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谛深大师开示:智慧供养应当学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如来无上尊,教汝等获智,无智无以修!修之大根本,供养称之为! 是故,释迦牟尼传法,文殊普贤而为上首,又称菩萨首! 善知识,供养如来,智慧为道!譬如:有人欲供如来,却供了波旬,落入魔道,无智因者! 善知识,无始劫来,无量佛出世,何至今者依然云云众生,罪苦轮回,皆因:十方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所致;皆因:十方债主怨,回报如火山,本来
-
0谛深大师开示:修行靠谁? 坐下弟子,先看谁修行。每个人要修行,是自己要修,所以,修行根本是自己,既然修行根本是自己,那么修行归根结底靠自己。修行过程需要路,这个路你走下去的每一步都有种种因缘,这个因缘里面有自己的老师,有自己的罪苦,有种种邪魔外道,等等,师父仅仅就是你这些个缘分中的一个点,未来你成佛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你执着在某一位真正的师父身上,会掉进大坑。所以,师父不允许弟子着师父的名相。当然
-
0
-
45
-
15不知出于那种原因,生来就喜欢打坐参禅。第一阶段是在八十年代,那时打坐感觉好,大小周天几个月就打通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第二阶段在九十年代,
-
0谛深大师开示:一件衣服! 有人问我你一个和尚怎么能穿凡夫衣服呢?大德,你凡夫能穿僧衣四处破佛戒律,坑蒙拐骗,坏佛名声,令佛法灭,我和尚就能穿凡夫衣到你们哪里弘法利生!比丘戒,僧衣说中,佛法末世,头陀木叉百纳所成品中,凡一色两色乃至千百色衣染,一条、五条、七条至九条主衣褶,每褶当知千万大众衣之成分汝皆应而缘之,令是名有分成体,缘而度之! 善知识,我之衲衣无数大众缘分所成,你不认得了脱褶,我可认得你罪中
-
28
-
0谛深佛开示:如何不损福报 如何保持福报———能省一点是一点“就是阳光你也不要乱用。奇怪了,阳光我不用,它照地下,照地下,它的事,与你没关系,听懂了吗。电,要省,电有没的时候。你们别没数啊,电磁波你也得省,光你也得省,啥都得省着用。你跟师父做和尚什么都得省。说师父我晒太阳,时间长了也不行。你省省吧啊,你该打坐得打坐去。能量,其实说白了,就是做业的一种能力,这个能力它是一种“量”化问题,称为能量。它有一
-
001谛深大师开示:佛法如何传来中国? 座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诸佛世尊住世,皆先为世间眼,解世间障碍,令众归仰为诸多经典;再布令大众破灭障碍获取出世间法之戒律,再于修出离法大众中显慈悲德成身率众出离! 善知识,佛法弘扬亦复如是,先闻佛名后闻经典,再闻出离戒法皈依得戒法识戒法后入出离道,再随如来出离六道成就果位! 善知识,释迦佛法传于中国亦复如是,中国有智之者先闻佛名,后得经书,再得戒法入出离道,随佛修行成50请问各位师兄 为什么我观想的时候会头痛?0谛深大师开示:少林寺的罪孽是个好事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少林寺及其密宗中一些人员所涉及的种种罪孽公诸于世,是个好事,因为它能让身着袈裟或口说佛法的波旬不再诓骗大众,令盲从迷信之众不再为诸多邪魔外道坑骗。师父已对邪魔外道有过诸多开示,在此不再多赘。 师父讲过不以佛制戒律为本的种种宗、种种派都是邪魔外道。并因此遭到邪魔道民诽谤攻击。少林寺是一座皇家传承道场,因达摩祖师于洞内示法,为皇家利用至今,本不是0001南怀瑾老师曾经提到过,说他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有徒弟? 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很多基础的东西跟着他的人都没有研究透彻,比如说打坐。 在南老师看来,如此基础平常的东西,很多人都做不到。又如何能成为他老人家的所谓徒弟呢? 所以,这是南怀瑾老师对这个徒弟问题的看法。 事实上,在渊回看来,这里南怀瑾老师更多的是讨论了一个基础的问题。 就是有一些同学声称看他老人家的书,并且跟着他老人家学习的,但是很多很基础的东西00谛深大师开示:如何放生 今天智依因群中佛友问怎样放生入法短信请法。师父开示如下: 各位善缘信众及坐下弟子,所谓放生顾名思义,乃将行将断命罪者令其脱罪逃命。如若其未脱罪汝等令其逃命,恰如恶狼伤人汝令放之,此称共业。若要入法放生一者须断其罪业,二者过罪不究,三者令其有悟,知恩感佛。若不能做到是三者,均为共业。 善者,若汝等未能知晓罪孽众生之所以遭杀报显前,乃有惑于法,是故须当知晓断命罪众之因。 善知识,若012【南怀瑾吧】卍231205交流卍好久没来了,发个贴,装个B 3次战,已经悄悄布局了. 请珍惜安稳的日子,做你应该去做的事,不做你不应该去做的事. 推荐个节目: b站 七哥论国际155修炼的实质就是修炼精气神,大家平时感觉不到而已。修炼久了才会有精气神的影子(或称为体验)。能体验到精气神的聚散的作用,才是修行的第一步。(仅供大家参考,我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000000003谛深大师开示:不舍一求道者! 善知识,为什么不给过五十岁的人受戒? 因为人之寿命分三大六根受用部分,第一,少年部分,1到22岁之间,诸根未成,正生长期。这个时期入佛门修行能于生长途中,改变前世缘分延续,成就佛法各种果位基础!善知识,譬如:果木,虽种子已定,或苹果、或桃子本性不能为变,但,能于幼苗做种木嫁接,令其变成新品物种,并改良之!善知识,佛法度众之年龄规范亦复如是!年少可期,易于教化,奠定基础!于年14今天看了怀师的记录片,先生南怀瑾。其中有一段讲当年南禅七日的时候在第七天怀师只对出家人讲的一4当进入欲界禅定后,你要迅速从忘我的安乐状态中走出来——那种忘 我状态叫无记空。一旦落入无记空,三世诸F出现你也解脱不了。不管打坐多长时间,你永远在原地踏步——这是欲界禅定中的一个坎。 我自己也曾经掉入这种状态!一坐几个小时,时间过的飞快,起来啥 也记不起来,似梦非梦——我还以为这是好境界——还是让师父看出来了! 他说这是无记空,禅要有觉知;知道自己打坐,要感受五根进来的所有感 觉,要清楚的知道一切感觉。3我打算看一看道德经,但是南老的《他说》涉及广泛,佛道之类的观念术语运用很多,而我并没有佛道基础,第一章之前的前言还看的可以,到第一章就看的很吃力了,什么缘起性空,什么离有离无之谓道,我想问问这本书看到后面是不是还是这样,如果这样的话,我打算先看看别人解释的《道德经》01085