相关人士、身边以及其他网络平台各地方言爱好者共同打造推出,汇集10条2024新年文字祝语,由全
    然然nyen 7-18
  • 3
    请问大佬,我需要引用广韵的中古音来论述论文,拟音可以选取以郑张尚芳先生的上古音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中古拟音体系吗?参照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第二版》。还是要选直接构拟的中古音体系,比如董同龢先生的中古拟音体系呢?#求助大佬请教大佬#
  • 0
    本音系为声音唱合图音系导入中古英语1066年以后的音变虚构而成,业余水平,不喜勿喷 帮p滂p並b明m非f 敷f 奉v 微 v端t透t定d泥n来l知tr彻tr澄dr娘n精th清th从z心s邪z 庄ch初ch崇 j生sh俟j 章ch昌ch常j日r书sh船j以y 见k溪k群g疑g晓h匣Ø云w 影Ø 声母数量:23+1 阳声:-m、-n、-ng 入声:-p、-t、-k 通摄:东冬钟-ung入声齐齿-uck,开口-ouk,撮口-uke 江摄:江-ang入声-ack 止摄:支-y、wy脂-y、wy之-y、微-y,uy/wy 遇摄:鱼-yow、虞-wow、模-ou,ow 蟹摄:齐-y、wy泰-ay、oy佳-ay、way皆-ea
  • 0
    之前奇思妙想过:假如现代日语重新去借切韵音系会如何?于是突发奇想制作了这种架空借词体系,业余水平,不喜勿喷。
  • 0
    雅言几個特征: 一:人称代词分格 分为:主格、属格(所有格)、宾格;第一人称声母同为ng(ŋ),第二人称声母同为nj/n,第三人称声母同为k/g。 二:时态 动词後加X+in-g(等din,紧gin,仍njin,承sin) 动词後加X+id/ed(毕bid/bed,讫hed,忒ted) 三:基准音 车ca[car];花fa[flo-wer] 易ii[ea-sy];视sii[see]; 迩nji[near];涕ti[tear] 糊/唬fu[fool];敷fu[full]; 度tu[to];途tu[tour] 号號呺哮嚎hau[howl];吆jau[yell] 咎,疚giu[guil-ty];丘hiu[
  • 3
    知乎上有人提到的地质年代的译名。 例如cam译成寒、si译成志、de译成泥、von译成盆、都是只能是用日语读音特别是汉音才解释得通。 虽说汉语也有像曼谷、孟买、孟加拉这样用明母对译B的现象(应该是闽语?不过他们不会拿泥母对译D) 除了地质之外,评论区也有人提到contra译成魂斗罗、以及salamander译成沙罗曼蛇。 其中“蛇”的惯用惯用音DA可能是与“陀”搞混了?
    惯宣 6-11
  • 129
    苏轼 卜算子 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惯宣 6-11
  • 2
    需要会使用praat的朋友来帮我分析下一种方言的调值,有偿
  • 6
    求助各位大神,由于东方语言学网一直瘫痪……我急需统计音韵的韵次,需要里面的工具统计韵次,电子
  • 16
    “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音韵学##古代汉语#
  • 72
    有些疑母字,比如说“牛”、“拟”、“逆”,为什么不读“you“、”yi“、”yi“? 好纠结的说……
    艾粄 5-5
  • 2
    轻唇化部分字保留三等介音: 反、番phiên,烦phiền,芳phương 区分重纽四等和真四等 便tiện,並tịnh VS 辫biện,病bệnh
  • 38
    有没有人能帮我解释一下“声”“影”是什么意思?先行谢过。 老人念佛念成阿(ngo)弥陀佛是否正确?
  • 6
    我刚刚开始接触音韵学,在阅读和使用韵典网的时候有一些疑惑想要请教各位老师。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韵典网附的洪武正韵读音问题。我以将军的军为例,在中原音韵中军是见母真文韵,在蒙古字韵中,它是如图这么写,转写出来是guen。在满文里,将军是ᠵᡳᠶᠠᠩᡤᡳᠶᡡᠨ,转写是jiyanggiyvn。我以为可以认为从元到清这个字,甚至说见母都以g这样的音作为声母,但是点开韵典网的洪武正韵里配的发音,怎么听都是j这个声母(它是钧小韵,译训是
    Illusionno 4-17
  • 13
    切韵音系的构拟是基于什么,因为切韵不反映音值,必须要到域外对音找音值,但是域外对音不一定可靠,所以我就在纠结整个中古汉语音系构拟的完整逻辑链条,目前卡在这一步了,希望博学的吧友们给予解答
  • 22
    如果有介音应该拟作什么?我看到有的书上写作ᵚ。我总感觉这个音的位置太靠后了,读作ᵚɑ ᵚə尚可。读作ᵚi ᵚe就有一点难发了
  • 5
    看到一个吧友在琢磨如何增加普通话的音节,这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了。我也是这个话题的老爱好者了。我来说说我的思路: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增加音节,那肯定要先从最有性价比的方式入手。人们往往忽视了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音节缺位。如果能把这些音节缺位填上,可以增加不少音节,而且不会违背现有的音系规则,事半功倍。下面罗列一下我能想到的普通话的系统性音节缺位以及填补方法。 一、阳平缺乏不送气塞音声母,比如guá diáo
  • 21
    绿律吕驴这个发音,平声(第一声)的发音字去哪了?这种四声不全,只有其中两到三种声调才有字的现象叫什么?
  • 3
    请教大佬守韵三十字母和三十六字母分别对应哪些现代汉语拼音的声母呀,音韵学真难学。
  • 1
    我已经搞清楚重纽的具体情况了,只是有一个问题,上古三等带r进入重B,但重纽B类还有一部分上古没有r的是怎么回事。这部分包含哪些,什么原因导致的。
    Illusionno 3-15
  • 8
    普通话减少同音字的办法 是改变同音音节好 ,还是增加声调? 还有其他办法吗?
  • 8
    上阙韵脚“头”“流”“由”“浮”,为什么“浮”不押韵?
    mashan010 3-14
  • 16
    分fan 粉fan' 训fanq 焚fanx 奋fanv 份fanr q,读若k,k为三笔,故视作三声。 x,如十字路口,通四面,故视作四声。 v,罗马数字五,故视作五声。 r,形如6,故视作六声。
  • 7
    本人小白,再次提问,愿各位大佬不吝赐教! 这个字我在语博app上查到是庄组娇韵字,在本人的方言区念作Zao(51)(吴方言金衢片)。解释这个现象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庄母在吴方言区常常被平舌化处理,韵母介音i脱落吗?如果更深地考究这个问题,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个介音i会脱落,我要查询哪一方面的文章比较合适呢?
  • 14
    本吧为音韵学吧,旨在为汉语音韵学爱好者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依据音韵学相关教材和学术界的成果,为音韵学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初学者顺利入门。近一段时间来,有吧友不停制造诋毁音韵学学术成果的观点,又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明,甚至出现侮辱性攻击的言语,严重破坏了本吧交流环境。为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有必要重申一下吧规和本吧的重要声明。
  • 7
    分析一个人的逻辑不如分析一个人的动机。逻辑只是动机的卫士,动机才是逻辑的主人。根据对他的观察,想必大家也不难看出,藏檀研究音韵学的动机并不单纯。他自己也说了,他只关心歌韵。而他之所以对歌韵这么在意,是因为这关系到他应当如何颂读经文。他担心如果发音错了,fo祖就感应不到了,也就无法超生了。所以他不愿意接受,也不敢接受歌韵读α。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如此仇恨那些认为歌韵读α的音韵学家,甚至破口大骂。因为这已
    一﹏一_ 2-25
  • 0
    呵呵,想以前他们拿汉魏(晋)五言(古)诗压我,说什么上古歌麻互押,所以念a
    藏檀 2-2
  • 5
    如题,本人还有一个疑问,据说上古汉语的音节数只比中古汉语多几十个,就算切韵是综合音系,也不至于这样吧,还是说上古汉语的材料太少了。
    Illusionno 1-31
  • 34
    藏檀,你老是说你洋人爹选择性使用证据,学界、我们选择性使用证据。 但真正选择性使用证据、掩耳盗铃的是你藏檀啊。 无视所有证否你的证据,没人这样作学问的啦。 然后这边有个你一直犯的基本性错误,古诗现代也押韵,不能说明它是静态的,因为同韵通常有一样变化,那它变化再剧烈,也依然是押韵的。 何况中古不分声调有近70韵,现代各方言大抵少很多,韵少了,原本不押韵的字也变得押韵了。 用你地方话读押韵,什么都不能说明。
    Illusionno 1-29
  • 7
    不是说o和ɒ是一样的吗?
    mvjkg6 1-22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直容女久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